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鹿
我最初知道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是從他那首著名的《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開始的。
2017年,威尼斯電影節上映了一部關于坂本龍一的紀錄片《CODA》,最近我抽空看了下,初步了解了坂本龍一的一生。
早年,坂本龍一是名歌手,他和兩個好友一起組建的搖滾樂隊YMO,一時風頭無兩,被無數樂迷追捧。
日本著名導演大島渚于是邀請坂本龍一來出演電影《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中的一個角色。那是1983年,年輕氣盛的坂本龍一當時便對大島渚說:“要是你讓我做電影配樂,我就出演。”沒想到,他居然歪打正著成功了。
1986年,貝托魯奇邀請坂本龍一出演《末代皇帝》。拍了兩天戲后,貝托魯奇突然和坂本龍一說有一場登基的戲要他做配樂。于是坂本龍一又身兼二職,一個星期內作了四十五首曲子。最終,《末代皇帝》的配樂榮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坂本龍一也因此成了電影配樂大師。
之后,坂本龍一同很多導演合作,又創作了不少經典配樂佳作。
2014年,坂本龍一被診斷出罹患咽喉癌,他隨即停止了工作,認真吃藥治療。當重病來襲,他不得不思考未來,希望自己能夠盡快康復,他還想創作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
2017年,紀錄片《CODA》上映。CODA是一個音樂術語,指的是樂章結尾、終曲。紀錄片起這個片名,是想表達坂本龍一將每部作品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后一部進行創作。坂本龍一在片中說,他很喜歡電影《遮蔽的天空》里的一段臺詞:“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到達,所以會把生命當成一座永不干涸的井。然而,所有事物都只出現一定的次數,并且很少,真的……你還能看到幾次滿月升起?也許二十次,但人們都覺得還有無數次機會。”
在《CODA》里,我看到滿頭白發卻依然帥氣的坂本龍一,比起年輕時的冷峻帥氣,年老的他更多了一種成熟儒雅的味道。
影片中有幾個鏡頭讓我難忘,坂本龍一把塑料桶套在頭上,站在雨中傾聽聲音;他帶著鈴鐺站在北極圈的冰天雪地里,感受混合著風和水的聲音,砸開冰面給水流錄音;在工作室里,他用水杯來回在玻璃上摩擦,用琴弦在木板上摩擦,制造出種種摩弦音。他專注地聆聽著大自然賦予的各種聲音,只有深度熱愛才有如此熾熱的鉆研。
坂本龍一說:“通過嘗試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可能會發掘出新的可能性。”事實上,在電影配樂之外,坂本龍一還創作了歌劇《生命》,出版了自傳《音樂使人自由》,他在花甲之齡仍然錄專輯出唱片,風格多變且涉獵廣泛。我很欣賞坂本龍一永不停歇的探索勁頭,也很好奇和期待,等他八九十歲時,做出來的音樂又會是怎樣的呢?我想《CODA》絕不僅僅指結束,而是一個新的輝煌樂章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