楊楊
摘要:在攝影藝術中,影像是對現實客觀的還原,照片是有形象的且可以被感知。具象攝影中的抽象元素是攝影師利用美的法則和對于生活悉心的觀察從視覺上譜寫美的樂章。
關鍵詞:抽象元素;具象攝影;和諧與統一
中圖分類號:TS1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118-01
一、抽象與具象的認識與分析
(一)什么是抽象
在現代主義攝影中抽象是萌芽較早、研究成果豐碩,并且也是藝術脈絡脈較長的一支?!鞠笠辉~,本來是指用理性方法將感性印象加以整理,從而得出比感性印象更加系統、完整、本質的科學結論的思維過程。在非理性或者反理性的發展道路上沿襲下來是20世紀抽象攝影的一個縮影。而本文在這里更想探討的是抽象元素而非抽象攝影。
(二)具像攝影和攝影的抽象元素
具像顧名思義是有具體形象的,而非抽象的,攝影所攝的內容是對現實客觀的還原,從攝影誕生之初,攝影所描繪的一直是現實中客觀的內容,故攝影所攝的物體必然是具象的。無論作者所拍攝的題材是畫意主義攝影、現實主義攝影、超現實主義攝影、甚至是抽象主義攝影,最終都要建立在具象形態上所表現的。在早期有目的性的抽象照片實驗,可以追溯的1912年。但真正發展到一個成熟的藝術流派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抽象作品(包括攝影)按照抽象的發展形式都可以分為冷抽象和熱抽象。在繪畫中冷抽象的代表畫家是蒙德里安(Mondrian),而熱抽象的代表畫家是康丁斯基(Kandinsky);抽象攝影的冷抽象和熱抽象可以在早期的攝影大師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aszlo Moholy Nagy)、弗朗西·斯約瑟.夫布魯吉耶爾(Francis Joseph Bruguiere)等藝術巨匠的攝影作品可以見得。在照片中,抽象元素是畫面的一小部分,當然也可以是全部,抽象元素的比例取決于于拍攝者的主觀表現意圖和創作風格。
二、照相抽象元素的和諧與統一
(一)抽象元素不等于抽象攝影
抽象攝影是指那些非理性的或者反理性的影像作品,所以表現的主題和內容必須限定在這一類。而抽象元素更可以界定為作品中其中的一部分,它可以不是抽象攝影,這一點阿爾文·蘭登·科伯恩(Alvin Langdon Coburn)的《圣保羅和科斯st.Pauls and Cogs》就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點,該幅畫面是典型的畫意主義攝影,而科伯恩本人也是以畫意攝影見長;但是在《圣保羅和科斯st.Pauls and Cogs》這張照片中,他明顯的用到了一些逆光的齒輪擋在了美國的白宮建筑之前,這些齒輪似乎向我們預示著美國的工業對這個國家產生的影響與變化。齒輪機在逆光形成的剪影是如此的不寫實,甚至帶有一些抽象的意味,但是這完全不妨礙科伯恩的畫意攝影創作意圖。反而可以說,這種抽象元素幫助了科伯恩的創作。而在全局的構圖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大面積的齒輪機器,這幅畫面也會顯得稀松平常,不會具有如此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二)畫面的組織與凝聚畫面的瞬間
在一張攝影作品中,攝影師要組織畫面與凝聚畫面;構圖是其中表現作品內容的重要環節。攝影構圖,是將照片構成所涉及的一切因素進行恰當的處理,它包含全部造型因素與拍攝手段。把所有的造型因素在同一個畫面中獲得最妥當的布局是構圖具體的詮釋。從畫面形式美的角度,借助于點、線、質感、形態、用光、色彩、影調、明暗等的結合,以達到突出審美情感與主題理念。時間不僅是捕捉照片瞬間的核心元素,與此同時對影像設計形成直接影響。如何把一些抽象性元素給凝聚在畫面上,掌握瞬間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享負盛名的攝影大師亨利.卡帝埃.布烈松將瞬間一詞引入攝影。許多抽象性元素往往會在畫面轉瞬即逝的當中或消失或出現,所以在具象的形象中能發現一些抽象性元素,就非常能反映一個攝影師的觀察力了,把這個抽象性元素凝聚在畫面上更是需要精湛的技術和強大的執行力。
三、對于具象攝影中抽象元素的思考
本人在平時做設計圖形影像相關處理的時候,時不時的會關注一些生活中場景的小細節,比方木桌上的木紋紋絡、水塘中的波紋、紙杯捏皺后的皺紋、皮膚的毛孔,光與影之間無不存在著抽象元素。拿起手機相機拍攝幾張自己喜愛的視角,一個意想不到的一些平時肉眼不易發現的細節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從而引發我們的深思,如果攝影中的抽象元素是我們實際拍攝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為何不將這些元素有效的運用起來?利用畫面的形式美與法則——平衡、對比、調和、節奏、變異等手段有效的將攝影畫面組織起來。從具象形象到抽象形象的變化過程不正是現代藝術基礎理論提出的重要部分嗎?把自然界的現象經過理性的概括與提煉不正是我們應該對于攝影藝術所孜孜不倦追尋的嗎?
四、結語
本論文中,對具象攝影中的抽象元素進行了淺易的分析,關于攝影的具象與抽象的問題,諸多位學者、師生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觀點。本文以具象攝影的抽象元素需要依靠畫面形式元素的和諧統一這一思考脈絡進行了簡單的探討與思索,從而挖掘抽象元素發展的一些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