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秀


摘 要:結合2016—2018三年高考生物試題,闡述三年試題的命題交集,從而為高三生物教師提供生物科復習的思路。
關鍵詞:考綱;新課標卷試題;試題分析
2019年高考備考正在進行,縱觀前三年高考,對其內容進行比對分析,發現了三年生物科目命題緊貼各年考綱要求,緊扣生物必修、選修中的重難點知識。分析近年高考試題發現高考試題對學生的要求大致相同又凸顯出每年的特點,下面作者從2019考綱解讀,三年九卷命題交集,2019年備考策略——“三探式練析”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為高三生物備考提供建議。
一、2019考綱解讀
考試大綱作為高考指揮棒,用簡單而平淡的文字高度概括高考的內容,考綱中調整了的字或句中都蘊含著當年高考的重要信息。筆者認真研讀2019年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并總結其變化,發現了以下兩點不同。
(一)生物考試大綱的變化
與生物考試大綱2018年相比發生兩點變化,由“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變更為“對新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新增“高考生物試題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生物學科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等方面的應用,有利于高校對新生的選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考試說明的變化
1.總體要求的變化
2018年對新生的要求主要是文化素質的要求。2019年變為對新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
2.考試范圍的變化
考試說明中主要是在生物技術實踐部分做出了調整,增加了相關的實驗技術,新增加5個考點:(1)酶活力測定的一般方法。(2)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滌等方面的應用。(3)制備和應用固相化酶。(4)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5)測定食品加工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除此之外,2019年考試說明還對知識范圍要求進行調整,把“5-2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方面的應用”改變為“5-3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應用”。這5個考點為2019年考試說明新增內容,變化點往往是今年的命題重點,因此備考時應格外重視。筆者預測命題方向可能是:(1)“酶的應用”可以單獨命題,也可以和其他專題相結合進行綜合命題,還可以與必修中的酶的相關知識發生交叉。(2)“測定食品加工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可能與“泡菜的制作及亞硝酸鹽測定”相結合進行命題。(3)“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可能會單獨命題,也可能和其他專題相結合進行綜合命題。
二、三年九卷命題交集
下面首先對2018年高考試題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
(一)2018年高考試題特點
1.發揮生物學科育人功能,促進生態觀、健康觀的建立
如2018年II卷31題,以“恐懼生態學”為背景考查食物網及穩態的意義,滲透和諧共生的思想。思考:我們在復習的時候也該多關注生態學的問題,如生態系統中物質的循環利用,能量的高效利用,以友好的態度對待環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等。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方面的學習,還應該有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及培養其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2.展現優秀科技成果,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我國科學研究在許多領域都取得很大突破,這些研究新動向都可能會作為命題背景,在生物教學中也可穿插有關新研究成果的實例。如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的十大進展,其中的一些研究是與高中生物知識有直接聯系的。比如“天然免疫應答與炎癥反應的新型調控機制”這項研究可以作為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的命題情境考查干擾素相關知識,也可作為生命活動調節中免疫調節的背景資料。
3.創設情境,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如2018年I卷3題,以農業中松土施肥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等問題,呈現生物學原理以及解釋一些現象的原因,引導考生學會分析農業生產中的現實問題,提高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生物是一門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比如人體運動時機體是如何調節保持相對穩態的,生態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情況下又是如何維持相對穩定狀態的,人體是如何與細菌、病菌進行抗戰的,選修中的果酒果醋的制作等都可以作為試題的情境。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仍然要抓基礎,畢竟二輪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做題。
4.依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命題,實現考試公平
如全國二卷29題考查實驗,有助于選拔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培養學生根據給定要求設計實驗和完善實驗的能力,可為高校培養有較強的學習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二)三年九卷命題交集與分析
筆者靜心研究了2016-2018年共九卷高考全國卷,對九份試題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從中找到命題規律,總結新課標卷常考內容,發現歷年高考均突出了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如細胞的物質結構基礎,細胞的代謝,遺傳的基本規律,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生物與環境,微生物的培養和利用,基因工程等。
試題在排布上表現出一個規律:生物非選擇題第一題一般會安排光合作用試題。由表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為非選擇題必考內容,知識點考查為輪流式,而且考查形式多樣,有表格類、數學模型類、概念模型類,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并將信息進行正確轉換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選擇典型試題,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對光合作用的考查形式可能會越來越多元化,可以是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或光合作用和生態學進行綜合命題。不管命題形式如何變,基本的概念原理是不變的。面對復雜的情境,思路仍然是從課本中的知識入手,重視重難點,如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同時有意識地關注生物教學中容易被忽略遺漏的知識點,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水的消耗與生成等。
其他的非選擇題命題大致沒有太大變化,都集中在重難點知識上。遺傳的基本規律也為歷年必考內容,遺傳題通常排在32題,部分學生會選擇放棄遺傳題,但是大多數同學會優先選擇解答選做題,而且選修作為高考的重要版塊,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有重要作用。表2就近三年高考(2016-2018)試題選修一部分進行比較分析,希望可以找到突破選修的思路和技巧。
據表分析,近三年有關生物選修一的知識點的考查更多傾向于對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六卷都考查了該內容,比如微生物的培養,如何配制培養基,無菌技術,微生物計數方法,微生物的篩選等。其他內容考查得相對少,只有三卷考查了傳統發酵技術,考查知識點主要是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制作過程,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以及簡單的實驗設計。只有一卷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離進行考查。
近三年高考對選一考查都不難,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通過記背就可以得分,2017年二卷的發酵知識的考查需要學生能夠類比推理,要求能力稍高,近年來翻來覆去都是這些知識,命題范圍有限,不知2019年高考考試說明中新增內容是否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增內容是否會在2019年考題中出現。我們如何應對呢?我們還將繼續高度重視,集中精力放在主干知識上,也要照顧近年冷門和新增加的內容。
(三)2019年高考試題預測
結合三年九卷,通過詳細比較分析,預測2019生物高考試題命題方向可能是以下三方面。
1.考查方向體現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主要考查學生的概念性知識。
科學思維:主要考查學生的理性思維。
科學探究:主要考查學生在未來生產生活實踐中的創新能力。
社會責任:主要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對社會中的一些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釋。
2.命題重點仍在主干知識
3.奪分熱門仍是實驗考查
三、2019年二輪備考策略——三探式練析
通過對考綱和試題進行分析,提出2019年二輪備考策略三探式練析。
(一)一探:精選試題
以40分鐘為單位,選題(三年九卷)限時練析,試題安排為,選擇題:13個/節;非選擇題:8個/節(以每個10分計算);選做題:5個/節。
(二)二探:找規律
尋找試題的規律,即:從一個題中找不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總結多個相似題的解題規律和答題模板,并且要用概念圖將知識縱橫聯系在一起,構建知識網絡,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總結為“一題多元”“多題一元”“縱橫聯系”“類比類推”。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A4紙對每個必考內容的典型試題進行這四個方面的歸類總結。
(三)三探:再檢測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不斷進行檢測,再檢測。所以需要增加模擬題的練習來進行評價與講解,并進行反思。
教師在學生高考備考的路上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有更高的素質,雖然高效備考是個難題,但在這條路上我們仍然要不斷探索。最后引用屈原《離騷》中一句話表達我的心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林建春.光合作用核細胞呼吸中的水[J].中學生物教學,2017(12).
[2]劉為華.近三年高考理綜全國I卷生物選考題的比較評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7(10).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