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源 鄒晨曦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柳州市柳南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特征,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通過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收集2016~2018年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上報的發生在柳南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資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重點分析托幼機構、中小學校和高等院校等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征。結果 2016~2018年柳南區內共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9起,發生場所均為學校,其中小學37起(75.51%),托幼機構9起(18.37%),中學2起(4.08%),特殊教育學校1起(2.04%);共報告病例4 118例,平均罹患率6.40%(4 118/64 300)。49起均為傳染病,以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為主,主要病種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分別報告32起(65.31%)、10起(20.41%)和5起(10.20%)。4~6月份和11~12月份是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兩個高峰,分別報告13起(26.53%)和32起(65.31%)。結論 近年來柳南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發,小學和托幼機構是柳南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重點場所,應針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在高發季節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把好學校防控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控制。
【關鍵詞】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學校;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6.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schools in Liunan District of Liuzhou City from 2016 to 2018,so as to provide 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s Through Nation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por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 relevant data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reported b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from 2016 to 2018 were collected.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method was apply to mainly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kindergarten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sults From 2016 to 2018,49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ere reported in Liunan District,all of which occurred in schools,including 37 cases in primary schools(75.51%),9 cases in nursery institutions(18.37%),2 cases in middle schools(4.08%) and 1 case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2.04%).A total of 4 118 cases were reported,with an average incidence rate of 6.40%(4 118/64 300).All the 49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ere infectious diseases,mainly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and the main diseases were influenza,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epidemic mumps,and 32 cases(65.31%),10 cases(20.41%) and 5 cases(10.20%) of which were reported,respectively.April to June and November to December were the two peak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schools,and 13 cases(26.53%) and 32 cases(65.31%) were reported,respectively.Conclusion Recent years,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schools of Liunan District,and primary schools and nursery institutions are the key places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for those places and key populations in the peak seasons,and schools should be well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so as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early reporting,early isolation and early control.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emergency;school;epidemiology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近年來,柳南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頻發,而學校因人群高度聚集,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主要場所,一旦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和兒童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家庭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需要我們重視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與分析,研究其流行特點,為更好地掌握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規律,提高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通過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收集2016~2018年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上報的發生在柳南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資料,重點分析托幼機構、中小學校和高等院校等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征。
1.2 方法 依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報告管理工作規范》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判定。應用Excel 20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進行流行特征分析。
2 結? 果
2.1 基本情況 2016~2018年柳南區共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9起,發生場所均為學校,累計報告病例數4 118例,無死亡病例報告,波及人數64 300人,平均罹患率6.40%,報告均為《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的一般級別事件。49起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流行性感冒32起(65.31%)、手足口病10起(20.41%)、流行性腮腺炎5起(1020%)、其他感染性腹瀉1起(2.04%)、水痘1起(2.04%)。見表1。
2.2 流行病學特征
2.2.1 時間分布 由表1可知,柳南區2016年發生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7起(14.29%)、2017年27起(55.10%)、2018年15起(30.61%)。4~6月份報告13起(26.53%),其中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共報告10起,占4~6月份報告總數的76.92%,11~12月份報告32起(65.31%),其中流行性感冒報告29起,占11~12月份報告總數的90.63%,1月、7月、8月、10月份無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詳見圖1及表2。
2.2.2 地區分布 2016~2018年柳南區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絕大部分發生在市區,共47起,占全部事件的95.92%,縣鎮幼兒園發生1起(2.04%),農村幼兒園發生1起(2.04%)。見表3。
2.2.3 人群分布 2016~2018年柳南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發生在小學,共37起,占報告總數的75.51%;其次是托幼機構,共9起,占18.37%。見表4。
2.3 事件處置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柳南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整理了從達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到柳南區防控機構接到報告時間的匯總情況。從事件發生到疾控中心接到報告的事件最短為10 min,最長為76 d,平均為2.5 d。當天就接到報告的事件有39起,占全部報告的79.59%。剔除3起未能記錄末例病例發病時間的事件,從首例病例發病至末例病例發病持續時間最短為37 h,最長為59 d,平均持續時間為25 d。超過70%的事件持續時間超過7 d,超過35%的事件持續時間超過1個月。見表5。
3 討? 論
近三年來,柳南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49起,占柳南區所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100%,發病病例達4 118人,波及人數達64 300人,罹患率640%,范圍覆蓋了柳南區全區,而且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均為傳染病疫情,傳染病有傳播快、難發現的特征,一旦在學校出現此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僅會影響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如果不及時防控,可能引起大范圍的傳播,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這提示在以后的防控工作中,學校和托幼機構依舊是重點場所,需要引起學校、政府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高度重視。
從流行病學特征上看,2017年發生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7起(占55.10%),均高于2016年(7起,占14.29%)和2018年(15起,占30.61%),而2017年的流感事件報告27起,遠高于2016年和2018年,提示該年度流感流行規模有擴大,可能是由于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上一年接種的流感疫苗不再有效[2]。就事件發生月份而言,4~6月份和11~12月份分別報告13例(26.53%)和32例(6531%),是事件發生的兩個高峰。其中,在4~6月份報告事件中,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共報告10例,占4~6月份報告總數的76.92%,而在11~12月份的報告事件中,流行性感冒報告29例,占11~12月份報告總數的90.63%,表明柳南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主要病種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主要集中在4~6月份和11~12月份兩個高峰。事件發生的人群主要聚集在小學和托幼機構,分別報告37起(占75.51%)和9起(占18.37%),主要原因是此類兒童體質較弱、衛生意識不強,缺乏免疫抑制力,形成了高發人群[3]。沈秀蓮等[4]的分析指出我國水痘、腮腺炎等疫苗屬于自費疫苗,接種率不高,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免疫力。根據地區分布情況顯示:突發事件在市區發生47(9592%)起,縣鎮1起,農村1起,提示了市區相較于農村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報系統來說較為完善、市內學校和托幼機構的人員重視程度較高、防控意識較強,使事件得以及時上報;且市區學校更多、更聚集,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數也更大,更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沈潘燕等[5]分析的柳州市過去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縣鄉中小學發生較多,其次為市區中小學,這提示了城區與全市的工作重心不同,城區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把握工作重點。潘曉雯等[6]分析了桂林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主要場所為小學,事件類型主要為傳染病,其中托幼機構的病種為手足口病,與柳南區情況相符。付志智等[7]分析的2004至2008年廣西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亦以傳染病為主,發病高峰也在3~5月和11~12月兩個時間段。
在處理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事件發生當天就接到報告的有39起,占全部報告的79.59%,報告及時率較高,這使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得以及時開展后續防控措施,但仍有5起事件報告時長超過1周,這會導致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擴散和蔓延,非常不利于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尤其是傳染病的防控[8],提示某些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人員的疾病防控意識不強、某些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流程不完善。對此,學校應當做好傳染病防控的“守門員”“偵察員”和“消防員”,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報制度,一旦發現傳染病疫情要做到早報告、早控制[9]。
我國對于學校和托幼機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有明確的規定文件,學校應建立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系,重視對學校校醫和班主任的相關培訓工作,提高他們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同時做好學生的晨午檢登記、因病缺勤登記以便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從而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10],每周應有至少一節衛生課,講授與傳染病有關的醫學常識,同時重視學生飲食飲水安全、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防護、制作衛生宣傳板報、推廣六步洗手法等。學校可以鼓勵學生接種必要的疫苗,尤其是小學的新入學學生應當有入學體檢或檢查學生的疫苗接種證,對于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應當及時接種。學校或托幼機構應當經常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洽,對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出的技術指導意見應當適時采納,協同做好校園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11]。
為了加強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管理和處置工作,還需要政府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相關部門包括衛健局、教育局等對學校上報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高度重視,及時處理,要有一支專業的隊伍,能夠對事件進行掌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衛生部門在事件高發季節應加強對小學和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監測和管理[12],及時應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出的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措施,教育部門應予以支持,在有關學校衛生管理工作當中,應當把對傳染病的防控放在首位,并將其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出合理的處置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方案[13]。最后,應當加強全社會的健康教育,提高國人的衛生知識水平和安全意識,改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從源頭上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才能提高全民族的身心健康狀況。
參 考 文 獻
[1]? 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
[2]? 楊靜,陳濤,祝菲,等.2017~2018年度中國大陸流行性感冒病例報告情況分析[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18,16(2):63-66.
[3]? 韋忠信.手足口病流行與防控進展[J].右江醫學,2016,44(1):97-100.
[4]? 沈秀蓮,王俊瑛.2007~2016年云南省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特征[J].職業與健康,2018,34(14):1993-1997.
[5]? 沈潘燕,鐘柳青,余東遠.柳州市2004-2010年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2,23(3):69-70.
[6]? 潘曉雯,寇鳴昊.2007~2016年桂林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8,24(5):404-407,411.
[7]? 付志智,董柏青,周艷,等.廣西2004-2008年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對策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6):735-736.
[8]? 賈永蓮,李陽,程自科.2010~2016年濱州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8,12(3):181-185.
[9]? 高淑萍,朱海城,王海,等.2005~2017年河源市學校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8,44(5):456-459.
[10]? 張守彥,賈崇奇.試論學校傳染病的預防及控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225.
[11]? 代莉.淺析學校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2):297-298.
[12]? 李瑩.學校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及對策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3):182.
[13]? 任靜,黃饒燕.對學校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的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7):3-4.
(收稿日期:2019-02-04 修回日期:2019-05-17)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