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辰霖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而日益增長的經濟也需求更多的能源。然而,現在能源資源的短缺給各個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通過節能技術來解決。但目前各行業節能技術也普遍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問題,只有加強節能技術才能達到解決能源資源短缺問題的目的,繼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會粗略概述。
關鍵詞:能源;動力工程;節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1.055
0 引言
能源是人類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的出現和先進能源技術的使用。然而,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經過長達兩百多年的過度消耗,人類能源的主體——非可再生資源,已岌岌可危。按目前的消耗量,石油、天然氣最多只能維持不到半個世紀,煤炭也只能維持一兩百年。所以,節能技術就顯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國節能已經歷了3個階段: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并重,節約資源成為基本國策。增強節能技術,中國企業才能充分利用有限能源,創造更好的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后續力。關于節能的一些問題,作者以高中生的角度,特作此文作一淺淺的研究。
1 能源資源短缺給各個產業帶來了不良影響
能源短缺,指能源的供應,不能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不論是重工業還是高新技術產業,其發展態勢都取決于能源的供應量是否充足及能源品質是否良好。
1.1 產業結構失調,能源供求矛盾加劇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第二產業的支撐。在21世紀前10年里,中國第二產業仍然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支撐。但在近幾年里,第二產業對我國經濟貢獻率持續下滑:第二產業占GDP比重2011年46.78%,2012年45.31%,2013年43.67%,2014年42.72%,2015年40.90%,2016年39.80%,2017年40.50%,2018年38.90%。從數據可以看到,近8年來第二產業生產值占GDP比重僅在2017年有所回升,其余年份均呈下降趨勢。為什么本該作為中國經濟的頂梁柱的第二產業卻失去了以往的進展態勢,不斷受到排擠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源資源的匱乏,其導致了第二產業上升空間受限,突破瓶頸的后續力不足。能源產業如果喪失了充足的能源供應,何談其發展前景?因此,能源匱乏導致了產業結構失調,也進一步把能源供求矛盾的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1.2 重工業對能源資源的依賴性依舊較高
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提供生產資料的產業,其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相比于同為第二產業的輕工業,重工業對能源的依賴性更大。重工業中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等都是能耗大的代表,僅煤炭和石油消耗量就遠超輕工業。由于多方因素,我國走的是一條先重工業,再輕工業,再重新重工業的道路。現在國家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使東北重工業再次興盛。再以重慶為例,最著名的重工業企業“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銷量逐步提高,在2014年產銷累計突破了1000萬 輛。隨著重工業的崛起,能源資源問題也逐漸突出。東北地區仍然以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業為主。因此,能源短缺又成為了制約傳統重工業發展的瓶頸。
2 目前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
正因為能源資源的匱乏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發展節能技術才具有了無可替代的意義和作用。但目前各產業普遍存在節能難,節能效率不高,甚至“零節能”的狀況。下面一一作闡述。
2.1 多數企業節能意識淡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經濟在世界范圍內很落后,不得不把經濟放在頭等位置,長期沿用以追求增長速度、消耗大量資源為特征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由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的同時,許多企業也形成了“高能耗,高污染,高增速”的“資源犧牲型”的發展模式。盡管現在全國在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但不少企業的“劣根”仍然沒有根除,尤其是一些老牌企業,憑借著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多年積攢的經驗,依舊堅持舊的理念,在新的時代潮流里故步自封。如東北工業區工業結構單一,仍采取高能耗的發展模式,沒及時向新型工業轉型,導致現在出現衰落跡象,發展速度不及被稱為“陽光地區”的 西部和南部工業區。部分企業的技術部門為了生產高質量產品,有時在探討工藝時反而會提出高能耗的建議。這就是只重技術不重節能的體現。多數企業節能意識淡薄,導致節能的“開頭難”。
2.2 節能裝備水平不高
要想節好能,優良的裝備是打贏勝仗的指揮棒。毋庸置疑,現在已有的節能裝備用力地將能源從“沼澤地”里拉了回來。但也不可否認,現有的節能設備也存在著很大的改進空間。目前用以節能的裝備主要有減少電能耗散的變壓器,回收廢熱的余熱鍋爐等等。
3 解決措施
節能技術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雖然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不消耗能量卻能源源不斷地對外做功的第一類永動機和效率為100%的熱機都不可能實現,但我們依舊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將節能效果發揮到極致。
3.1 增強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全民節能意識
當前許多企業部門節能意識淡薄,而能源供應又日趨緊張。為此,政府應大力增強節能宣傳力度,鼓勵扶持節能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企業。還可向農村地區宣傳并推廣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以及節能照明燈、節能燃氣灶等節能設備。要把節能作為戰略一樣大力抓起來。
3.2 大力改進節能設備
如上述所說,目前的節能技術設備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果改進,將會對促進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耦變壓器采用軟啟動器:軟啟動器屬于無級降壓啟動,啟動時無沖擊電流。它還屬于恒流啟動,可以使電機在啟動過程中保持恒流,確保電機平穩啟動。
降低余熱鍋爐排煙溫度,提高熱效率:可在布置鍋爐受熱面時重視其污染程度,認真調查污染系數。可布置裕度較大的受熱面。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能源與動力工程中,良好的節能技術不僅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還能支持第二產業的蓬勃發展,提升中國的經濟實力。
參考文獻:
[1]馬國賓.新能源動力技術發展趨勢及政策導向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9(02):177-179.
[2]張立訊.企業節能降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貿,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