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凱
摘 要:提升師德師風既是對自我要求的提升,也是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尊重,在新時代對青年教師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為此,教師要不斷嚴格要求自己,不斷修煉自己心性,開闊自己的眼界,尋找教育的契機。
關鍵詞:堅持;師德;擔當;幸福教師
作為教師,我們從事著最高尚的職業。在一定程度上見證孩子的成長;作為教師,我們從事著最重要的工作。不敢說教師的教育能改變人的一生,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仔細想想,這其中有苦也有甜,有喜也有憂,但不論任何時候,責任都是一樣的重大而深遠,不敢不傾盡全力,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這也寄托著未來的希望!
試想,每天進入校園看到一張張活潑的笑臉,聽到一聲聲清脆的問候,那時即使心中竊喜,也要想想自己承擔的責任,清醒地認識所從事的職業,問問自己:今天我該怎么去做才能使得教師二字更有意義。自我的反思是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回想畢業離校時老師曾叮囑即將踏上講臺的準教師們:認真寫三年教案可能會成為合格教師,但是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是你邁向優秀教師的捷徑。
工作這幾年來,愈發覺得在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路上,首先得明確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引導者,還是做督促者?我們應放下身段,和學生平等對話,要彎下腰去、低下頭來,做傾聽者,謹慎完成教育教學活動中每個環節,隨時關注每一個異動的瞬間,尋找美好的契機。現在,師道為尊的概念已經成了過去時,當下,從教者更要自覺提升師德師風,做孩子的榜樣,做孩子價值觀、世界觀的引領者,年輕教師得提高專業能力,也必須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成為孩子能接受、可信任的大朋友。
初到龍湖附小,自己面對這種情況:是讓學生立即開始接受你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還是逐步取得孩子的信任,讓他們盡快在原有老師和自己之間找到師生的平衡的點?這一過程中,我覺得必須要修煉一顆柔軟的心,并不是示弱,而是包容和接納;并不是退讓,而是承受他們的過往,并為未來奠基做準備。有一顆柔軟的心,起的作用就會超乎你的想象,往往也會創造美好的境界,讓你很快地在其中收獲到幸福。林清玄在自己的文章中說:“唯其柔軟,我們才能敏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包容;唯其柔軟,我們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超拔自我……”此話中肯啊!
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天真的孩子,在點亮孩子心中那盞燈的同時,也該給他們埋下一顆顆將在未來綻放的種子,不光引導格物致知、往圣繼絕學,也要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夢想。有人說小學就是看孩子,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若仔細想想——可能這世間最美好的品德都會在這一時期體會到、學習到,得到堅持下去的毅力。為此,必須練就一手有用的絕活,去吸引學生,去展示給孩子,或許,小學老師就應該是雜家,給孩子留下各種各樣的夢和希冀,以前讀過的一本書中說,“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更確切地說,教師本人就應該是學生最重要的一本教科書。教師的能力、素養、觀念……審美情趣、道德情操……都應該經得起學生反復閱讀,參驗和拷問。”
有人講,從事教育便是踏上孤獨者的旅程,這個觀點有待商榷——孩子一樣,我們都享有精神的自由和心靈的強大,每天與他們相伴,他們在成長,我們在不斷地尋找教育的美,不斷地磨礪自身,提高師風師德。當老師幾年來,我接觸過很多學生,其中有優秀的,也有一般的,林林總總,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大千世界,他有自己的思想、認識,我們必須有一副擔當的肩膀,承擔并且勇于完成每一次挑戰;修煉一腔寬容的胸懷,接納和包容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心靈。當我們在稚嫩的心靈上描繪圖畫時,心應該安靜下來,把胸懷放得寬闊一些,眼前的世界就不一樣了。改變自己固有的觀念,舉輕若重,謹言慎行,絕不能畏首畏尾,用新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武裝自己,我們能教給孩子的究竟是什么?孩子能從我們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云在青天水在瓶,自然而然,每一朵開放的花都是最美麗的,我們的努力,在許多年后孩子回憶起來,可以給我們博大、深邃的評價。
剛剛踏上講臺時,自己也面臨著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學校所學和教學、管理所需之間有不小的落差,這時候,不穩定的心態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引向歧路。為此,自己也走了不少彎路。但當你靜下來,摒棄掉浮躁、不滿……的時候,把自己靜靜地思考一遍,你就會發現,理想始終是在前方不遠處,面對著天真的孩子,有責任也有義務重新回到正軌上來,自此,堅定信念,矢志向前,“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有一種積極健康、求真向上的力量,不斷激發和引領自己,向新的一天、新的目標不斷前進,盡管有時候很艱難,但至少關注內心的脈動、關注自己的精神走向、關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關注自己所面對的每一張面孔……”我相信,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和孩子是一起成長的。他們成長的是身心,我們剔除自身的糟粕,往更高的層面去追求,實現自己的價值!
或許,教育工作,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修行,修煉自己的心,見證別人的心,也不忘出發時的那顆心,但永遠保持一顆柔軟的心。成長路上,一邊行走,一邊播種,用出自己所有去灌溉,同時,也定然在不停地收獲幸福,未來,花朵一定開得燦爛無比。
參考文獻:
[1]劉志新.談怎樣做好一名新時代的“四有”好教師[J].才智,2018(14):15.
[2]劉建華,陳芳.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著力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5(18):11-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