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月15日,兩市累計共有165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占3633家A股上市公司總和的45.47%。其中,滬市主板預告有175家;深市主板預告有241家;中小板披露預告的公司共469家,占整個中小板比例為50.26%;767家創業板公司中報業績預告則全部披露完成。
據Wind統計,在已披露的1652家上市公司中,有884家實現預喜,占比53.51%,其中業績預增388家,略增336家,續盈57家,扭虧103家。反之,業績預告下降或虧損的公司共723家,占比接近5成。其中,業績預減的有238家,略減的有165家,首虧和續虧的公司分別有174家、146家。此外,還有45家業績不確定,多為主板上市公司。
創業板弱復蘇 拐點仍需確認
基于中報披露的完整性,筆者重點對創業板進行分析。根據申萬宏源測算,創業板整體凈利潤同比增速連續兩個季度回升,2019H1預告凈利潤增速為-4.7%,增速較2018年和2019Q1分別上行6.8和58.2個百分點。但剔除部分影響較大的標的(溫氏股份、樂視網、光線傳媒)后,2019H1預告凈利潤增速為-2.7%,增速較2019Q1下滑5.7個百分點,可以看到部分個股對整體業績貢獻較大,創業板凈利潤同比增速持續回升還缺少一定的穩定性。
分市值來看,根據首創證券統計(見表1),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光線傳媒、堅瑞沃能、寧德時代后,0-50億、50-100億、100-200億、200億元以上區間個股業績增速分別為-18.02%、1.96%、-17.71%、14.7%。其中,市值在200億以上的個股連續兩個季度業績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表現較為穩定,而中小市值個股則進一步分化,市值在50億以下的公司中報預告業績再度惡化,較一季度下滑4.39個百分點,市值在50-100億的公司中報業績則出現修復。
周期領跑 內部分化
行業層面上,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來看(見圖1),上述884家預喜公司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化工、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電氣設備、傳媒、公用事業、通信等行業,前九個行業合計占比接近70%。其中,機械設備和化工這兩個行業預喜公司均超過百家,分別有104家和101家。在機械設備行業中,百億市值的公司凈利潤排名居前,總市值在400億左右的中聯重科(000157)、徐工機械(000425)領跑整個行業,其中中聯重科預告凈利潤24-27億元,同比增速超過200%,徐工機械預告凈利潤也超過20億元,同比增速在100%左右。排名靠前的還有杰瑞股份(002353)、巨星科技(002444)、先導智能(300450)。化工行業中,同樣大市值的公司盈利能力更好,凈利潤排名靠前的是東華能源(002221)、新洋豐(000902)、中材科技(002080)。同時,兩個行業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較大,行業內公司分化嚴重,從業績預告下降或虧損的個數來看,機械設備有84家,化工也78家,合計占比超過20%,其中沈陽機床(000410)、*ST康得(002450)、*ST鹽湖(000792)虧損居前。
醫藥生物板塊作為內需為主的行業,需求具有剛性,供給端也受到各種準入條件的限制,因此受經濟周期波動和外部環境影響較小,醫藥公司業績確定性也相較與其余行業更高。邁瑞醫療(300760)以24.33億元的預告凈利潤上限領跑于整個板塊。同時,華潤三九、智飛生物、樂普醫療、愛爾眼科此次預告也獲得不錯的利潤。當然,從板塊內部看,醫藥行業也持續呈現分化的態勢,國新健康(000503)、恒康醫療(002219)、創新醫療(002193)中報預告虧損金額排名前列。未來隨著醫保控費以及帶量采購走向精細化,有定價權和核心產品的公司更能獲得超額利潤并持續成長。
龍頭效應依舊明顯
個股層面上,從預告凈利潤增長幅度來看(見表2),中信國安(000839)以37235.11%的增長幅度奪得榜首,此次公司預告盈利11000萬元-14000萬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37.70萬元。對于上半年業績扭虧為盈,公司解釋道主要由于非經常性損益,在報告期內公司出售了江蘇有限的部分股票,以及轉讓了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而產生的投資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國安在今年4月份發生永續債利息違約,債券評級遭遇連續下調,相應的股價也隨之下挫。對于非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較大的公司,業績高增長通常是一次性、不可持續的。投資者不能僅僅通過凈利潤增長幅度來判斷基本面好壞,而是應該結合公司過去的定期報告,來判斷其經營業績是否持續向好,盡量避免由于非主營業務收入產生的短期業績高增長的公司。預告凈利潤增長幅度排名靠前的還有開爾新材(300234)、宏創控股(002379)、朗新科技(300682)、民和股份(002234),這四個公司業績預增幅度均超過50倍。其中,宏創控股、朗新科技也同樣是由于非主營業務收入增多所致,投資者需理性識別。
相對而言,預告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公司多數呈現流動性緊張,股權質押風險大以及非經常性損失較多等特點,從業績預告類型來看,大部分公司顯示均為首虧。全通教育(300359)預告上半年凈利潤下降幅度達到8738.06%,成為業績下降最多的公司。公司公告上半年虧損1900萬元-2400萬元,主要因為個別教育信息化項目應收賬款回款不達預期,導致計提的壞賬準備同比增長2000萬元以上,以及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除此之外,邦訊技術(300312)、金宇車城(000803)、沈陽機床(000410)等前九名凈利潤下降幅度均超過2000%。
從絕對凈利潤數額來看(見表3),海康威視(002415)以45.62億元的凈利潤成為當之無愧的“利潤王”,排名前十的公司還有華新水泥(600801)、金隅集團(601992)、中聯重科、金科股份(000656)、華菱鋼鐵(000932)、招商港口(001872)、邁瑞醫療、徐工機械、蘇寧易購(002024),實現凈利潤均超過20億元。不難發現,上述企業幾乎是各行業的佼佼者,具有長期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充沛的現金流。從對應的股價情況來看,除海康威視前期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較大,股價出現較大回撤外,其余的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表現相對較好,華新水泥、邁瑞醫療等個股近期持續創出歷史新高,年度漲幅分別達到80%,42%。此外,在前十大榜單中,除了海康威視、招商港口、邁瑞醫療外,其余的都來自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等周期性行業,由于受供給側改革和環保趨嚴的影響,周期行業商品價格有望保持在高位,相關公司業績或將進一步改善。
從虧損的絕對金額來看,長安汽車(000625)為上半年虧損金額最大的公司,此次預告主要受銷量下滑的影響,本期歸母凈利潤虧損19億元-2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18.04%-261.53%。堅瑞沃能(300116)以續虧17.16-17.21億元排名全市第二,除此之外,虧損較大的公司還有*ST雛鷹(002477)、金州慈航(000587)。虧損金額排在前100名的個股中,被ST和*ST的個股較多,共有29只,除上述提及的ST和*ST的個股外,還包括*ST利源、*ST中絨、*ST猛獅等等。盡管在不久前,管理層對重組借殼松綁,允許創業板公司借殼,但也并非是鼓勵炒重組、炒借殼。從股價表現上來看,不少ST股在不斷創出新低,有的甚至是淪為1元“仙股”,對于這類股票,投資者應注意謹慎投資,避免踩雷。
業績快報:金融、地產盈利規模居前
截至7月17日,A股共有39家公司披露業績快報。從營業收入情況來看,綠地控股(600606)以2016.87億元的營收規模位居第一,根據公司公告,2019H1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5%,歸母凈利潤88.2億元,同比增長45.7%,上半年公司銷售金額為1677億元,同比增長3.1%,地產主業的穩定發展主要因為公司在三四線市場的銷售額取得了50%以上的增長。綠地控股業績大超預期后,其股價一路上漲,截至7月17日,股價漲幅已超過5%。淮北礦業(600985)位居其后,實現營收305.05億元。此外還有陽光城(000671)、中信證券(600030)等5家公司超過百億的營收規模。從營收增速來看,申萬宏源(000166)、山東路橋(000498)、蘇墾農發(601952)分別以73.21%、59.93%、49.33%的營收增速排名前三。相對而言,東方銀星(600753)、ST豐山(603810)、淮北礦業(600985)分別以-46.45%、-17.38%、-11.75%的營收增速墊底。
從盈利規模來看,39家業績全線飄紅,金融、地產行業的公司盈利規模位居前列。其中,歸母凈利潤超過十億級別的有8家,歸母凈利潤達到億元級別共有25家。綠地控股同樣以88.2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位居榜首,其次是中信證券(64.46億元)、杭州銀行(36.28億元)、申萬宏源(32.23億元)。而東方銀星、瑞泰科技(002066)是僅有的兩家歸母凈利潤為百萬規模的公司,凈利潤分別為816.10萬元、939.15萬元。
凈資產收益率同樣也是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在39家已披露業績快報的公司中,有5家公司加權平均ROE超過10%,分別是鄭州銀行(002936)、片仔癀(600436)、新集能源(601918)、綠地控股、淮北礦業,對應的ROE依次是16.53%、13.73%、12.93%、12.16%、10.70%。ROE排名靠后的5名分別是遠大環保、廈門鎢業、國元證券、金鉬股份、瑞泰科技,ROE在2%左右或遠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