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辛亮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書院高二5班 315300)
1.能夠提高物理學習效率
錯題本中基本上都是我們學習物理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這些錯誤是我們學習的盲點和漏洞,更是我們學習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物理解題中,由于知識點理解不充分、原理記憶不清晰、考慮不全面等會導致解題錯誤,這些錯誤即便可以及時糾正,但如果不將其納入到錯題本中時常溫故,日后再遇到此類題型難免不會再發生錯誤.而通過錯題本能夠將錯誤的原因予以分析,并將解題原理標記到錯題下方,這樣對錯題進行時常溫習就會形成深刻印象,一旦遇到此種類型題目,就能輕易解決.這對培養我們反思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2.能夠提高考前復習效率
在物理考試前,我們都會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以便考取更為理想的成績,但是由于內容眾多,很多時候在復習的時候無從下手,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錯題本來進行物理考前復習.因為,錯題本是我們在物理學習中所積累的難點、重點、易錯點,是我們在學習中不斷匯總而來的,具有相對代表性,只要將這些問題解決了,考核基本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在考前我們要充分利用錯題本,通過錯題本的復習來進一步穩固物理知識,對自己所學物理內容進行鞏固,這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幫助我們提高復習效率,考取更好的成績.
3.能夠培養我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通過錯題本,能夠更好地發現自己在課題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做好自我定位,并發揮自己的自覺能動性,同時,物理學習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能夠幫我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調動我們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在面對錯題本中的問題時,我們會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會嘗試運用多種方式去解決同類問題,激發我們的創新思維,培養我們的創新能力.
想要提高錯題本的使用效率,發揮錯題本的作用,在編制和應用錯題本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方法,要堅持科學整理,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
通常情況下,錯題本有三種主要的記錄模式,第一種屬于混合型,這種類型的錯題本沒有太多規律,通常情況下會將所有錯題按照時間順序進行記錄,題型混雜,難以歸類.第二種屬于目錄型,主要是以書本章節為主,將錯誤題型所屬章節知識點進行匯總,這樣對日后章節復習具有較大幫助;第三種屬于原因型,主要是根據題目錯誤的原因進行歸類,比如知識點把握不牢導致錯誤的;粗心大意導致錯誤的;考慮不全導致錯誤的;難以入手導致錯誤的等,這種類型能夠對錯誤類型進行細分,幫助我們更好的分析錯誤原因,并針對原因制定針對性措施,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當然,還有其它類型的錯題記錄方式,本文不再一一列舉.下面就關于錯題本的應用方法進行詳細闡述.
1.掌握錯題記錄技巧
錯題在記錄過程中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如果簡單的將錯題進行匯總,不對其進行認真分析、備注,那么就無法對錯誤有深刻地認識,很難通過錯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錯題記錄的技巧較多,通常情況下,在錯題記錄前,學生要通過老師講解仔細了解題型設計的原理,考核的知識點,解題中容易出現的錯誤,規范解題的方法,解題技巧等問題,并將這些解題思路標記到錯題旁邊,通過這些來對比自己在解題當中的解題思路,找出自己錯誤的原因,當錯誤根源找到的時候,再針對錯誤根源制定應對錯誤的方法,久而久之就能夠形成科學的解題思路,解題技巧就會大幅度提升.在錯誤記錄過程中,一定要從這幾點入手對錯題進行分析:首先,要明確這道題是怎么錯的,找出錯誤原因,并對原因進行分析;其次,正確的解題思路是什么,主要的依據和原理是什么;再次,除了這種解題方法,還有沒其它解題方法,哪種更快捷高效;最后,這道題是否能夠進行變化,通過變化來考察不同的知識點,如果變化了該如何解題.下面就某一錯題為例,對錯題的記錄技巧進行詳細闡述,具體如下:
例如,在某一城市公路上,一輛小轎車以10米/秒的速度在行駛,在五秒后該車司機看到前方發生事故,突然剎車.假如,該車在剎車過程中以勻變速行駛,其中加速度5m/s2,請計算從剎車開始以后3秒內汽車行駛的距離?
錯解由于在剎車后汽車的行駛是以勻減速直線運動為主的,所以其初速度V0=10m/s,由此能夠得出:

錯誤原因在進行該題解答過程中,主要的錯誤主要有兩點,首先,沒有對剎車的物理原理進行準確把握,在勻減速直線行駛中,地面與車之間是不存在相對運動的,而且滑動摩擦力也不存在;其次,沒有充分理解位移公式,在該時間中,a是一定存在的,如果a不存在,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沒有意義.一位沒有對剎車理論認識清楚,所以不能對a進行充分理解,因此,并沒有對a不存在的現象進行分析.

分析根據題型能夠看出,本題主要考察的是質點運動問題,是課本第一章的內容,本章主要涉及的物理元素有位移、時間、加速度、平均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等概念,本題所考察的就是勻變速直接運動的基本規律.通過該題能夠認知到,物理問題通常與現實是由直接關聯的,尤其是在該題型中我們要懂得將物理問題與現實之間進行關聯,要對結果進行思考,確定結果是否合理.
2.做好后續補充工作
任何錯題考察的都有想對應的知識點,在前期工作做好后,我們還要對錯題進行不斷補充完善,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與錯題相似的錯題,這些錯題往往是通過對知識點進行變化后所設計的,看似不同,考察的知識點卻是相似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對這些相似題型進行深入分析,通過課本來找出所考察的知識點,并且要對同一知識點的不同題型進行把握,做到舉一反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此類問題.
例如:氣球以10m/s的速度勻速直線上升,在這個過程中從氣球中掉下來一個物體,物體在17s以后達到地面.那么請同學計算物體剛脫離氣球時氣球距地面的高度.(g=10m/s2)

錯誤原因因為沒有對慣性定律進行深刻理解,因此在解題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其中的隱含條件,即物體離開氣球時具有向上的初速度.所以誤認為v0=0.物體在隨著氣球上升的時候,具有向上10m/s的速度,當其離開氣球的時候,因為慣性會繼續向上運動一段距離,然后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降,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圖1
錯題糾正可以認為物體運動過程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過程,并依據具體的條件畫出草圖,如圖1.

所以物體剛掉下時離地面的距離是1275m.
后續補充因為該題中所提到的物體在慣性作用下會隨著氣球向上運動一段距離,然后在向下運動,這時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分段處理.根據上圖中的信息,可以將物體運動的過程分為兩段,即A-B-C段和C-D段,由題目內容可知,A-B-C段中物體所做的運動為豎直上拋運動,而C-D段則處于勻變速下落的階段,所做運動為豎直下拋運動.因此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計算:

依據題意可知tCD=17-2=15(s)
依據豎直下拋規律
所以,物體剛掉下時離地面的距離是1275m.
分析雖然第一個方法對錯題進行了解答,但是后期通過知識的加深,能夠采用第二種方法對錯題進行解答,并將其總結下來,有助于我們采用多種方法來分析問題,拓寬視野,以后在遇到該類問題的時候輕而易舉就能夠解答出來.
3.做好錯題的定期溫習
錯題整理之后,一定要進行定期溫習,只有這樣才能將錯題牢記于心,真正把握錯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在溫習過程中,可以每兩周對之前的錯題進行翻閱一遍,看自己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把握牢固,也可以以章節為主,當一章內容學習之后,對該章中所記錄的錯題進行溫習,并根據錯題對本章知識點進行溫故.在溫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節奏,在前期一定要經常看,隨后就可以將溫習的時間慢慢拉長,當該知識點確定非常牢固后就可以間隔更長的時間進行溫習.同時,還可以借鑒其它同學的錯題本,汲取他們的優點,完善自己的錯題本,這樣有利于學習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錯題本是我們知識漏洞的集合,通過錯題本能夠有效彌補我們學習當中的不足與缺陷,所以,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科學合理的利用錯題本,發揮其優勢,幫助我們提高物理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