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倫
摘 要 中國的農村城鎮化方向發展,使農業產業發展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農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集群化發展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農業產業集群化要獲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與城鎮化有較高的協同度。基于此,對農業產業集群化與城鎮化協同度對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展開探究。
關鍵詞 農業產業集群化;城鎮化協同度;農業經濟
中圖分類號:F323.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42
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城鎮化規模不斷擴大,而且正在走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道路,對農業現代化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農業集群化發揮作為農業發展的趨勢,對農村城鎮化起到了促進作用[1]。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中,結合鄉村建設,對城鄉融合發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在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中,要與城鎮化協同,就需要從農業經濟增長的角度出發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1 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途徑
1.1 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實現農業產業集群化
農業產業集群化要發揮市場引導的作用,作為農業產品供給交換的平臺,可以提供各種農業信息。通過構建這種農業專業化的市場,促進農業信息化發展。市場導向作用下,農業產品的生產、加工、儲存以及物流等等都實施了一體化管理。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為農業產品集群化提供政策上的優惠,促使社會化組織參與到農業產業發展中,逐步形成大規模模的農業產品集群[2]。
比如,遵義有辣椒集群。辣椒是當地的傳統農作物,這里的干辣椒享譽全國,也是多種食品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從市場的需求出發建立辣椒集群,可以打開辣椒的銷路,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1.2 品牌驅動實現農業產業集群化
處于特定的自然環境下,農業產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農業產業發展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包括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環境等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農業產品集群。在農業產業集群化的過程中,發揮品牌驅動效應,將當地產品的獨特品質突出,結合城鎮化發展環境,提高產品的信譽度,使得產品在市場環境中有更強的競爭力。一旦農業產品的品牌效應產生,就會對催生集群的形成。
比如,仁懷茅臺白酒集群的形成就是運用了品牌效應。茅臺酒是國酒品牌,醬酒傳統工藝延續至今。利用茅臺酒的品牌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的集群化,擴大集群的規模,為農業的城鎮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2 農業產業集群化與城鎮化協同度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1)農業產業集群化與城鎮化協同度的提高,對農業生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農業生產總值提高。所以,加大兩者的協同度對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國家出臺農業政策對農業現代化起到了推動作用,與城鎮化協同度也會有所增強,農業產業集群化在良好的城鎮化環境中,隨著協同度的提高,農業產品集群化的發展速度更快。在良好的農業發展環境中,城鎮化進程加快,當地的農業經濟不斷增長[3]。
3)農業產業集群化與城鎮化高度協同度的情況下,當地的農業發展更為穩定,協同度越高,就越能夠對區域農業經濟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4)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城鎮化發展是重要的途徑。為推進農業發展,就要對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高度重視,并與城鎮化發展協同,提高兩者的協同度,有助于區域農業經濟增長。
3 提高農業產業集群化與城鎮化協同度的有效策略
3.1 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區采用不同的協同措施
農業產業集成,將當地不同的農業產業構建集群,充分考慮到城鎮化發展狀況。一些協同度較低的產業要向協同度較高的產業學習,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鄉規劃等等。城鄉之間針對相關的產業要素進行交換,作為資源的均衡配置,避免存在城鄉二元現象[4]。
3.2 創新發展,采用新的農業經濟增長模式
針對農業經濟產能過剩的問題,就要對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予以創新,發揮農業經濟的帶動作用,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力度。在投資取向上,避免將資金投入到傳統的低端產業,而是要加大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投入,最近服務業的發展。將新興農業產業結構建立起來,實現農業創新發展,才能更好地發揮農業產業集群化作用,農村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具體的做法如下。
1)重視人力資本的資金投入,發揮教育事業的作用,借助科學技術發展環境,促進農業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提高勞動效率,創造更高的農業經濟利潤,加速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
2)供給側改革中,優化產業結構和勞動力資源,推動農業經濟增長[5]。
不同的地區,農業產業集群化速度加快,與城鎮化協同度提高,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協同度的程度高,農業經濟增長幅度就會有所提高。將互聯網平臺充分利用起來,城市與農村的各項資源融合,包括農業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原材料資源等等整合,構成農業產業鏈,發揮城鎮的帶動作用,使得農業產業集群與城鎮化協同發展,有助于農業區域經濟的增長。
4 結語
農業產業發展中,集群化是重要的發展趨勢。中國農村的城鎮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對農業產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農業產業集群化也會受到阻礙。要實現農業產業集群化與城鎮化協同發展,就要將各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創造良好的農業發展條件,提高與城鎮化發展的協同程度。農業集成化就是將農業生產、加工、科技和流通一體化,相關的企業之間實現互動,還要強化服務體系建設,使得農業產業集群更有生命力,農業產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范雨婷,李夢綺,楊蘇濤.渤海糧倉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市場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2):48-49.
[2] 黃修杰,鐘鈺.農產品區域布局與農業經濟增長研究:基于廣東省主要農產品空間布局變化的實證檢驗[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7):57-58.
[3] 于曉華.以市場促進農業發展: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和教訓[J].農業經濟問題,2018(10):84-85.
[4] 鄭鵬,熊瑋.外部環境如何影響農產品流通渠道長度?一個外生的理論模型與實證檢驗[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61-62.
[5] 陳華妮.地理要素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關系及對農業經濟的影響[J].山西農經,2018(11):42-4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