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子鳴


摘要:2017年10月14日-11月19日,北京草場地藝術(shù)區(qū)龍口空間舉辦了名為《門閂:肖像畫的隱晦目的》的展覽。展覽名稱引用自法國畫家弗拉戈納爾的作品《門閂》,以“肖像畫”為展覽作品的主要形式,試圖在刻意營造出的隱晦私密氛圍中探討“肖像畫”定義的邊界,將觀眾的視野引向藝術(shù)家隱藏在作品可視元素背后的真正主題。觀眾在觀展過程中會由主動的發(fā)現(xiàn)、探索、感受逐漸轉(zhuǎn)變?yōu)楸话l(fā)現(xiàn)、被揭露、被侵犯,從而察覺到肖像畫的廣泛定義:“所有的畫都是肖像畫。”
關(guān)鍵詞:肖像畫;私密;色情;個體性
中圖分類號:J209.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143-02
肖像畫(Portrait),是人物畫的一種,專指描繪人物形象之畫,可分為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這是百度百科關(guān)于肖像畫的定義。《門閂》這個展覽,在我看來是抓住了定義中的“人物形象”一詞對其進行挖掘,并找出了它富有彈性的含義——“人物形象”不僅僅是指作品呈現(xiàn)出的視覺圖像,而是包含了隱藏在那充斥著觀眾目光與思維的“空無”之中的,關(guān)于人的一切。
肖像畫會被觀者下意識的去貼合真人的形象,畫面的主體會被人仔細(xì)打量不斷揣摩。與其他類型的藝術(shù)作品共通的是,觀眾被軟性的強迫去與畫中那個形象進行單方面的交流,并在一片諱莫如深的氣氛中帶上自我的主觀色彩。由此看來,畫作像一面鏡子,鏡子里呈現(xiàn)的反而是觀者的肖像。
肖像畫會令人不安,因為“過分像了”。在暴露秘密方面,《門閂》中展示的肖像畫作的毫不留情。整個展覽以“色情”為主基調(diào),入口的封閉空間內(nèi)擺有沙發(fā),有意無意的營造出一種私人空間感。但是很顯然的,這不是屬于觀眾本人的私密空間,當(dāng)觀眾以“陌客”的身份步入時,墻上的作品(如勞家輝《窺視2一小》以及謝南星《某人肖像》)和圓形孔洞立刻點出“偷窺”的指向。尤其是在小洞的另一頭,男性生殖器官的描繪與竊竊私語的電視錄像使空間中的私密氣氛愈加濃厚,觀眾置身其中自然會感到不安。色情的思維感染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在參觀完一樓的作品之后,觀眾在走上作品《女人》一旁的幽暗狹長的樓梯時會對其產(chǎn)生性聯(lián)想。而二樓的作品《我夢見了毛主席》更是以其直白赤裸的內(nèi)容將色情感受放大,我認(rèn)為其感染力足以令整個房間的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當(dāng)“you cannot hide forever”的字樣出現(xiàn)在顯示屏上時,觀眾或許會萌生一種被侵犯的感覺: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我們的“秘密”——我們不愿意為他人所知的性欲,窺伺,春夢——早已是全人類心照不宣的東西。
展廳中兩個橘紅色的封閉空間和白色相對開闊的空間設(shè)置也具有深意。暖色系紅色調(diào)本身帶有的肉體和性的暗示與墻面上的作品呼應(yīng),白色空間則給人以虛無感。這使我感覺《男人》《女人》這兩件作品以其冷靜的白色調(diào)和幾何狀描繪反而不會給人色情的印象,而是提供了“群像”的另一個角度。但由于開頭與結(jié)尾的照應(yīng),在參觀完畢之后,“色情”幾乎占據(jù)了“肖像”在腦海中的位置。如導(dǎo)覽所言,“所有的畫都是肖像畫”(倫勃朗),都在試圖表達“人物形象”更靈活廣泛的含義。“食色性也”之所以被奉為箴言,“性欲”之所以被歸為七宗罪之一,皆是因為“只有人才有色情——色情是人的本性”。展覽中畫面主體為人的肖像畫與主體非人的肖像畫產(chǎn)生了“互證”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弗拉戈納爾的《門閂》畫面右側(cè)的情境與左側(cè)的隱喻性形狀之間的關(guān)系。非人的是在指人的群像,反之則又被觀眾代入色情“濾鏡”去觀看。右下角被吞沒,左方的“空無”浮現(xiàn),因著“色情”的極大感染力,“空無”被那橘紅色渲染、填充,形成了毋庸置疑的背景。我們公開的秘密的背景,充滿了人性的背景。
色情元素的思維和情緒控制性很強,色情文化的生命力亦令人咂舌,無論古今中外色情文化總能抓住時下最流行的媒介明里暗里蓬勃發(fā)展。我突然意識到了網(wǎng)絡(luò)上或者現(xiàn)實中的段子手是多么頻繁地“隨時開車”,回憶起了我童年聽到的人生第一個黃色笑話——以及在之后的生命里多如繁星的經(jīng)典黃色笑話。到今天為止,色情文化的藤壺已經(jīng)密密麻麻爬遍了互聯(lián)網(wǎng)這艘巨輪,億萬網(wǎng)民在電子顯示屏的掩映下肆意的狂歡,至于其諸多表現(xiàn)形式自不必贅述。色情文化從誕生之初就甘當(dāng)?shù)咨臒o聲息的扮演著水面下的冰山,扮演著整個社會潛在敏感的神經(jīng)末梢,并且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它真的是時代人民避無可避的巨幅肖像。
在個體的存在特殊性被有意識地放大的今天,肖像畫背后所涉及的私密也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傳統(tǒng)肖像畫因為這種私密性,不可避免的會將畫面主體與觀眾隔離,使觀眾將目光放在“個體”身上。而《門閂》中展出的作品或?qū)⑿は癞嫈U展到了“標(biāo)本”,個體被名為“色情”的長針穿過釘在墻上,代表了其下同一界門綱目科屬種都具有的特點。
附帶一提的是(這感覺也許和《門閂》所要表達的并無多大關(guān)系),我在參觀完畢、走出展館、再次進入陌生的草場地時,那隱晦而密密挨挨的建筑布局似乎又將我拉入另一場《門閂》。我投放出去的每一條視線都像在偷窺,我見到的每一個人都是隱私。作為一個全然的陌客,我穿梭在電線網(wǎng)和窗玻璃之間,像是一幅行走的肖像畫,又像是行走在無數(shù)肖像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