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廣翠
摘 要:作為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與時俱進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這要求在發揮傳統班級管理特色的同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新特點,優勢互補,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不斷探討新時期班級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徑,以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增強班級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實效性。當代小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很強,信息技術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小學生的業余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和改變了小學生的思想和思維模式,這給小學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主要對教育現代化提高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實效性的實踐研究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實效性
在近幾年的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發現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傳統的管理班級的方法不僅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而且也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班級管理工作現代化、信息化,增強了文明禮儀習慣教育的實效性。以下是我在班級管理中通過探索實踐獲得的一點體會,在這里與大家共同交流。信息技術的特點是操作簡單、信息交流速度加快,由于信息技術的這些特性,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使他們可以更靈活地進行人際交往。信息技術的出現,促進了一些新詞匯、新理念的形成,衍生出了諸多的新生事物,給小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改變了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同時也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信息技術屬于新媒體的范疇,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隨時發表言論,導致班主任工作的傳統“網下”工作模式不再適用,必須要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一、教育信息化技術的特點
(一)操作簡單
當前,互聯網發展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思維。以媒體為例,對于傳統媒體來講,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具體的操作,也會用到一系列專業設備,以此來進行新聞的采集和播報,并且要經過相關部門的重重審核之后,才可以進行發表。信息技術和傳統媒體有諸多的不同之處,信息技術操作簡單,門檻低,人人都可以參與,不需要進行專業操作就可以發表自己的言論,例如微博,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討論,發表個人見解,改變了以往傳統媒體的形式,使相應審核人員的角色逐漸被淡化,傳播者就是監督者。
(二)信息交流速度加快
傳統媒體在傳播的過程中,傳播是單向進行的,通常都是由媒體單方面向聽眾進行傳播。但是利用信息技術,傳播過程是雙向的。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每個人都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軟件發布信息,同時每個人又是各種信息的受眾,在信息交互時,人們可以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發表各自的看法。當前,移動終端發展十分迅速,信息技術終端的發展速度也在逐漸上升,每個人都能夠利用軟件及時發布信息,并就某一件事情發表自己看法和觀點,通過網絡,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匯集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觀點,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流速度。
(三)廣泛性
廣泛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戶的廣泛性,另一方面是運用具有廣泛性。信息技術的一個特性,就是操作簡單,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用戶只要注冊一個賬號,然后根據軟件的操作指導,就能夠利用網絡發布一些圖片、文字,也可以上傳一些視頻等,打造一個“個人空間”。而且,用戶是十分廣泛的,無論是小學生,還是老年人,都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隨心所欲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夠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育現代化提高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班級師生基本信息庫,對學生進行動態管理和情感溝通
為了班級的動態量化管理,每組建一個新的班級,我都要為學生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長姓名、家庭地址、聯系電話、家庭基本情況、班級任課教師的QQ號、聯系電話、生日等信息建立一個信息庫,掌握師生的第一手資料,以便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也便于師生間、學生之間的溝通,讓他們舒緩壓力,調整心態。在班級QQ聊天平臺,允許學生“信口開河”。平時想說卻沒機會說的心里話,包括對班級、學校管理的想法,師生之間的悄悄話,他們可以實名也可以匿名的形式說出來,這樣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隱私權,而且達到了班級穩定、和諧的目的。這種以學生為核心的人文交流,對學生成長中不平衡的心理因素有良好的糾正作用,它成了學生自省、自勉和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內在驅動力。我還利用基本信息庫牢記了班里每位孩子的生日,在生日這天,為他自制生日賀卡,集體為過生日的孩子唱一首他喜歡的歌,同時,我提醒孩子在過生日這天要給辛辛苦苦養育自己的父母、長輩打電話表達問候和感激之情。在重大節日來臨之前,我提醒學生在節日要利用短信、發電子郵件等方式向父母、老師、同學表示祝賀和感謝,增進師生、家庭、同學之間的感情,從小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這有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家庭教育網站,搭起家長、老師、學生溝通的橋梁,形成教育合力
1.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支柱,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事實上,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教育誤區。為了給孩子和家長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創建了班級家庭教育網站。因為是匿名的,所以孩子可以暢所欲言、任意“發泄”。從他們那幼稚的話語里,家長讀懂了孩子心靈深處的渴望;從他們那悲傷的故事中,家長讀懂了孩子心中的無奈;從他們那深情的呼喚中,家長慢慢地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誤區,走上了科學的教育之路。這種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深受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歡。網絡拉近了家長、孩子和老師的距離。方便了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能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情況,同時也讓家長了解了學校、了解了班主任工作。更為在教育孩子上渴望得到幫助的家長提供了方法的指導,搭起了溝通的橋梁。
2.制作視頻、美篇等展現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點點滴滴,關愛每一個學生,督促、見證學生陽光健康的成長。在班級活動中我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手機,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對學生日常生活如上課狀態、上操情況和班級重大活動的參與情況等進行全程拍攝。記錄下這些活動,記錄下學生成長的足跡,利用“成長記錄”資料為班集體的建設服務,適時組織學生“回頭看”,重溫過去,總結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進取心,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及時反思進行自我教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家長會上我給家長看了一段視頻,是這學期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畫面。利用自己手里的相機,為孩子們的成長做一些記錄,并在適當的時候,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展現給孩子們,這對他們是一種鼓勵,一種感動。
(三)利用多媒體召開主題班會,增強直觀實效性,使文明禮儀習慣教育落到實處
班會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的班會課我們都是靠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寫寫畫畫來進行宣傳、說服、教育的,學生聽起來干巴巴的,無法深切體會各種思想感情。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之前,我嘗試把相關的教育材料制作成課件、網頁、視頻、動畫等,把生動的、形象直觀的畫面展示給學生,把鮮活的事例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觀看學習,觸動學生的心靈,進而接受教育。學生觀看的同時,教師加入適宜的講解,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利用生動的情境和言語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加深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切身去體會去感受,這樣的效果明顯勝于傳統的說教。信息技術下的主題班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班會課的興趣,增強了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工作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它不僅僅是文字,還有聲音、圖片、動畫、影視畫面等等,把班會氣氛烘托得十分熱烈,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熱情高漲,通過不同的感官去感受、去理解、去實踐,以消除自己思想上的障礙,增強了全班同學的集體凝聚力,激起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強化對文明禮儀習慣教育內容的學習,這有助于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它大大拓寬了文明禮儀習慣教育的深度和廣度,豐富了文明禮儀習慣教育的內涵,使思想教育、服務管理等活動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和人性化。更利于文明禮儀習慣教育水平的提高,從而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在信息技術時代,小學班主任工作者必須要積極面對挑戰,抓住快速發展的機遇,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研究,積極利用這一平臺,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新型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文明禮儀習慣教育質量,同時也要做好對信息技術的監督管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
參考文獻:
[1]王桂梅.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班級管理的融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0):111.
[2]劉繁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協同教育平臺(網站)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7(1):30-33.
注:基金項目:本文是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的有效途徑研究》(課號:GS[2018]GHB0836)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