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
摘要:民間舞蹈文化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民間舞蹈教學也是傳承、傳播民俗舞蹈的有機部分,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也是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關系,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民間舞蹈文化和民間舞蹈教學的結合,希望以此可以讓民間文化與舞蹈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此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民間舞蹈的重要性,并積極的加入到學習民間舞蹈的行列中。
關鍵詞:舞蹈文化;民間舞蹈文化;民間舞蹈課堂教學;有機結合
中圖分類號:J722.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254-01
一、民間舞蹈文化的概念
民間舞蹈可以說覆蓋了民族舞蹈,而對于民間舞蹈文化更是有著數千年了歷史,對于民族舞蹈文化來說,其種類繁多,類型復雜,并且不同的舞蹈都有著一種特殊的含義在里面,有的時候一個舞蹈便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因此人們通過學習某一種舞蹈便可以找到某個民族的特殊文化。比如,朝鮮族舞蹈,朝鮮族人民居住在吉林、黑龍江以及遼寧等地,他們自古從事農耕勞動,熱愛大自然。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有“扇子舞…假面舞…劍舞…長鼓舞”等,向人們展示了朝鮮族民間舞蹈的文化。所以說,民間舞蹈有著很一般的傳承方式,往往在各民族間都是喜歡把舞蹈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最佳方式,一般來說,民間舞蹈創作者也就是舞蹈表演者,更是這個民族文化的傳承者,所以對于現代的民間舞蹈課堂教學來說,要在教學舞蹈的過程中把舞蹈文化也傳遞給學生,不能只教舞蹈,而放棄舞蹈的內涵,要把舞蹈與文化同時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某一種舞蹈中感知到舞蹈背后的民族力量,并在舞蹈的學習中感受到文化的傳承,這樣才能促使民間舞蹈文化在民間舞蹈課堂教學中傳承下去。
二、民間舞蹈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民間舞蹈課堂教學來說要想把舞蹈文化與課堂結合還需要重視很多的問題,當前的很多課堂教學中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問題,下面我們分析其中的幾點:
首先,舞蹈教學內容過度西方化,在當前的很多舞蹈學校及高校中,舞蹈培訓雖然火熱,但這種火熱的背后大部分都是人們喜歡的、時代潮流的西方舞蹈,例如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等,這點在很多民間培訓機構中便可以看出,現代的青少年們喜歡的是這些快節奏的西方舞蹈,甚至很多高校在舞蹈課程的安排中也把重點放在西方舞蹈中。而對于我國傳統的民間舞蹈而鮮少有人問津。
其次,舞蹈教學形式單一,現階段的很多民間舞蹈課堂教學中都是一個教師在講授,無論哪種舞蹈也都是一個人的表演,這就使得舞蹈教學出現非常單一的模式化,并且由于受到社會文化傳播的影響,在民間舞蹈教學中,只有秧歌舞、藏族舞、蒙古舞以及孔雀舞得到了發展,而大部分的民間舞蹈始終沒有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最后,舞蹈文化教學的形式化嚴重,教師自身對民間舞蹈沒有足夠認識,只是通過教科書或者是資料上的內容進行傳授,使得舞蹈文化教學內容過于形式化。
三、民間舞蹈文化與舞蹈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
要想把民間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課堂教學進行結合,需要兼顧多個方面,無論是教學還是實踐都是需要把握住的,對于教師自身的素養來說也是需要提高的。
首先,要緊隨時代改進舞蹈模式,很多民間舞蹈在教學上是存在困難的,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不同地域的民族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這就使得民間舞蹈的教學存在困難的一面,因此引入科技力量到教學中是極為重要的因素,例如在實際的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自身的思想觀念,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全面提高舞蹈水平。此外,教師可以將視頻與民間舞蹈合理結合在一起,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
同時,還需要積極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課堂中教師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從重視實踐訓練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教學模式的一種改變,大量的理論教學也使得學生們對于舞蹈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也使得學生對于舞蹈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同時對于學生全面素養的培養也是極為有利的。例如,教師可以適當開展校內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還能夠進一步讓民間舞蹈文化在校園內得到傳播,促進民間舞蹈的發展。
最后,就是提高舞蹈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藝術修養了,民間舞蹈文化與民間舞蹈課堂教學進行結合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教師了,教師是兩者之間的橋梁,也是兩者之間的紐帶,對于兩者來說要想積極的文化與藝術傳承下去,就需要教師自身素質不斷的提高。
四、結語
總之,教師應該深入的了解多民族間的舞蹈藝術,只有教師自身能力強大了,才能更好的掌握各民族舞蹈的特點這對于推動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