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現場生產實踐,對地鐵車輛架修修程的工藝布局進行分析研究,探討架修中需重點考慮的工藝,闡述架修的作業內容,對架修的各工序進行剖解。根據工作經歷,指出架修作業中存在的瓶頸點,并提出可改進的措施,使架修流程更加高效順暢。
關鍵詞:地鐵車輛;架修;工藝布局;瓶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1.023
1 引言
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多達32個城市開通運營了地鐵。地鐵車輛和乘客直接接觸,決定著運營服務質量和乘客安全,因此地鐵車輛的檢修至關重要。根據《地鐵設計規范》(GB 50157-2013)規定,架修是當地鐵車輛運行5年或車輛里程達到50萬公里時對車輛進行的一項重要的檢修修程,通常以公里數和運營時間先到者為準。地鐵公司會結合車輛日常故障情況,調整車輛進入架修修程時間。除北京上海等客流較大城市外,多數城市采用B型車運營,本文將以B型車為例,結合本人工作經歷,對架修時的工藝布局進行研究,找出進行架修修程時需重點考慮的因素,給各位地鐵同行做個參考。
2 架修工藝設計
架修在車輛段架大修庫進行,可以滿足一條線或幾條線的架修需要。根據每條線配屬電客車數量,通常一個大架修庫負責2條及以上線路的車輛架修,既滿足生產需求,庫內設備得到充分利用,人員工時也能很好的量化,又不至于造成架大修庫資源浪費。由于不同線路車輛上線時間不同,以及遠期運營間隔需要,后期可能增購車輛,導致架修時不同年份檢修車輛產能不同,需要計算庫內架修的最大產能,判斷是否滿足需要,或根據庫內架修產能合理調整每年檢修車輛計劃。
架修修程作業內容較多,主要涉及部件拆卸、清洗、檢測、更換等項點,各地鐵公司基本采用部件集中在一個場地檢修,需要考慮如下策略:
(1)自主修或委外修。根據車輛零部件維修難易程度及地鐵公司技術能力等,對部件采取自主修或委外修。如車輛清潔、空調檢修等技術較成熟,市場競爭也比較大,通過委外檢修可節省成本預算。制動、牽引輔助等系統由于技術封鎖原因,自主修難度較大,檢修風險也大。可采用初期委外修,后期合作修,逐漸培養地鐵公司維修能力。
(2)備件需求。根據車輛日常故障,判斷架修時產生故障需要采購的零部件數量。此外,架修委外時很多部件維修周期通常都很長,維修的部件不能及時安裝在原來拆卸的車上,在準確掌握委外檢修時間后,要合理配置替代用的周轉件數量,在架修時間和經濟性上做好平衡。
(3)設備配置。架修設備主要包含以下幾大類別:1)吹掃清潔設備。主要用于車輛清潔使用。2)升降拆裝設備。用于拆卸車輛零部件使用,如車下設備拆裝、車門拆裝等。3)運輸設備。主要用于部件拆卸與安裝時運輸使用。如空調運輸車,受電弓運輸車等。4)工裝臺架。如車門、扭桿等固定部件拆卸時輔助的存放設備工裝。5)測量設備。如輪對尺寸測量設備、軸承退卸安裝設備等。6)專業設備。如構架、齒輪箱吊桿等探傷用設備。
(4)架修臺位劃分。為了便于生產管理及后續架修車輛產能擴大,根據不同檢修區域的檢修部件和檢修范圍不同,將整個架大修庫劃分成不同的檢修區,方便標準化管理和對工藝布局進行優化設計。
3 架修作業內容
按系統劃分,架修主要對牽引輔助系統、制動系統、車鉤系統、車門系統、PIS系統、TCMS系統、轉向架等系統的零部件進行檢修清潔。按區域劃分,分為車體檢修、轉向架檢修等。結合多個地鐵公司的架修作業內容,得出較合理的架修工藝流程如下:
列車吹掃預檢→車輛車頂設備拆解→車輛架車,車體轉向架分離,解編→系統部件的檢修→輪對構架組裝→車體和轉向架組裝→單節車稱重→列車連掛→靜調→動調→淋雨→交車。其中系統部件的檢修包括并行的轉向架檢修和車體檢修。以6節編組列車為例,比較合理的各區域檢修時間為:吹掃預檢1天;車頂設備拆裝2天;上下體分離,解編2天;車體9天(倒數第3天開始同步稱重3節車);轉向架15天;稱重3天(另外3節車);連掛1天;靜調2天;動調,淋雨3天,以上時間均以工作日計算。根據地鐵公司年架修修程產能和架大修庫檢修能力,具體各工藝檢修時間可合理調整。
地鐵車輛中,1節車輛配置2個轉向架,1個構架配置2個輪對,比較理想的情況是檢修轉向架的效率為檢修車體的2倍,檢修輪對的效率為檢修構架的2倍,如此使得車輛架修時各工位花費時間差不多,產線線平衡好,工位間不會產生堵塞,檢修庫的產量也能最大化。然而,根據架修行業情況,轉向架部分通常為架修的瓶頸點,主要因為輪對檢修效率跟不上構架檢修的速度,而輪對檢修中的主要瓶頸點為輪對脫漆探傷工藝。輪對脫漆探傷時,要對車軸進行脫漆探傷,之后進行補漆晾干。脫漆探傷加上補漆自然晾干整個工藝花費時間約為2天,為輪對檢修中花費時間最多的工藝,地鐵公司可根據車輛廠建議及日常故障情況,對車軸關鍵部位探傷或車軸整體抽檢探傷,或采取漆面烘干工藝,來減少上漆導致的檢修時間偏長問題。除此之外,車體部分零部件眾多,是架修的另一個瓶頸點,地鐵公司可參考部件廠家建議,采取合理的部件檢修方式,來降低車體檢修時間。
4 結語
架修是地鐵車輛檢修中一項很重要的修程。通過對架修的作業內容進行研究,對架修使用的設備進行調研,對架修中的委外修和周轉件進行分析,對架修中檢修工藝的瓶頸點進行探索,對架修的工藝布局進行了研究探討,為架修修程的進行提供一定的參考支撐,相應的檢修工藝周期等需要結合地鐵公司的需求和車輛日常故障進行合理的調整。
參考文獻:
[1]劉增民.地鐵車輛大、架修檢修作業時間的研究與分析[J].鐵道標準設計,2018,62(09):179-182.
[2]鄭亞東.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檢修模式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9(08):67-68.
[3]肖瑞金.地鐵車輛段大架修能力計算和聯合檢修庫布置精細化設計[J].都市快軌交通,2018,31(03):14-26.
[4]謝志平.佛山地鐵2號線林岳車輛段架大修能力分析[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9(03):30-33.
作者簡介:李賀(1990-),男,安徽渦陽人,碩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地鐵車輛檢修與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