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劉爻寒
萬和的成功,正是民營企業家族創業的縮影。
通過兩代人的努力,萬和正在不斷地向綜合型廚電企業轉變,
同時,也在全球化的路上,有條不紊地前進著。
2019年6月18日,萬和電氣俄羅斯分公司在2019中國家電電子(俄羅斯)品牌展上舉行了揭牌儀式,宣布正式全面開拓當地市場,為俄羅斯消費者提供更周到的產品服務。
事實上,早在2018年4月,萬和電氣就發布公告稱,將在俄羅斯投資設立子公司,繼續加快海外自主品牌生產運營步伐,拓寬萬和的海外業務渠道,為進一步深耕國際市場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隨著中國企業實力的不斷壯大和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近幾年來,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萬和電氣便是其中之一。
萬和的成功,正是民營企業家族創業的縮影。
1987年,盧礎其帶著弟弟盧楚隆、盧楚鵬,以及徒弟葉遠璋下海創業,開辦了桂洲城西電器廠,開始為同城的熱水器廠商生產核心配件。
1991年,他們憑借著自主研發的“水控全自動技術”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超薄水控全自動熱水器。但問題是,他們拿著這項技術跑遍了國內燃熱廠商,卻沒有一家愿意進行合作。如果通過貼牌生產模式,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潤,每一件產品70%的利潤都歸于他人。而這是當時很多小廠的普遍生存狀況。
怎么辦?有了技術還有什么可怕的,自己干!
1992年,桂洲熱水器廠成立,這就是萬和的雛形。1993年8月28日,萬和電氣正式成立。

與當初很多小廠不同的是,萬和從成立之初便帶著自主研發的技術和決心。他們將這一技術應用生產,并投放市場。水控全自動燃氣熱水器的出現,繞開了當時的人工點火和電子點火階段,讓中國燃氣熱水器直接進入“水閥一開,花灑即來”的時代。
正是這一技術,奠定了萬和扎根廚衛領域的基礎。從1993年8月28日到1994年8月28日,萬和以每個月翻一番的驚人速度,產銷量突破1.5億元,一舉進入行業前三強。
隨后萬和先后推出中國第一臺微電腦控制強排熱水器、第一臺平衡式熱水器,以及第一臺冷凝式熱水器……
2002年9月,憑借著0.3%的微弱優勢,成為當年行業銷量第一的品牌。僅用了10年的時間,萬和一路走到了行業的前列。
技術創新一直是萬和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就此止步,萬和便會被他人取代。”創始人盧礎其認為,技術的革新永遠沒有盡頭,如果國內沒有了對手,就對標國外;如果前頭沒有超越的對象,就顛覆自己。
萬和每年堅持將超過營收的3%用于產品研發。除了萬和斥資6000萬元傾力打造的萬和實驗大樓之外,“清潔能源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華南家電研究院節能環保燃氣具研發中心”均落戶萬和。

“沒有誰比萬和更深刻地感受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現任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葉遠璋表示,應當說,今日萬和取得的成就,是26年來技術創新日積月累的結果。
26年來,萬和之所以能夠取得傲人的成績,與其創始人團隊對于質量的堅守和永無止盡的技術革新密不可分。盧礎其認為:“如果將企業比作一枚硬幣,技術創新與產品質量,就像是這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技術創新解決的是消費痛點,而產品質量帶來好的消費體驗。產品兼顧到這兩點,則受市場歡迎;企業兼顧到這兩點,則基業長青。”
2015年12月21日,對萬和電氣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時任萬和電氣董事長的盧礎其宣布卸任董事長一職,將權杖交給葉遠璋。同時,盧礎其之子盧宇聰上任公司總裁一職。
2011年進入萬和的盧宇聰將父輩對產品質量的堅守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并不僅僅是新舊兩代人交班,更是兩種視野的交替。具有留學背景的盧宇聰視野更為寬闊,他將父輩們重視品質的態度與當下火熱的“工匠精神”相結合,并引入了智能制造、國際對標等新的時代內涵。
在盧宇聰的主導下,2016年萬和引進MES系統,加快信息化、自動化的深度融合;與德國博世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意圖通過對標德國技術,提升萬和制造;2017年與國際機器人巨頭ABB達成戰略合作,在智能制造、機器人生產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通過智慧化生產提升產品質量……
實際上早在2000年,萬和電氣便依托技術品質及價格優勢,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并不斷深耕。尤其是2014年年初以來,萬和在家用產品、供暖、新能源、廚電一體化等領域,在全球范圍內積極尋求國際知名企業成為戰略合作伙伴,目的是為了實現雙方的市場和技術的互補,通過合作共贏最終實現萬和的全球化戰略。2015年,萬和宣布同歐洲供熱集團Unical締結戰略合作伙伴聯盟,在家用、商用與工業熱能應用領域共同拓展全球業務。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萬和就與惠而浦、博世等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市場上銷售的博世熱水器也大多出自萬和之手。
但與父輩們的國際化布局不同的是,少帥盧宇聰的學識和視野更與國際化接軌,創新意識和資源多元化發展理念也都受到國際大型商業體系的影響。盧宇聰意識到萬和必須轉型,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把握未來。于是,調整、創新、擴張,盧宇聰帶領萬和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
自動化、智能化、云制造等轉型理念開始融入萬和的發展基因。萬和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并引進了6軸機器人項目,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產品戰略上,萬和確定了衛浴和廚電兩條主線,從家庭衛生間延伸到廚房。2016年萬和還與淘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發展全球化智能家居產品、系統和生態的建設及市場渠道合作。
與此同時,萬和電氣也在全力打造自己的云營銷、云服務平臺。萬和自主研發的智能家電平臺“萬和云智能平臺”面向IT時代的智能家居應用,未來將逐步開放,用于私人定制式的企業開發以及開放互聯阿里云、微信云、京東微聯、Nest、蘋果HomeKit、蘇寧云等各大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在海外自主品牌運營的步伐上,萬和也開始逐步加速。
2017年11月,萬和第一家海外體驗店在阿塞拜疆商業中心區營業;2018年6月,泰國曼谷“萬和產品體驗店”落地。
而此次俄羅斯分公司的正式掛牌,則標志著萬和電氣在“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布局漸見端倪,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其全球化產業布局,是其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
如今,海外市場已成為萬和電氣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助力。目前,萬和電氣的出口業績逐年提升,燃氣熱水器和燃氣爐具的出口量連續多年領先行業同類產品,遠銷全球近90個國家和地區。
而在盧宇聰的帶領下,一直以來長期在燃氣熱水器領域耕耘的萬和,在產品結構方面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2011年時,萬和電氣主要生產銷售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灶具等產品,其中第一主力產品燃氣熱水器在當年營業收入中的占比達到38%。萬和品牌燃氣熱水器也創造了連續15年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佳績。至2018年,年報顯示,萬和品牌燃氣熱水器銷售額同比增長19.08%。
有意思的是,在燃氣熱水器銷售額不斷提升的同時,熱水器的營收占比卻較2011年有所下降。2018年的財報顯示,萬和熱水器品類取得營收31.56億元,營收占比達45.64%,而廚房電器的營收達到28.50億元,營收占比達41.22%,其中煙機銷售額獲得同比增長51.92%的亮眼成績。
燃氣熱水器業務以及煙機業務雙增長的背后,實際上是萬和雙子星戰略的有效推動。

2017年,萬和提出以“熱水系統”和“廚房電器”為驅動的雙子星戰略,在鞏固燃熱第一品牌的同時,大力發展廚電產品,開啟雙驅動超跑新時代。而雙子星戰略成功的重要因素,萬和歸納為技術創新。
財報中提到,2018年萬和研發投入2.39億元,同比增長64.66%。同時,2018年萬和共申請專利327件,新增授權專利231件。截至報告期末,萬和電氣累計有效專利總數為1439件,其中發明專利133件。
事實上,在盧宇聰的帶領下,萬和不斷在拓展品類外延,也打開了新的市場。如今,萬和憑借著自身在研發、生產、渠道和品牌方面的變革,已陸續進入凈水器、電烤箱、洗碗機、集成灶等廚電新品類領域。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基層歷練的盧宇聰接任萬和總裁后,也迎來了萬和人才梯隊的新一輪變革。他上任后,為公司補充了一批新鮮血液,提拔和培養了年輕干部,這讓萬和顯得更有活力。
當前的消費市場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消費者不但對廚衛產品的功能有較高要求,對產品外觀和顏色也有更多需求,還對產品本身的時尚元素有著更多期待。年輕人構成的團隊,更容易對這類需求做出及時反應,而這也正是老一輩創業者存在的天然短板。
如今,通過兩代人的努力,萬和在鞏固熱水器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正在不斷地向綜合型廚電企業轉變。這種轉變將為萬和打開更多的盈利空間,也將在萬和2019年的財報中寫下亮麗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