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托爾
自拍是多種因素的共同體現,其中,文化因素對我們的影響最大,主要體現在自我認知方面。20世紀末西方國家特別看重自我評價,這種思想體系隨后傳到其他國家。其內涵表現為:若想讓一個人變得優秀,首先要讓他堅信自己是優秀的。
在這種思想體系的作用下,整整一代人都接受著父母和教師灌輸的“提升自我感覺”的觀念。自我感覺良好固然是件好事,但必須以事實為基礎。沒有事實為依托的“自我感覺良好”,是自我欺騙。
當前流行的做法是告訴孩子,也包括成年人,他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同理,如果人們在現實社會中一事無成,那么所謂的“特別”就是一種自欺欺人。
西方國家的自戀水平相對較高,這一點在自拍行為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很特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自戀的一種表現。西方國家的自戀水平相對較高,這一點在自拍行為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復雜的世界里,有時候很難分辨黑與白,真與偽。社交網絡是一個特別“包容”的地方,很多年輕人在這里成名,甚至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美國網紅金·卡戴珊雖然因不雅事件成名,卻也算是一個走紅的成功案例。
自戀的另一面是追求完美主義。往好了說,一個人追求更高的人生標準,這是好事。往壞了說呢?很多人都活得戰戰兢兢,害怕自己的生活不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樣完美——這個完美包括完美的父母、完美的工作等等,總之一切都要很完美。英國的一項調查表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信奉完美主義的年輕人較以往增長了30%,他們總是小心翼翼,處處在意別人的目光,生怕自己不夠完美。自拍世界里的他們總是開朗、友善、樂觀、優雅、平易近人的……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總不免有一絲絲不確定:我真的足夠完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