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巧麗
新合村H1滑坡的穩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設計
樂巧麗
(貴州民族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
新合村位于云縣大寨鎮北邊,該村有4個災害體,分別是H1滑坡、H2滑坡、不穩定斜坡和活動性沖溝。這些災害體嚴重威脅著128戶住戶的生命安全和約3 000余萬元的財產安全,所以對這些災害體進行治理很有必要。現以H1滑坡為分析對象,通過理正巖土6.0版計算出折線滑動面,采用傳遞系數法計算H1滑坡在自重工況和自重+降雨工況下的安全系數,并對H1滑坡采用抗滑樁的治理方案。
傳遞系數法;抗滑樁;滑坡;治理方案
新合村地勢整體上北西高南東低,滑坡區地形坡度約為20°~40°,斜坡部位大多數為坡耕地,植被覆蓋一般,以灌木及核桃為主。
該縣干濕季節分明,全縣年平均氣溫約14.9 ℃。多年平均降雨量1 700 mm,降雨集中在5—10月。滑坡區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賦存在中風化基巖裂隙中。
滑坡區內地層可細劃分成四層,分別是①人工填土,多為雜填土、性質松散;②殘坡積土,主要為可塑—硬塑含碎石粉質黏土;③1強風化的寒武系儲家組上段片巖,主要為石英片巖及砂巖,強風化;③2中風化的寒武系儲家組上段片巖,主要為石英片巖及砂巖,中風化。
傳遞系數法是目前計算折線滑動面常用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1)中:f為穩定系數;i為第塊段的重量,kN/m;i為第塊段滑動面與水平面的夾角,°;i為第塊段土的內摩擦角,°;i為第塊段土的粘聚力,kPa;i為第塊段滑動面長度,m;j為第塊段的剩余下滑動力傳遞至+1塊段時的傳遞系數,=,j=cos(ii+1)sin(ii-1)tani+1;n=ncosntann+nn;n=nsinn。
剩余下滑推力計算公式為:
i=i-1sii(2)
式(2)中:i,i-1為第條塊推力和剩余下滑力,kN/m;s為安全系數。
其中,傳遞系數為:
=cos(i-1i)sin(i-1i)×tani
下滑力為:
i=i(sini+cosi)+wiwicosisinicos(ii)(3)
式(3)中:i為第塊段地下水流向,°。
抗滑力為:
i=i(cosisini)wi
wiwicosisinicos(ii)tani+ii
本文對H1滑坡的自重工況和自重+暴雨工況進行計算,各工況下滑動面的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滑動面參數表
名稱工況天然容重r/(kN/m3)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φ/° H1滑坡自重19.018.59.4 自重+暴雨19.715.79.4
根據表1中的參數和傳遞系數法分別計算出自重工況和自重+暴雨工況下的安全系數,為1.039和0.951。計算結果表明,H1滑坡在自重作用下為欠穩定狀態,而在降雨作用下處于不穩定狀態,會嚴重威脅著新合村住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對H1滑坡進行邊坡治理很有必要性。
根據勘察資料得知H1滑坡為推移式滑坡,主要保護對象位于后部,因此治理工程措施盡量布置在滑坡后部。由于該處滑面深,因此考慮布置一排抗滑樁。選取H1滑坡的計算剖面2-2′⑤2,滑坡治理工程設計采用自重工況,剖面推力計算條分模型如圖1所示,滑坡布樁位置推力如表2所示。

圖1 2-2′剖面穩定性計算條分圖
從表2可知,布置抗滑樁處的推力為273.60 kN/m ,角度為17.36°,則水平推力計算值為261.14 kN/m。從安全角度考慮,抗滑樁水平推力設計值取270 kN/m,抗滑樁采用1.25 m×1.75 m×16 m樁型,錨固段長度為10 m,混凝土采用C25,縱向鋼筋采用HRB400,箍筋選用HRB335,箍筋間距為200 mm,樁端為鉸接端。通過計算,H1滑坡選用
18顆抗滑樁。
表2 計算剖面各條塊下滑力一覽表
剖面編號H1滑坡剖面2-2′ 自重工況 條塊下滑力/kN抗滑力/kN剩余下滑力/kN角度/°條塊下滑力/kN抗滑力/kN剩余下滑力/kN角度/° ①38.9847.95-8.9873.44⑤2563.67290.07273.6017.36 ②10.120.090.0436.42⑤3385.3591.92293.43 ②2147.2994.5552.74⑥1569.23237.63331.6017.53 ③1154.4188.2666.1522.78⑥2331.650.04331.61 ③2108.0031.5176.49⑦1549.19269.38279.8113.09 ④467.88298.45169.4418.26⑦2279.980.22279.76 ⑤1312.79112.29200.5017.36 ⑧336.17185.00151.174.81
新合村的4個災害體對當地住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有著較大的威脅,通過傳遞系數法分析H1滑坡,得出該滑坡在自重作用下的安全系數為1.039,處于欠穩定狀態;在降雨作用下的安全系數為0.951,處于不穩定狀態,這表明很有必要對H1滑坡進行邊坡治理,消除隱患。通過計算,H1滑坡選擇采用18顆抗滑樁(1.25 m×1.75 m×16.0 m)的治理方案。
[1]中國地質調查局.GB/T 32864—201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2]中國地質調查局.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3]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抗滑樁設計與計算[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3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 50021—2017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P642.2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3.022
2095-6835(2019)13-0051-02
樂巧麗(1991—),女,工學碩士,研究方向為邊坡工程和巖土工程。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