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杰
(廣東粵電靖海發電有限公司,廣東揭陽 515223)
盡管目前火力發電的安全生產技術已取得很大進步,但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問題仍然不容樂觀[1]。如表1所示,近5 a來,平均每年的火電事故總數58.4起,死亡47.6人,事故增長率雖在2016年有明顯下降,但平均事故增長率為1.78%,安全問題依舊嚴峻,亟待解決。
近年來,受國內行業產能過剩及供給側電力改革的雙重影響,使得火電企業的利潤急速下滑,為節省成本,在項目招標中往往采用“低價中標”模式。中標后承包商進一步壓縮人力成本,造成人員流動頻繁,組織結構不完整,人員安全素質得不到保障。應省發改委及集團公司要求,某發電公司自2015年8月開始,正式啟動“惠來電廠1#~4#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項目工作。加上例行檢修項目,2015年8月~2017年12月,公司總共22個月份有機組處于檢修狀態。委外隊伍安全素質低下而檢修任務繁重的困境,給某發電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
表1 火電企業2013-2017事故數統計分析
嵌套管理理論是一種安全生產管理的新方法,由國內安全管理知名專家常占利教授提出[2]。嵌套制的初衷,源于降低生產事故發生的概率,使事故的概率變得越來越低,力求變成不可能事件,嵌套安全管理體系結構見圖1。
嵌套安全管理的特點在于強調超前的控制、事前制定切實可靠的控制措施、事前對危險的透徹辯識及行之有效的檢控密度,并具有在規定的時限及條件內完成規定的管理任務的多層級和彼此互動且相對封閉的運行方式,特別適合應用于安全系數較高的火力發電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
圖1 嵌套安全管理體系結構
某發電公司按照公司自身情況,成立以總經理為主任、副總經理等領導及各部門部長為成員的安全生產委員會;設立安全監察分部作為專職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廠級安全監察分部、部門級和班組級和個人級的安全監督實施組織,分別構成安全目標嵌套管理體系的嵌套管理組織和嵌套運行組織。
運行組織4級主體遵守共同的行為依據,采用的是行為嵌套的原理。特點是不論大小級別都使用同一個“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藝規程”。“班組成員”對“安全目標”實施100%全檢,并要100%完成規定的頻次;“班組安全員”對“班組成員”的“安全目標”均實施100%全檢,頻次相當班組成員的50%;“部門級安全員”對“班組級安全員”、“班組成員”兩者的“安全目標”均實施100%全檢,頻次相當班組成員的10%。“安全監察分部”對“部門級安全員”、“班組級安全員”及“班組成員”三者的“安全目標”均實施100%全檢,頻次相當班組成員的5%。4級主體以“共同行為規范”為準繩,協同診斷及合力確保“安全目標”。安全目標嵌套管理體系見圖2。
安全生產委員會作為管理組織,接受運行組織的各級人員在實施過程中的反饋,并根據實施效果,對管理體系中的依據“共同行為規范”進行研究、制定、修改和升級,經總經理審批后生效。通過實施、反饋、升級的閉環過程,確保管理組織參照的“共同行為規范”的時效性和合規性。
圖2 火力發電企業安全目標嵌套管理體系
企業安全目標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了解企業本身的安全問題所在。嵌套安全管理體系主線的第一個要點就是風險辨識和策劃控制措施,然后再進行企業安全目標制定。系統地分析和辨別危險源是研究電力安全生產系統、預防事故事件發生的基礎,不僅可以使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更加合理,對后期系統的安全運行,也起到一定指導作用[3-5]。
某發電公司每年制定1次安全危險源辨識和風評估的計劃、方案和方法。組織協調、指導并監督各部門開展危險源辨識,應用嵌套管理理論,設置公司風險識別與評估管理程序,成立安健環風險識別與評估專業小組,對公司所有的生產過程和作業活動進行識別與評估。
各部門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本部門的“危險工作清單”、重大安健環風險控制計劃、JSA和WSWP分析并實施。識別出存在的危險源后,各部門按照風險評估矩陣法進行風險評估。對火災和危險化學品以及設備設施等難于確定暴露期的采用二維風險評估;對工作活動、運動物體進行三維風險評估。通過超前控制,排查工作風險隱患,降低現場作業的危險系數。
企業的安全生產總目標設定后,為使目標具體化,對目標進行逐級分解。公司與各部門簽訂年度安全目標責任書,明確安全控制指標和責任;各部門與班組簽訂年度安全目標責任書,落實單位各項安全控制指標和責任;每個職工簽訂年度安全生產保證書。安全生產目標分解成四級控制,即:廠級控制重傷和事故及B類障礙,不發生人身死亡、重大設備損壞事故及A類障礙;部門控制輕傷和C類障礙,不發生重傷和一般設備事故及B類障礙;班組和個人控制未遂和異常,不發生輕傷和C類障礙。
為加強嵌套安全管理體系中的4個主體對安全目標的監督執行力度。安全監察分部結合生產情況和季節、氣候變化,公司開展定期專項安全生產大檢查。對偏離安全目標的安全違章隱患進行及時通報糾正,并在Maximo系統上填報安健環整改通知單進行閉環實時跟蹤。企管分部按月公布目標指標執行情況,對偏離的指標情況進行公布并提交人力資源部進行考核。
建立考核體系,根據安全生產目標分解內容,分類細化考核分值。每次考核,除對違章的個人進行考核外,其班組、部門主要負責人負連帶責任,根據不同的定性,按“無能之錯”和“無知之錯”進行區別考核,通過定性考核,既提高了個人的安全素質,安全管理體系的相關標準規范也得到完善。考核遵循的公平公正原則,當協商調解無效,公司人力資源部接受一切對考核有異議的申訴,之后由公司績效管理委員會采用票決方式,對考核進行審查裁定,體現了民主性的同時,也保證了公平公正性。通過目標激勵機制,把績效考核納入安全生產管理,確保企業安全目標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
自基于嵌套管理理論的火力發電企業安全目標管理項目開展以來,某發電公司近年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經濟效益持續可觀。具體如下:
(1)安全生產形勢穩定。項目貫徹實施以來,公司機組運行穩定,非計劃停機次數得到有效控制、C類障礙發生次數逐年減少,未發生人身傷亡和重大設備損壞事故,連續幾年順利完成集團年度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和考核指標。
(2)經濟效益持續可觀。項目實施以來,公司機組運行非計劃停機同比下降50%,C類障礙次數同比下降66.67%,各為1次。按百萬機組全冷態開機過程的總成本為463.28萬元/次計算[6],可為公司節省成本1389.84萬元人民幣。
某發電公司建立由嵌套管理組織和嵌套運行組織構成的安全管理體系,既按照目標管理的秩序持續運行,做到閉環管理,還能對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自我完善,對規范進行修改升級,做到動態管理。該體系貫徹后,企業安全形勢穩定,經濟效益持續可觀,可在發電企業的安全管理中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