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瑩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指出,“江蘇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上”,并且要求“放大向東開放的優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定位和要求,也為江蘇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提供了清晰的戰略指引。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是“一帶一路”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樞紐城市,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取得進展的基礎上,提高政治站位,發揮特有優勢,更加深度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拓高水平高質量對外開放新局面。
近年來,南京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拓展了開放發展新空間。
設施互聯互通逐步強化。“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南京以提高城市首位度為目標,加快推進高鐵、海港、空港樞紐以及高速公路網建設。直連全國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樞紐規劃順利獲批,“寧歐”“寧亞”等國際班列持續運行;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南京港通航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推進祿口機場打造全國重要國際化航空樞紐,積極開通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航線航班;15條對外放射的高速公路逐步完善,一批過江通道正加速建設。
投資貿易態勢保持良好。南京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勢頭。南京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015—2018年都達到30億美元以上,2018年達到34.8億美元,占全省完成總額的41.8%,保持全省第1位,在全國設區市中也位于前列。全市對外投資額2015—2018年有較大波動,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2017年、2018年對外投資額分別降至18.1億美元、10.4億美元,但仍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實際使用外資2015—2018年從33.4億美元增至38.5億美元,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2015—2018年從532.4億美元增至654.9億美元,也保持上升態勢。
開放載體建設穩步推進。南京開發園區開發開放承載力不斷增強,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中國(南京)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一批重要平臺落地運行。江北新區國際化發展態勢良好,“兩城一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國外高端創新團隊合作研發機構紛紛落地,與歐美頂級名校合作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開發區加大平臺建設國際化步伐,綜保區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境外園區建設有序推進,中江國際集團牽頭、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同參與建設的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進展順利。

科創資源匯聚加快步伐。南京對標國際水平,舉全市之力實施“121”戰略,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建設。成功舉辦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全球未來網絡發展峰會、新型研發機構國際合作大會等重要活動。2018年,集中簽約新型研發機構208個,孵化引進企業951家,新增3名諾貝爾獎得主、55名國內外院士來南京創新創業,斯坦福、劍橋等一批國際一流高校創新團隊落戶南京。目前南京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3126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7.9%;擁有眾創空間282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53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47家,科技公共服務平臺130家;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88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1家。
人文交流合作持續深入。圍繞教育、文化、旅游、體育、醫衛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拓展與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人文交流空間。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國際和平城市論壇、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等活動相繼舉辦,有效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民心相通。
南京作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和優勢顯著,具備發揮更大作用的良好條件。
多個國家戰略與“一帶一路”交匯的優勢。南京是長江經濟帶上向東、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特別是在蘇皖浙贛交匯區域,有著無可替代的輻射能力和中心地位。作為地處中國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交匯處的南京,有條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戰略融合發展,全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格局,把歷史機遇轉變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和優勢。
大規模生產要素匯聚和擴散的優勢。南京以建設空港、海港、高鐵三大交通樞紐為突破口,不斷完善對接國際和國內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之更加開放的互通政策,大規模資金、人才、信息、商品貨物等生產要素和產品的快捷高效集聚和擴散能力不斷提升。南京充分利用空、海、陸聯運樞紐地位及其與國際市場聯系緊密的優勢,加強與國際國內互聯互通,打造“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系的物流新通道,有助于進一步集聚和擴散“一帶一路”沿線優質生產要素與發展資源。
文化底蘊與國際影響力并具的優勢。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正積極打造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近年來,南京通過亞青會、青奧會、江蘇發展大會等大型國際活動,進一步完善了大城市國際商務、國際文化、國際會展旅游、國際人居等功能。初步建立與世界接軌的政策體系和投資促進服務體系,并已和全球43個城市結成友好城市。南京經濟、政治、人文交流等多因素的雙向交流的水平提升,有助于對外開放與合作新空間的拓展、對外經貿與投資強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