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已掌握一定量的字詞句,因而,當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著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但是,怎樣實現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培養,是一線農村教師所面臨的嚴峻課題。本文通過具體論述農村初中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旨在讓初中生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口語;交際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因其心智尚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而值此階段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亦有著較大的提高空間。故初中語文教學應務必致力于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當然,針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并非僅是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是要對培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給予同樣重視,如此方有助于促進學生發展的全面性,并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 構建趣味性的課堂,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智發育尚不成熟,故也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對此,若初中語文教師,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可切實構建起極具趣味性的口語交際課堂,則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充分發揮,且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亦能得到有效發展。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務必秉持清晰的教學思路,并將趣味性的游戲融入實際課堂教學中去,如此方能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繼而激發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如針對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口語交際課堂,教師便可由學生的旅游入手,讓學生結合自身旅游的經歷來向其他同學解答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諸如在旅游區內有哪些小動物,有哪些娛樂設施是最讓你感興趣的?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問與互答,則討論雙方的口語交際能力均能得到充分鍛煉,繼而可切實促進學生口語整體能力的有效發展。
二、 交際課上,營造學生“說”的氛圍
為了最大限度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便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構建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訓練氛圍,讓學生敢于說、敢于講,以便學生能夠更加自然地進行交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表達欲望,豐富學生的內在情感。同時,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真正達到增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一) 采取辯論的形式,促使學生口語邏輯性、嚴密性地提升
采用辯論的形式主要指的是參加辯論的選手,緊密圍繞某一個辯論的主題來表達對立的觀點,積極應用語言進行激烈的辯論。這種形式是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最高效的一種途徑。因此,在強化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老師可充分利用《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訓練。其中,在以“走上辯論臺”這個主題活動中,老師可讓學生自由的進行辯論,充分利用辯論語言的邏輯性和嚴密性特點,從而促使學生在參加辯論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 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充分利用電視新聞和報紙上的相關信息,組織同學們扮演小記者或者是被采訪人員的角度,靈活設計采訪活動。然后,讓學生將采訪的內容合理的編制成為新聞稿,再組織其他同學利用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識點播報這條采訪內容,而老師再對學生的整個采訪和新聞稿編制過程進行評論。例如,在學習《月亮上的足跡》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老師可將楊利偉這一位航天英雄的事跡引入到課堂中。其中,由一名學生扮演好楊利偉,而另外的一名學生則扮演記者,讓這名扮演記者的學生對扮演楊利偉的學生進行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主要立足于“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進行發問,深入分析科學發展的趨勢,由臺下的同學選擇播報員,將剛剛的采訪內容播報出來。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要求較高,能夠讓學生在同一個時間中進行動口、動腦訓練,有利于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播、講、評”的口語能力。
三、 注重閱讀教學作用發揮,以實現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
復述是初中語文最常用的閱讀教學方式之一,而復述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幫助學生概括本課內容。至于復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學生理解一定的文章內容;另一方面則是要通過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梳理以將課文以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如此將能幫助學生將課本中的優美語句轉化為自身語言,繼而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也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針對《金色花》與《童趣》的復述過程,此兩篇文章一篇較為簡單,而另一篇則較為復雜,對此,為切實促進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則教師便需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以轉化原本較為抽象的內容,而后基于學生自己的語言來對原本的語句予以適當的拓展及加工,如此既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基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則學生的與人交際能力亦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務必對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提出一定的要求,諸如說話有條理、切忌詞不達意等。如此方能確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作用的充分發揮,繼而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良好發展。
四、 將口語交際融入生活實踐,強化口語交際能力
初中語文開設口語交際課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培養學生對自身思想及內心情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給學生能正常地與人交流打下牢固基礎。對此,針對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具體開展過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來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給予課堂教學與課后實踐兩方面來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首先采取模擬情境的方式來為學生創設城市迷路的情境,以此讓學生知曉該如何表達家庭為止以及與父母的聯系方式,而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教師則可留下有助于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作業,諸如向父母表達自身的愛,如此一來,通過課中與課后的相互促進,則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與人交際能力必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總之,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在長時間中不斷地努力,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宋馥香.淺析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7(6).
[2]成異.培養農村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7(6).
[3]施壽賢.淺析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教師,2017(3).
作者簡介:
吳海瀟,廣東省肇慶市,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其鑒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