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記者 胡靜 實習記者 張如意
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的文具行業似乎將迎來一場大戲。盡管轉型之路可能滿布荊棘,但晨光文具仍在不斷前行。
最近一段時間,跨界大戲一直在上演。
2019年6月11日,小米公司推出了一款中性筆。一直被稱為互聯網行業“價格屠夫”的小米,任何產品落入他們手上,性價比都會立即變得十分驚人。因此,深耕文具業務的晨光正在被做手機的小米所挑戰。
不過,晨光也沒有閑著,在之前的6月4日,晨光就發布公告稱,因業務拓展、銷售渠道建設等需求,擬在現有經營范圍的基礎上,新增若干內容,其中包括化妝品批發、零售。
沒錯,做手機的小米要做文具,而做文具的晨光居然要出化妝品!
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的文具行業似乎將迎來一場大戲。對于晨光來說,壓力可謂巨大。前有真彩、愛好,后有得力、齊心,夾在眾多同行之中,再加上無紙化辦公所帶來的沖擊,晨光試圖在文具產業以外的領域尋找新的增長點,尋求新的發展變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日臻發達,開啟了無紙化辦公時代,文具的主力消費群體也正面臨著下行態勢——電子產品的發展使得學生對于文具的需求有所減少,文具的學生市場在慢慢萎縮,文化辦公類用品的市場增速也正在逐步放緩。
從整個文具產業來看,自2014年開始就已經有停滯不前的現象發生了。不管是電子用品的高度普及,還是消費人群的變化,都使得文化辦公類用品的市場增速放緩。
制筆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制筆行業249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7.13億元,同比下降3.84%;實現利潤16.94億元,同比下降11.15%。2018年全國制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比2017年同期減少10.21億元,同比下降5.39%,利潤比2017年同期減少2.29億元,同比下降19.66%。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文具行業發展中,曾經作為晨光最得意的制筆這一細分行業,規模已經開始明顯有所減少。
事實上,面對科技的發展對于傳統制筆業務的沖擊,晨光之前就已經提前作出了布局,試圖尋找新的突破口和盈利點。為了拓展新的消費群體,不僅僅局限于少數的學生群體或是辦公需求的群體,晨光開始面向中高端消費領域進軍,并且以此尋求新的銷售渠道,開啟新的文具行業線下零售模式。
消費者在場景空間中的體驗,直接決定著消費者在零售終端的停留時間。晨光將目光投向了用戶場景體驗。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便是晨光近幾年來不惜重金打造的高端零售終端,旨在探索新零售模式下的文創品牌之路。
成立于2013年5月的晨光生活館,是晨光最初的文創試驗田。晨光生活館針對學生和年輕消費者,定位為“全品類一站式”文化時尚購物場所,為他們提供文具、禮品、飾品及生活用品等產品,不僅提供線下的產品體驗,同時晨光科技也負責線上銷售。
之后的2016年,在晨光生活館基礎上,晨光又推出九木雜物社,以“搜羅全球好物,只為實用美學”為品牌主旨。九木雜物社是晨光生活館的升級版,門店以開在購物中心為主,采取工業化零售模式。
兩者看似相近,其實有很大不同,晨光生活館定位為全品類一站式文化時尚購物場所,九木雜物社定位則是精品小百貨。九木雜物社的大多數產品來自于與晨光有合作的其他品牌商,引進了許多中高端文具品牌,瞄準的是消費升級,不僅僅針對年輕消費者,更多的是中高端消費者。
晨光,通過試水近幾年火爆的文創領域,開啟了新的零售模式,從最初街邊的大眾文具店,慢慢升級為更多元化的文創生活提供者。
如今,晨光不再只是生產大眾文具的頭部玩家,也開始升級為生產、設計具有高價值感的中高端文具和文創產品,從大眾傳統的文具向出色多彩的文創用品慢慢進化。
晨光發布的2018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晨光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5.3億元,同比增長34.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1億元,同比增長27.3%。
比照2017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晨光2018年出現了業績增速減緩的現象。盡管從盈利能力來看,晨光在行業內處于高位,但是與其自身相比,卻難有新的突破。晨光在2018年的毛利率為25.8%,與2017年基本持平;而凈利率卻已經連續3年下降至9.5%。
分析數據,不難發現,與一直出色的文具業務成績相比,晨光轉型進軍文創產業卻并沒有那么順利,6年累計虧損達到9708萬元,同時涉及諸多質量問題,對晨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據悉,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這兩大零售大店,應通過場景化營銷為產品增加附加值,進而拉高整體的毛利率。可是僅2013年成立當年,晨光生活館的文創業務就累計虧損198.85萬元。
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名義上是零售店,實際上這種經營模式考驗的是產品開發、營銷模式,甚至是供應鏈管理上的創新與升級等的能力。對一直深耕傳統零售行業的晨光來說,實現盈利并將其變為下一個業績支撐點仍有很大的挑戰。
晨光2018年的業績年報顯示,晨光生活館以及九木雜物社,實現總營業收入3.592億元,同比增長49.15%,凈利潤為負3030.04萬元。截至報告期內,在255家零售大店中,九木雜物社和晨光生活館的數量分別為115家和140家。
可以說迄今為止,晨光的文創業務在開始創立并且探索近6年間,每一年都是赤字賠本的。
即使如此,晨光仍計劃在2019年繼續擴大九木雜物社數量,年度目標是100家左右。其負責人表示,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和晨光的九木雜物社類似的競爭對手并不多。
雖然晨光因為多種業務的同時發展,勢頭較猛,但同時也面臨著如今市場激烈的競爭。文具行業在近些年發展迅速,競爭十分激烈。
如今的文具行業,可以說是進入了后競爭階段,品牌化發展成為關鍵。傳統文具產品因結構單一、門檻較低,較難形成品牌化運作。但具有創意性和個性化的文創產品,更容易形成品牌印記。
晨光作為文具產業的出色代表,雖然有一定的市場優勢,但因為對手眾多,且不僅僅是行業內部的競爭環境,還有跨界而來的其他巨頭,這讓晨光不得不有所變化。
盡管對于現在的晨光來講,還有很多的挑戰,但是晨光方面表示,未來要更加重視消費者的感受,努力引領文具行業,圍繞消費體驗打造場景,把體驗作為內核,催生零售新業態,用自己的內容構建成獨一無二的體驗。晨光未來輸出的產品,不僅能滿足消費者對文具功能性的訴求,也將和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
從現階段來看,文具市場的下滑將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如果僅僅通過將文具本身創意化,很難阻止這一趨勢。但如果將生活美學化和文具創意化組合,就能夠讓企業在開拓新消費群體的同時,在行業中保持競爭力。
晨光的野心不僅僅在于文創,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嘗試。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里,晨光致力于和各個企業有所合作,嘗試了各種新的發展。
晨光結合各類超強IP,與世界著名博物館、美術館、流量明星、知名作家、獨立插畫師等,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跨界合作。憑借合作對象自帶的高強粉絲團,結合晨光文具的特色,加上新穎的創意以及產品設計,晨光在不斷推出讓人驚喜的文創產品。
其中,2018年年底,晨光攜手時尚雜志《時尚芭莎》(Harper's BAZAAR)推出了全新宣傳片。這次備受矚目的時尚跨界合作,主要是用來宣傳中國文化,向消費者傳遞出“流行不設限、經典有新意”的產品概念。從這次合作,可以看出晨光轉型的決心與努力。
2019年,晨光發布公告稱,擬在現有的文具、文創方面的經營范圍的基礎上,新增若干內容,其中包括化妝品批發、零售等方面。這是晨光在文創之外的另一次新嘗試。

正如當初周黑鴨、大白兔等食品企業推出聯名款化妝品時,引起一片嘩然一樣,晨光的此次跨界也同樣賺足了關注。事實上,晨光此次跨界早有準備。早在2018年10月,晨光在一次經營范圍變更中,就已經增加了化妝品、清潔用品、衛生用品等若干內容。
不過,這已經不是晨光第一次接觸化妝品了。2019年1月,晨光就與著名國牌化妝品品牌瑪麗黛佳跨界合作,推出了“晨光盛世新顏x瑪麗黛佳限量禮盒”,內容包括瑪麗黛佳的眼線筆、眼影盤以及晨光的簽字筆和便簽本這4樣商品。
之后,2019年3月,晨光再次聯手美加凈,在春季推出了櫻花物語限定禮盒,禮盒含有美加凈櫻花潤手霜、晨光櫻花本和櫻花筆套裝。
相比之前的擔心,這兩次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跨界合作,其實已經給晨光今后的跨界之路打下了基礎。
晨光,作為一家以文具開始的大型企業,一直以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文具產品訴求為基礎,洞悉市場趨勢,在行業中保持競爭力。
盡管如此,晨光也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外開拓新的業務,向各個方面進行轉型,在文具產業之外尋求新的突破,盡管可能轉型之路中滿荊棘,但仍在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