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珺 耿萌亞
摘要:山水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意境”具有特殊含義,它從出現到成為中國山水畫審美的首要地位,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而畫家不再是滿足畫面僅僅是傳達知識信息,而是希望通過畫面來表達更深層的意愿,從而產生了對畫面精神層面的要求。進而,人們對“意境”的表達也提高了要求。
關鍵詞:中國山水畫;意境美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160-01
1.意境的內涵。山水畫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境,所謂意境是由“意”和“境”共同組成。意從深層意義來說是情與理的協調,而境從深層意義來說是形與神的寫照。意境的表達大多數是在相互制約和相互融合的統一中體現出來。它是藝術家與客觀意象的理想和情感的統一所創造的境界。它能夠使人們感受到它的更深奧的意義,進而使人們能夠受到熏陶和共鳴,增強人的思想境界。這一詞的含義在我國文藝史上有過長期的發展史。
2.意境在中國山水畫中的體現。中國畫中所謂的意境其實是文人們自己理解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中國山水畫意境的體現主要是對于自然的理解過程。在中國山水畫中,意境表達了畫家濃厚的情感,由于畫家們對現實的美好希望的破滅,繼而對精神世界寄托了他們的美好情感,希望通過精神世界來滿足現狀以及人性的關懷。藝術家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理解和感受,內心中便衍生了一種通感,在此基礎上,畫家經過主觀藝術處理,再一次歸納和整合了這一形象,于是就表現在畫面上。因此,這是由畫家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世界形成的藝術現象,當然也是藝術家與自然世界極為相似又融為一體的精神體驗。故而,意境在中國山水畫的創作和美學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
1.五代山水畫中的意境美。中國山水畫歷史悠久,而在五代時期,由于藝術家們非常熱衷于山水畫,于是它成為了當時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這時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畫家,他們對于山水畫都能夠提出自己的藝術見解。在作畫技巧上,他們也探索出了屬于他們的一套方法,這使得山水畫在此時得到了很快發展以及多樣化。例如,他們在材料、構圖和技法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質的飛躍。
2.宋代山水畫中的意境美。到宋代,中國山水畫達到了鼎盛。繪畫藝術中有許多重要的創作,尤其在技法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開啟了新的篇章。從風格上來講,它延續并成為五代時期的再創造,由此產生了筆墨風格和高超的技巧。在山水畫創作方面,藝術家們越來越關注自然的真實寫照和自我情感的真實表達。主要依據祖國大好河山各種各樣的區域特點和山水河流的面貌,把皴、擦、點、染的特殊技法相融合,展現出許多不同風格的創作。
3.元代山水畫中的意境。山水畫在元代繪畫中成就最高,藝術家的作品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不是依靠自己的主觀意向,而是轉向自然界,親自置身于自然界中,并從中得到啟發,從而轉變成創作題材。元代的畫家大多數都喜歡在鄉里走動,以尋找創作靈感。儒釋道三教是這些文人的處世之道,他們隱居山林,寓情于景,尋求他們內心向往的生活。
4.清代山水畫中的意境美。清代是我國的一個轉折點,這一時期,我國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沖擊,很多文人藝術思維,創作態度和藝術風格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也恰逢當時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發生了變化而產生的變化。
5.近代山水畫中的意境美。近代,中國山水畫過渡到另一個新的時期。它己重新煥發生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由于晚清時期的山水畫被概念化和同化,這對當代山水畫的影響很大,但是近代山水畫能夠推陳出新,并發展壯大,這與近代畫家們走近大自然,探索山河的奧秘和自然規律緊密相關。
三、山水畫意境理論的當代發展
1.當代山水畫中的意境體現。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山水畫也蓬勃發展。由于現代生活信息傳播、設備條件等各方面越來越先進,藝術家比先輩們有更多觀察自然的物質條件。隨著科學和信息的日漸完善,藝術家們的思想也超出先輩,他們的胸襟也更加豁達從容。有些藝術家開始嘗試從虛點線的粗獷和完全不同的對比中尋找節奏,而還有許多藝術家在他們的作品中追求廣泛而深刻的藝術境界。實際上,這都與當代藝術家的思想和拓展的意境有著很重要的關系。
2.當代山水畫意境的發展趨向。在寬松的當代繪畫環境下,各種藝術形式已經成為“群雄逐鹿”“百家爭鳴”的現狀,而在畫壇上,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當代山水畫的發展。“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指的是山水畫如何進行更加深入和更加系統化學習的基本途徑。當代的我們必須還要采用這種模式,但我們心里必須要更加理解“外師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