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蕾
摘要:鳥畫作為中國畫三大之一,體現了中國人與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具有較強的抒情性,花鳥畫的寫生創作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在其寫生創作過程中的幾個方面值得畫者高度重視。
關鍵詞:花鳥畫;寫生;創作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164-01
一、前言
中國畫通常以山水、人物、花鳥三類劃分,而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中國花鳥畫集中體現了中國人與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具有較強的抒情性。花鳥畫通過抒寫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表現時代精神,刻畫現實生活。
二、花鳥畫寫生
1、中國花鳥畫寫生主旨。很久以來,中國畫家的寫生傳統代代相傳、蔚然成風,對花鳥寫生的概念,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是指對花卉和鳥蟲寫照,即面對實物進行形象塑造;
二是指寫花卉和鳥蟲之生意及生機,從而表達人的精神世界,這是花鳥畫寫生的宗旨。
2、體驗生活、認識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源泉。從宏觀來看,生活應該包括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兩個方面。創作一幅好的作品,包括寫生作品,首先要注意對社會情調和氣氛的反映,準確地把握這一社會基本旋律。只有這樣,才能使作品躍動著時代的光彩。
另外,在寫生時還要調動平時社會生活的因素,準確把握自然界的情趣,反映現代人對生活的態度,這也是極為重要的個重要環節。
3、熟悉物理、物情、物態。季節和地域對植物生長的形態影響很大,寫生時要加以感受體會,把握特征。植物和鳥在不同季節呈現出不相同的形態、顏色、氣韻。生長條件和環境直接影響著植物和鳥的形態和性格。我們在準確把握形態結構特征的基礎上,更要注意神態。只有這樣,才能把寫生對象描繪的更加準確,反映地更加生動。
4、培養發現能力、表現能力。寫生首先要培養作者在生活中的發現能力,發現能力包括發現題材、特征、意境乃至美感等方面的能力。能夠發現的不一定就能表現出來,必須訓練準確無誤的捕捉能力和既能體察感覺到又能表現得出的能力。
表現能力存在藝術創造過程之中,第一步是就物之形而肖其形,第二步是超其形而求其意。以意還形又需要極高的表現能力,不同感受、不同情感的表現更需要相應的表現方法。這幾種能力都可以通過寫生提高和鍛煉。
5、從自然形態向藝術形態轉化。我們表現典型形象時,首先要選擇好獨到的角度,角度選擇主要以結構清晰、造型美觀、符合審美習慣為原則。塑造形象時,要注意情感的表現和主觀意思的表達,既要重視形象,又要與自己的藝術風格恰當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不同于別人的形象。
三、中國花鳥畫創作
中國花鳥畫創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需要有一定的創新。我們要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出新的繪畫創作理論和作品。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我們要將實際生活作為中國畫創作的源泉和動力,深入到生活與自然當中,研究發現自然,從而突破傳統的中國畫創作和寫生的形式和內容,并進一步推動中國花鳥畫的發展。
1、花鳥和山水相結合。這樣可以使花鳥跳出了只畫枝條的狹小空間,近取景,遠取景勢,把山峰、堤岸、怪石等收入花鳥畫中,再體現自然的一面,營造了畫面的氛圍,以增強形象生動和真實的現實感覺。
2、工筆和寫意相結合。五代北宋時期,花鳥畫的繪畫中出現了勾填法和勾勒法,勾填法是用較重的墨先勾畫大概輪廓,用墨筆勾線加以制約,與勾填法相比,這樣顯得生動自由,但缺少了前者有濃厚的裝飾特點。
南宋前后,在花鳥畫中,勾填勾勒法并用,一直到明代周之冕,又以徐熙沒骨法與勾勒法相結合,創造了勻花點葉派這一新形式,齊白石先生以極工細的草蟲配以大寫意花卉,都是對花鳥畫表現形式的創造性發展。
3、重彩潑墨相結合。齊白石先生非常喜歡用這種方法,他畫的荷花,每以朱砂點茜,以潑墨法表現荷葉,以三原色表現翠禽,用潑墨寫意的筆法來表現坡石苔草和樹干等,總之,把幾種表現手段放在一起,集勾勒、勾填、勾染、白描、沒骨、暈染、點垛、潑墨于一爐,則表現出工麗、活潑、清新、自然的不同風貌。以勾填、勾勒、重彩表現細部,以潑墨布成體勢,整體重點襯托,色彩與墨華互相映輝,色彩的濃麗,水墨的氤氳,潑墨的磅礴大氣,工筆的嚴謹絢麗,自然能自由地表達作者的感受。
四、結語
總之,中國花鳥畫寫生與創作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中國畫的寫生是集創作與習作于一身的,可以說,一幅有價值的繪畫作品有可能是寫生作品,繪畫者要認識到寫生對中國畫創作的重要性,這樣可以增強繪畫者的作品意識,讓繪畫者探求到繪畫藝術所蘊含的深層次的內涵和真諦。不論是中國畫的寫生還是創作,這兩者都注重對生活的體驗和觀察,都要求繪畫者具有一定的洞察之心和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寫生和創作是兩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在中國畫的繪畫過程中,寫生有利于提高繪畫者的感知能力,為創作奠定基礎,然而中國畫的創作又有利于提高繪畫效率以及增加繪畫樂趣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