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奧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普家居”)在2018年12月第二次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申請書,目前仍在排隊等待。根據奧普家居的招股書,公司此次IPO擬募集資金總額9.18億元,其中4.00億元用于奧普(嘉興)生產基地建設項目、2.57億元用于營銷渠道建設項目、2.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依托過去十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奧普家居的營收和凈利潤規模一直保持增長,但《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仔細研讀招股說明書并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奧普家居在上市前夕大手筆分紅,所謂募集資金戰略擴張的上市動機更像是來圈錢。同時,在上市之前,公司還密集的進行了資本運作,存粉飾報表、美化業績的嫌疑,看似穩健的業績其真實性有待考量。此外,奧普家居背靠地產行業,而自去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趨嚴,近日更是多次點名房地產,堅持“房住不炒”。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公司的經營也必將受到打擊。公司采取“先款后貨”模式,從預收款連續三年負增長來看,公司業績增長已面臨危機。
上市前夕掏空公司
所謂募投只為圈錢?
1993年奧普家居生產了中國第一臺浴霸,此后便一直從事浴霸、集成吊頂等家居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 2006年,奧普家居原間接控股股東奧普集團赴港上市,成為我國浴霸產品第一股。然而,奧普集團在香港市場似乎并未受到優待。上市十年期間,港股投資者給予奧普集團的估值一直在7-8倍之間,股價也一直在低位徘徊,最低時為0.11港元/股,最高時為1港元/股。2016年9月,奧普集團完成私有化退市,當時公司總市值不到25億港元。奧普集團的主席方杰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感覺本港市場已失去融資功能,無法實現集團上市募資以進一步發展業務的初衷”。私有化退出港股不到兩年,奧普家居就在2018年5月報送了申報材料,擬在A股上市。
從招股書中披露的償債能力指標來看,2015年-2018年中期,奧普家居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明顯低于行業均值,顯示公司流動性確實不足。若果真如此,為了更好地募集資金發展業務而選擇退出港股擬在A股上市也合情合理。但筆者仔細閱讀招股書后發現,公司并非真的缺錢,所謂的流動性不足主要由于報告期內大手筆分紅,導致上市公司體內資金緊張,低于同業的償債能力數據似乎也是刻意為之。同時,奧普家居的一系列操作手段也讓投資者質疑其上市目的就為圈錢。
招股書信息顯示,報告期內,奧普家居共進行了9次股利分配。其中, 2015年公司進行三次現金分紅,分配利潤分別為600萬元、1.99億元、1億元;2016年又進行了三次分紅,分配利潤分別為3085萬元、2億元、1600萬元;2017年,公司進行了2次分紅,分配利潤1.4億元和2.05億元;2018年4月9日,在公司向證監會申報A股上市前的不到2個月,公司再次現金分紅,分配利潤3960萬元。上述分紅合計金額為9.35億元,而公司報告期內的凈利潤合計也就9.65億元,也就是說,報告期內公司高達97.40%的利潤被分給了上市之前的股東。
可見,奧普家居并不是缺錢,只是將錢在上市前都分給了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奧普家居上述分紅均實施在股權轉讓或增資之前。2016年分紅完成后,奧普家居進行第三次股權轉讓及第二次增資。2017年分紅后,公司進行第四次股權轉讓及第三次增資。按照招股書簽署之日的股權結構,奧普家居的實控人方勝康兄弟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70.79%股權。以此計算,9.35億元的分紅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獲得了6.62億。顯然,巨額分紅最終大部分落入了控股股東、實控人的手中。
如此高比例的分紅必將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以及業務擴張,當然大股東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因此,這也讓人懷疑控股股東為自身的利益而故意掏空上市公司。同時,大手筆分紅后,奧普家居卻再次來A股IPO募集資金用以發展業務,且募集金額為9.18億元,與分紅金額接近。如果公司有意拓展業務,為何不優先使用自有資金及時投建募投項目,反而將利潤幾乎全部分給股東后再來A股上市募資?大股東是對募投項目的盈利性心存疑問還是說募投項目只是借口,來A股上市只為圈錢?在筆者來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上市前密集重組
存粉飾業績嫌疑
除大手筆分紅外,上市前夕奧普家居還密集地進行了資本運作,存在做大營收、粉飾報表的嫌疑。
2016年,奧普家居收購了同一控制下的成都博朗尼股權和奧普電器擁有的商標權,其中奧普電器曾為公司的關聯方。2017年,公司收購浙江勁源扣板業務、杭州博朗尼集成灶業務、上海逸盛資產、中山博瑯以及中山博頌資產、杭州橙隆代理權,同時出售了非主業資產成都牽銀。
一般來說,大部分收購交易均有一定溢價,而奧普家居多次收購交易的收購價均為資產評估實際價值,未有任何溢價,甚至折價收購。其中,對關聯方杭州橙隆的收購最為引人注意。杭州橙隆原系公司浴霸經銷商,主要經營天貓奧普官方旗艦店、淘寶奧普浴霸商城店、天貓奧普品牌商、京東奧普官方旗艦店四家網絡平臺店鋪。杭州橙隆實際控制人為奧普家居董事長方勝康之女、公司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方雯雯,為了減少關聯交易,公司于2017年對其進行收購。2017年杭州橙隆實現營收1.39億元、利潤3545.39萬元,但奧普家居于2017年底收購杭州橙隆部分存貨、設備類固定資產以及天貓旗艦店相關資產,并收回其經銷權,收購價格僅為1224萬元,約杭州橙隆2017年度利潤的三分之一。
此外,2017年,奧普家居出售成都牽銀41.67%股權。2016年成都牽銀虧損934.64萬元、權益賬面價值374.24萬元,但其出售評估價值為6153.16萬元,較賬面價值增值1544.16%。
顯然,以平價收購資產再以高溢價出售資產對上市主體奧普家居是有利的。而公司為何能以如此低的價格收購杭州橙隆資產、以平價收購其他資產、以高溢價出售成都牽銀資產招股書中并未披露。這令人懷疑公司可能在私下與對手方達成了某種協議,從而可以在賬面上以不形成商譽的方式完成收購、以高價賣出資產確認收益,進而實現在上市之前美化報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