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幼兒教育的重點,而且幼兒當前所處的這個階段也是良好行為習慣塑造的關鍵期。好的習慣以及知識技能的學習處在同等關鍵和重要的地位,所以不能夠因為傳授知識技能,而忽視行為習慣的引導。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早期教育,特別重視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考慮到幼兒園與家長均在幼兒的成長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實現家園合力、共同打造家園一體化教育,更能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效果。
關鍵詞:家園合力;幼兒教育;良好行為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學前階段幼兒正處于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強化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而良好的習慣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養成的,更不是教師強制性命令就能養成的。讓每個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社會、家庭、幼兒園共同培養,相互滲透。而在啟蒙階段的教育引導讓孩子們從小樹立各種各樣的正確理念與習慣,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地成長,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的成長道路上,家庭以及幼兒園產生的影響力以及發揮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方面,要走家園教育一體化的發展道路是必然的選擇。下面將就如何用家園合力的方式培育幼兒優良行為習慣展開探討。
一、 家園合力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意義
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而且競爭壓力在持續不斷地增加,導致更多的人在培育幼兒的過程中,把關注點放在了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育方面,過多地要求幼兒學習不符合他們當前所處階段和身心發展特征的內容,實際上會極大程度上制約幼兒的成長。
事實上,培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應該是當前階段的教育重點,就這樣才可以推動幼兒身心健康和身心綜合發展,還能夠為他們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培育幼兒行為習慣的平臺主要是幼兒園與家庭。在幼兒園教育當中,廣大教師需要革新思想認識,從根本上增強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視程度以及實踐力度。在家庭教育當中,家長要關注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讓幼兒擁有正確行為習慣、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從這一角度上看,家庭和幼兒園具備雙向性關聯,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和發展的共同助力,因此強化家園合力成了當務之急。幼兒園要積極調動家長資源,將幼兒教育指導內容拓展到家庭,讓家長能夠密切配合教師的教育行動,不斷地鞏固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最終確保幼兒在家庭與幼兒園的雙向支持之下獲得更大的成長。
二、 家園合力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一) 統一教育思想,扎實行為習慣基礎
在家園合力共同培育幼兒優良行為習慣的過程中,不管是廣大教師還是幼兒家長,首先都需要在思想認識方面做到高度統一以及全面變革,在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指導與培育時注意找準客觀角度,將愛與教育進行整合。溺愛與放縱并非是對幼兒的愛,反而是對他們未來成長和發展的巨大傷害。家長和教師需要讓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幼兒園的一個小小學習成員,也是家庭當中的一分子,避免他們認為周圍人給予的關心與愛護均是理所當然的,讓學生學會付出、學會用正確的行為習慣來回饋教師與家長的期待。家長和教師要站在統一戰線,秉持積極正確和統一化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態度,鼓勵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當中做力所能及之事,在一點一滴地積累和實踐當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豐富幼兒的學習與成長體驗。
(二) 引導家長參與,豐富家園合力實踐
家園合力的本質特征就是深化家庭和幼兒園的深度合作,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實踐活動以及相關的管理事項當中,增強家長的主人翁意識,使得家長在參與幼兒園活動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增強教育能力,總結大量的教育方法。幼兒園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家長主動參與,進一步增強家園合力的作用。幼兒園可以組織召開形式多樣的家長會,并在家長會過程當中為家長補充和傳授一些系統專業的育兒知識與育兒技能,也讓幼兒家長之間彼此交流在育兒方面的心得體會和成功的經驗與案例。這樣家長之間可以實現有效合作互動,家園之間的合力也可以大幅增強。幼兒園可以實施開放性辦學,激勵幼兒家長到幼兒園訪問,讓家長在參與的過程當中獲得啟發,強化家園合作的有效性。另外,在幼兒園當中組織親子活動可以讓家園合作深度大幅提高,也讓幼兒的身心發展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獲得更好的培養。
(三) 加強家校溝通,構建信任合作關系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而要想獲得理想的效果、建立二者信賴合作的關系,就一定要確保彼此之間的信息是溝通并且共享的。這樣教師才能夠了解幼兒在家庭當中行為習慣的特征,明確幼兒在行為習慣培養當中存在的不足,便于調整幼兒指導方案,以期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同時,家長也可以從幼兒教師的反應當中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當中的一系列表現,發現幼兒在行為習慣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便在家庭教育當中進行優化和補充。為保證家校之間的溝通更加地順暢,除了要通過組織家長會和進行一定的家訪活動之外,更為主要的是構建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實時溝通機制。一個可選的方案就是建立QQ群、微信群等溝通平臺,這樣可以實時地進行信息的傳遞和溝通,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活動當中的情況。同時幼兒園也可以獲知幼兒在家中的一系列表現,便于共同制定干預措施,保證行為習慣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家庭與幼兒園在幼兒的未來成長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加強家園之間的合作、強化家園合力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園教師以及幼兒家長都要從思想觀念以及實踐行動方面加強配合,為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以及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一個優質的環境和創造優良條件。
參考文獻:
[1]馬秀賢.對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4).
[2]唐敏智.談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3).
[3]唐麗娟.尊崇天性尊重兒童——對幼兒教育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06(4).
[4]羅君鳳.幼兒學期教育技巧[J].經濟研究導刊,2011(13).
作者簡介:
黃小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縣霞寨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