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美
摘要:本文針對文化館的功能進行分析,整理出其對群眾文化輔導的價值體現,使得人們對文化館產生全新認知,希望改變目前大部分文化館存在的“沒人來”現狀,充分發揮其群眾文化輔導作用,為提升我國群眾文化素養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社會管理
中圖分類號;6249.2;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9)11-0202-01
一、前言
文化館是面向社會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給群眾文娛活動提供平臺的機構。但是目前縣以下文化館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舉辦活動少,場館大部分時間閑置,造成了各種資源浪費。究其原因是因為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輔導上存在幾方面的管理問題,導致群眾文化輔導價值沒有得到具體發揮。
二、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價值
文化館是在世界范圍內存在的一種文化服務組織。只是我國的文化館具有我國獨有特色,在上個世紀,其主要作為社會文化教育基地而存在。隨著社會發展,其功能變得多元化。總體上文化館要面對不同社會群體予以文化服務,比如:第一,組織開展各種展覽、講座和培訓,進行社會教育提升群眾文化水平;第二,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培養社會文藝人才,活躍社會文化氛圍;第三,開展并指導群眾文藝創作,并針對文化工作進行理論研究;第四,收集、整理以及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培養傳承人,確保非遺文化得以流傳……可見,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的目的是實現人民群眾的社會再教育,特別是現階段處在社會轉型期,需要全國上下統一認識,實現和諧發展,確保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涵思想能夠植根人民大眾心中,這就要求各級文化館能夠通過靈活多樣、趣味橫生的活動形式展開具體的宣傳活動。
然而現階段我國縣級以下文化館出現慘淡經營的狀態,甚至于一部分省級文化館或者文化宮也出現業務下滑狀況。開展的各種展覽、講座以及培訓與會人數較比以往少了一半左右,這就使得文化館這種依靠政府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變得更加不景氣,追根揭底,這并非是社會文化退步,而是顯示出了文化館在文化服務定位、經營思想以及宣傳方式上存在著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作用,導致了一定規模的資源浪費。
三、影響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功能的因素
首先,從政府層面來說,對于當地群眾文化培養以及發展重視度相對不足。主要體現在財政支持薄弱,使得文化館設施落后管理資金不足,不足以支撐文化館舉辦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甚至于有的文化館被部分出租,文化館經營慘淡。
其次,文化館管理觀念落后。主要是和市場脫離,不能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文化需求,使得文化館舉辦的展覽、培訓、交流會等少有人關注,活動開展后人員稀少,門可羅雀,對文化館的持續經營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以至于影響到管理者信心,導致活動越來越少,其具有的社會群眾文化輔導功能近乎喪失。這種情況在縣以下文化館多有存在。
再次,文化館宣傳工作落后。現如今社會進入信息時代,智能手機已經全面普及,很大一部分文化館卻不能積極地組建自媒體占據傳播高端,不能積極地將社會群眾轉化成自己的粉絲,最終導致文化館和社會問信息不對稱。
四、提高文化館社會群眾文化輔導功能的策略
首先,改變傳統的政府財政撥款形式,允許社會資本進入,使得文化館財政來源得到保障,有能力舉辦一定規模的各種層次的文化活動。這其中社會資本持有者作為利益主體,自然會通過自己人脈資源來激活文化館狀態,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即實現了政府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適度開放市場讓社會文化單位進入,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通過各方主體一起努力,使得群眾聚集于此,解決文化館供給側難題,使其走出經營困局。
其次,要改變傳統觀念,打造豐富的文化活動。針對多元社會現狀,積極地推出不同層次的文化活動。從精品文化到民俗文化,要做到陽春白雪也要做到下里巴人,更要實現二者的有效撞擊,確保二者都得到進步。例如,文化館主導開展紅色經典電影周、科幻電影周,以此來滿足不同人群的觀影需求。或者開展名著品鑒會,吸引各層群眾前往聆聽。
再次,積極建立自媒體平臺。利用微信等自媒體平臺積極地輸出文化館動態,將要開展的展會、培訓、交流會等等信息及時地通過平臺發布出去,同時定期推出關于社會文化建設的文章,要確保趣味性、教育性,為了實現粉絲積累,可以隨同文章推出有獎問答活動,獲獎者可到文化館領取獎品,以此來實現線上線下轉化,增加文化館人氣,逐漸地勾起人們對文化館的回憶,并愿意到這里進行文化學習和藝術交流。
五、結語
在我國的文化館體系帶著濃厚的歷史味道,然而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損害原有社會群眾文化的輔導功能。改變傳統政府財政支持,實現政府政策主導、社會資本進入,形成“多種資本、多種文化活動,多種宣傳”的多元經營管理模式,是改變文化館當前困境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