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剛
[摘 要]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各項業務工作不斷深入,居民健康需求不斷提升。同時,“互聯網+醫療健康”不斷創新,對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提出了更多要求。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的突出矛盾是服務需求與建設滯后,主要是因為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化需求日益增長,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脫節,未能實現高度融合。
[關鍵詞]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化思維;管理思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2.082
[中圖分類號]R197;TP399-C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12-0-02
1? ? ?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頂層設計與規劃存在缺陷
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的頂層設計與規劃,是一個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化的頂層設計與規劃。頂層設計與規劃要考慮諸多因素,建設內容上要涵蓋各級各類衛生健康機構的業務服務,建設技術上要確定科學可行的軟件部署架構、平臺數據架構和資源支撐架構,建設標準上要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設進度上要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建設效果上要實現線上和線下服務完全融合。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的頂層設計與規劃的實際執行很困難,一是沒有進行及時調整和完善,二是調整和改動隨意。特別是隨著“醫聯體”“醫共體”的建立,健康養老業務不斷延伸,大數據、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應用以及信息化技術的進步,都對頂層設計與規劃形成了沖擊。
1.2? ?建設效果不好
受多種因素影響,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一直滯后于行政管理和業務服務工作。信息平臺的主要任務是整合各衛生健康機構的信息數據,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提供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和綜合管理等協同服務應用。數據整合主要是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的服務數據,其中,醫療服務數據質量不高,大部分醫療機構信息系統不全,信息系統基礎標準不規范,實名就診率低,整合后的數據質量低,影響信息共享和服務協同。在應用系統建設上缺乏系統化思維、整體性設計,技術架構也不合理,功能規范性、操作便利性、服務便捷性存在缺陷,系統之間融合性差,再加上一個區域覆蓋面廣、需求多,升級更新和維護困難,造成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效果差。
1.3? ?建設進度不快
信息系統的應用和服務,改變了原有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基于信息化提供的標準化、規范化服務,勢必要進行流程再造,改變了原來的工作習慣,帶來很大阻力。在數據整合過程中,有的醫療機構認為數據是自己的,不愿共享,不愿進行標準化改造,數據上行交互時斷時續,常常出現“網絡不通、數據不全、數據不準”的現象。在推廣應用系統的過程中,部分單位認為是上級的系統,不是自己的,配合程度不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低,年齡偏大,熟練操作、靈活使用比較困難。
1.4? ?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例如軟件建設、硬件采購、系統運維和各衛生健康機構的信息化改造和完善。特別是信息平臺,每年都會有新項目建設,政府認可程度不高,大額建設資金很難爭取到位,導致投入時斷時續,影響建設進度和效果。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層次水平低,按照建設標準要進行較大的升級和改造完善,巨大的投入在短期內無法顯現效益,醫院積極性不高。投入不足是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難點。
1.5? ?缺乏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關鍵。信息化工作人員既要掌握通信、軟件、硬件方面的專業知識,又要熟悉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業務流程,更要有信息化的專業思維。衛生健康信息化工作一直被作為一種輔助工作,沒有話語權,大部分決策聽領導的,需求聽業務的,技術和運維依靠公司,系統性信息化思維難以貫穿,且復合型信息化人員較少,大部分都在應付工作。
2? ? ?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脫節
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相脫節,沒有實現兩者高度融合。信息化思維是管理思維的具體體現,是信息化思維的基本路徑,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管理思維要有信息化思維的邏輯性和系統性,信息化思維要有管理思維的針對性和效益性。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的脫節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沒有管理思維的信息化思維。現代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現代業務服務是基于信息化的服務,通過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特別是遠程診療、遠程會診、遠程影像、家庭醫生服務和可穿戴醫療設備等應用已突破了線下服務的界限。如何實現基于信息化技術下的服務和管理,是一個機構的總體設計和戰略布局,是一個機構管理思維的充分體現,是基于信息化的一種服務引領。但信息化作為一種工具,如果滯后于管理和業務需求,信息化技術將無法替代管理思維。信息化作為技術支撐,核心是管理思維設計,缺乏管理思維的信息化是短期行為,沒有效果可言。
(2)沒有信息化思維的管理思維。管理思維包括建立管理和服務體系。信息化發展突飛猛進,管理思維卻沒有跟上來,信息化僅是信息技術下的業務信息化,沒有體現系統化的管理思維。管理思維更多是傳統的、片面的管理思維,不具有現代信息化管理的系統性。傳統管理往往掩蓋了許多問題,而標準化、規范化的信息化建設則暴露了掩蓋問題,并解決信息化問題。脫離信息化支撐的管理思維,已經落后于時代需要,阻礙事業發展。
(3)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在頂層設計中存在分歧。信息化建設是整體性思維,管理和業務是斷點思維。在整體規劃中,管理思維注重結果、輕視過程,信息化思維則正好相反;在建設內容上,管理思維注重實際、重點,信息化思維注重長遠、全面;在建設實施中,管理思維注重進度,缺乏有效的工作機制和管理規范,信息化思維注重實施層級,完善功能需求;在安全方面,管理思維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安全意識淡薄。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脫節,技術和決策之間存在的矛盾造成目標不明確、路徑不清晰、設計不科學。
(4)信息化思維與管理思維在建設實施方面存在分歧。在建設實施中,信息化思維和管理思維的目標要求不一致。管理思維有管理層的思維、業務層的思維和服務層的思維,信息化思維既有軟件架構、硬件架構、網絡架構、運維管理思維,又有系統融合、數據融合、應用融合思維。管理思維應該貫穿于信息化建設的全過程,包括信息化頂層設計、具體實施步驟、實施條件、實施保障、管理制度與業務規范,信息化思維要嚴格落實管理思維的設計,確保信息化項目的系統性、可擴展性、可持續性。
3? ? ?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的對策
3.1? ?協調管理思維與信息化思維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已成為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和技術保障,基于信息化提供的顛覆性應用,信息化更多是一種引領,特別是“互聯網+醫療健康”、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全民健康信息化服務明顯提高。信息化建設、信息系統應用是一種產品,信息化產品是管理思維的產物。因此,區域衛生健康平臺要強化頂層設計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以應用服務為基礎,以技術實現為依托,以規范管理為重點,以安全為保障,有機融合;強化管理機制,以路徑清晰為基礎,以流程再造為手段,以效率評價為考核,以服務提升為目標。
3.2? ?強化信息化思維
信息化工作是全體人員的信息化。因此,相關部門要注重培養信息化思維,依靠信息化技術開展服務,以信息化促進業務服務和管理,以管理指引信息化,以業務服務完善信息化。在信息化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充分融合管理需求和業務需求,培訓信息化知識,培養信息化意識,熟練掌握系統應用,及時提出需求;信息化工作人員要及時了解業務和管理需求,了解管理思路和業務技術,及時調整信息化建設思路,不斷完善信息系統。
3.3? ?加快建立基于信息化建設的服務體系
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以及部署改革性任務的目的是提升服務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增加居民健康服務的獲得感。衛生健康機構要下決心,實現管理思維和信息化思維的高度融合,改造內部服務流程,基于信息化完善內部閉環的線下服務,基于“互聯網+醫療服務”創新線上服務,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遠程協同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完全融合,形成一個完整開放的服務體系。
3.4? ?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
首先,建立信息化工作機構,并配備人員。區域信息化建設要提供涵蓋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養老等全生命周期的居民健康服務,建立一支專業隊伍和專門機構,確保信息化建設的連續性。其次,落實和保障建設資金。在頂層設計中,將資金落實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保證資金持續投入。各級在要求信息化建設的同時,要明確資金來源,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性。最后,建立考核監督體系。項目規劃設計、實施管理、日常運維、安全防范和風險防控,都要制定完善的考核監督體系,并指標化、具體化,定期進行項目考核和評估,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效果。
4? ? ?結 語
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和管理要打破既有的工作模式,將零散的信息系統應用和多頭業務服務全面融合,基于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構建線下和線上完全融合的服務體系。這既是信息化思維的體現,也是管理思維的體現,是現代管理思維的信息化建設和服務體現。
主要參考文獻
[1]許培海.我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現狀及趨勢研究[J].中國數字醫學,2016(5).
[2]王艷.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分析[J].福建電腦,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