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萍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一直以來是我們新課程改革關注的熱點、焦點,也是我們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價值體現(xiàn),所以課堂教學成了我們永恒研討的課題。新課標中的基本理念告訴我們:課堂是師生共同發(fā)現(xiàn)、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成長的樂園。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問題
1997年9月,我懷揣無限憧憬,手捧畢業(yè)證書 激情滿懷的走向工作崗位,光榮地成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剛工作的我意氣風發(fā),朝氣蓬勃,對校領導安排的任務總會盡最大能力認真地完成。時光如梭,似水流年,轉瞬間,已經(jīng)工作23年了,回想這23年,教學中的點點滴滴真是有喜有憂、有苦有樂:
從教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學生們向我們提出一個難題,而我們一時又答不出來,一時語塞頓覺覺得尷尬,但內心的虛偽又驅使我們極力隱瞞,慌亂中翻出教案草草敷衍,等到下課了又如饑似渴地尋求答案,種種的意外總是會在不經(jīng)意的時候就不期而至。
語文課堂教學一直以來是我們新課程改革關注的熱點、焦點,也是我們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價值體現(xiàn),所以課堂教學成了我們永恒研討的課題。新課標中的基本理念告訴我們:課堂是師生共同發(fā)現(xiàn)、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成長的樂園。怎樣來實現(xiàn)課堂應有的價值、實踐這一“樂園”的遐想?那就是如何在課堂上生動活潑地呈現(xiàn)“怎么教”、“教什么”。
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學生語文課上不專心,表現(xiàn)出疲憊狀態(tài),精力不夠集中,引起我的發(fā)怒,于是我在課堂上大聲呵斥犯錯的學生,只因為覺得這樣做會在全班起到震懾作用,卻沒有去想這個學生會有怎樣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樣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滿懷期待等老師講授下一課的同學。結果,學生好了一時,不久又思想不集中了。后來,我嘗試在語文教學中,采取了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這樣做,操作起來比較困難,但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去動腦,去說,讓他們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對講解的乏味,我就索性穿插點小故事或小趣聞等插曲,關鍵在于教師要掌握調度學生的藝術。語文的教學有生動的課堂講解,但也有枯燥的字詞訓練;有情節(jié)曲折生動的故事,也有乏味的理解與說理。不論何種語文課堂,如果我們教師能讓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積極地投入到語文課堂的情感體驗中,學生會學得有滋有味,老師也樂于教學。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美麗的,如水晶;孩子的心靈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們做老師欣賞著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每當要發(fā)火的時候,腦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現(xiàn)自己初為人師時的事情。有時我覺得愧疚,后悔當時嚇著了那些孩子;有時又覺得可笑,奇怪自己當時怎么會發(fā)那么大的火?現(xiàn)在回想起來,實在覺得自己做得不妥,當時可能為了維護那么一點尊嚴,可能是為了挽回那么一點面子,總而言之,只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不可侵犯的。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習著寬容,慢慢改變著教育的做法。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著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記得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講了一篇課文,提出一個問題,問題一落便有同學舉起手來,我叫了平時非常愿意發(fā)言的同學。但由于他的發(fā)言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失誤,所以其他的同學便急不可耐想替他糾正,手越舉越高,甚至站起來,走出座位,不斷的高喊:“我來!我來!”這個時候,這位同學停止了發(fā)言,用眼睛看了我一眼,從他的目光中我能看出來,他是想問問我應不應繼續(xù)說下去,由于當時的學生異常的興奮,所以我讓他坐了下來,并讓其他的學生替他補充糾正。
隨后過去了二周,在這二周的時間內,我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一到上語文課的時候,總是低頭擺弄東西,每每提問到他的時候,他都要現(xiàn)看課本才能找到答案,和原來變了一個樣,由主動發(fā)言而變成了被動的思考。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針對這個問題,我課下找到了他,當我問到他上課為什么不注意聽講時,他的回答著實讓我驚訝。“不想說,說了同學們也不聽。”
聽了他的心里話后,我不由的反思了一下自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師沒有保護好學生積極向上,主動學習的自尊心,在他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學生不注意傾聽他的發(fā)言,并一味的挑毛病,做為教師的我沒有顧及他的情緒,而是讓他灰溜溜的坐下,使他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所以在以后的課堂上也不敢或者不想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了。
從這件事情上,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熱情鼓勵、積極啟發(fā)引導學生,防止學生產生緊張、局促不安的心態(tài),讓他們有足夠的心理松馳感。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因此做為一名教師,應先教育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的發(fā)言,養(yǎng)成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