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彥霞
摘 要: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很好地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通過對中小學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行為進行分析,可以找出更好的體育教學突破點,從而開展科學合理的體育教育管理策略,提高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質量。就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問題行為分析與管理優化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問題行為分析;管理優化策略
在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時候,教師作為教育引導的發起者,學生作為體育活動的參與者,兩者在進行行為溝通過程中必然產生一些行為問題,通過對問題行為進行有效的分析,可以采取高效的課堂行為管理方式,提高中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
一、中小學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的定義
在研究中小學體育課堂問題行為時,首先應當對其進行廣義的認識。體育課堂問題行為在國外已經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研究,在國內人們對其認識不夠深刻,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將學生問題行為,界定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影響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困擾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總成。還有的學者將學生的問題行為,界定為影響他人學習成長的個人行為。有的教師將學生的體育問題行為與學生的自閉癥進行了聯系,通過研究分析中小學生的體育問題行為,從而判斷出學生是否存在先天性的自閉癥,因此就可以及時采取干預治療,幫助學生逐漸提升生活能力與行為意識。通過對以上論述的分析,筆者認為中小學生體育問題行為,主要是指在中小學體育課堂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與課堂活動要求不一致的行為總和。
二、中小學體育課堂問題行為分析
1.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分類
通過對中小學生體育課堂的行為進行數據量化的分析,可以從不同的教育維度進行問題行為的分類,從而更好地開展體育教育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威客曼將學生的問題行為劃分為擾亂行為與心理行為,學生故意擾亂課堂的秩序、打亂學生體育活動的規則,這樣的問題行為屬于擾亂問題行為。學生由于心理與智力的原因,害怕參與特殊的體育活動,思維智力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意識,這樣的問題行為屬于心理問題行為。當學生出現第一種的體育問題行為時,可以通過引導與管理改變這一現狀。而當學生出現后者的心理問題行為時,需要專業的心理教師、家長、醫師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治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與思維上的問題行為。
奎伊學者將中小學課堂體育問題行為劃分為人格類、行為類和情緒類,而日本的教育學者將其界定為社會問題行為、精神問題行為、智力問題行為、神經問題行為和人格問題行為等。由此可見,世界各國的教學學者都對中小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即使所得的結論各有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圍繞著中小學生開展的教育管理研究。
我國的一部分教育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結果,將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劃分為攻擊型和退縮型,即學生出于外向的性格引導,就非常善于攻擊一些體育活動,體現出自我的存在價值。而學生在內在性格的導向下,不愿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避免體育活動對其造成傷害,下意識地保護自身的安全。胡淑珍學者提出了隱蔽性問題行為、矛盾性問題行為、不遵守規則的問題行為、抵抗教師管理的問題行為和惡作劇問題行為,從胡淑珍學者提出的教育管理觀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被界定的更加詳細,這樣教師就可以開展相關的體育教育管理模式,提高中小學生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看出,由于教育學者研究的維度不同,從而產生了不同的研究結論。有的教育學者從廣義維度進行研究,將學生的問題行為劃分為思維與智力的不同,而有的教育學者從微觀入手,分析研究每一個教育管理階段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如不服從教學管理行為、擾亂課堂紀律的問題行為、惡作劇的問題行為等,將學生的體育課堂行為分化的過于細致,沒有起到很好的研究價值。
2.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的調查數據分析
學生的問題行為是針對學生在進行體育課學習的過程中反映出的一種行為總稱,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是在正常開展體育教育活動中出現的一類行為習慣,為了更好地研究分析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筆者通過計算機電腦對中小學體育課堂行為進行調查,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可以發現,高中生的問題行為占到了一半左右,而中小學生的問題行為出現比例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四。
在對數據細分研究下,發現了學生的體育問題行為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學生沒有足夠濃厚的學習興趣,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以及一部分學生產生了抵觸的心理行為,而隨著學生年齡、智力的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泛化,對教師單一的體育講授沒有了更多的興趣。在中小學體育教學時,隨著學生叛逆性格的形成,學生與教師之家的矛盾不斷增多,從而使得體育課堂教學的問題行為不斷增多。總的來講,中小學生的體育課堂問題行為呈現出多樣化、復雜性、累計性等趨勢,對中小學生的教育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三、中小學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優化研究
在對中小學生體育問題行為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依據中小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與學生的興趣愛好,采取全過程的管理指導,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前后關系的管理模式開展的時候,可以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很好的改革創新,以趣味性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給予學生足夠的引導幫助,讓學生以小組參與體育活動,分享自己的體育收獲,從而更好地提高中小學體育的教育效果。
在命令控制教學策略開展的時候,主要采取體育信號的心理暗示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在具體教學行為的干預指導下,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質量與效率。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一方面要指出學生的行為問題,讓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提升學生的體育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
在群體教育管理策略實施的時候,主要是發揮出學生之間的群體影響作用。人類作為一個群居生物,當處于群居狀態的時候,才會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而中小學生也是一樣的,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問題行為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改善。如一些學生性格非常的外向,常常違反體育課程的紀律,進行一些惡作劇的行為,直接影響到體育課堂的整體教育質量。而在群體教育管理的策略開展下,其他所有的學生都認真參與體育活動,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這時極個別的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由于沒有得到其他學生的認同與關注,學生的問題行為意識會逐漸減弱,最后認識到問題行為的錯誤,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正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在上文論述中筆者提高了關于學生心理認知、精神意識、思維智力領域的問題行為,在學生出現此類行為問題時,教師需要著重關注,發現學生是否患有自閉癥,因為小學生的自閉癥容易得到教師的忽視,從而沒有進行及時的干預治療,使得學生失去了基本的社會行為意識。在學生成長的初期,教師可以采取群體教育管理的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在周邊學生的幫助與引導下,學生的社會行為意識才可以得到一點點的提高。通過早發現、早治理,給予自閉癥學生足夠的社會包容,從而讓學生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時候,除過以上的管理策略之外,還有一些復雜的教育管理模式,如學生問題行為的矯正管理模式、引導學生心理情感認知改變的教育管理策略、學生自我控制引導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思維先入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等。
在復雜的問題行為管理策略實施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的體育教學情況,采取相對應的管理模式。如矯正管理模式下就可以對學生的消極情感進行很好的改變,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在中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的時候,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遵守體育課堂紀律,直接將籃球據為己有不讓其他的學生練習,主要體現在男學生,很多女學生由于體力處于弱勢,從而爭搶不過男學生,直接影響到了體育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而對一些男學生進行體育管理的時候,教師若是直接給予嚴厲的批評,直接起到了相對不錯的效果,不會出現學生爭搶籃球的問題行為發生,但是教師嚴厲的批評也給學生的體育學習動力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教師若是采取矯正管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情感的引導,既然學生喜愛籃球,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開辟出一個空間,讓學生進行更加高質量的練習,挖掘出學生的籃球潛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多元化地健康成長。從中可以發現新的體育問題行為管理方式,更加突出學生的個性愛好發展,以師生平等溝通交流為基礎,采用矯正管理、情感管理、引導管理等方式,科學地解決學生出現的課堂行為問題。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體育課堂進行的時候,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不僅制約了學生體育學習質量的提升,并且影響到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通過對體育課堂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很好的優化,提高中小學生的教育綜合質量。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