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延林
摘? ? 要:在橋梁高度實際施工過程中,普遍應用液壓爬模技術,這項技術會對控制施工安全產生較大影響。基于國內外研究情況,這一施工技術緊密聯系橋梁高墩最終建設質量,迫切需要妥善設計液壓爬模,從而充分保證橋梁高墩投入應用的效果。
關鍵詞:液壓爬模;橋梁高墩;施工應用
1? 引言
國建設高級別公路的規模正在持續擴大,相應也增加了公路里程,對控制橋梁高墩施工質量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但我國不少地區地勢復雜,在建設公路中,需要將橋梁架設在山谷或陡坡上。同時增加了橋梁墩身高度,無形中增加了施工難度,迫切需要將液壓爬模技術科學應用橋梁高墩施工中,進一步提升施工水平。
2? 項目背景
利用西江水道橋索塔作為項目開展檢驗。
西江水道橋跨徑布置為(57.5+172.5+400+172.5+57.5)m,工程建設總體長度860m,從工程性質上來看,其主要為雙塔中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其所應用的支撐體系為塔梁支撐體系。索塔總高度為127m,索塔自塔頂向下25m為圓形截面,由此向下35m為圓形向正方形過渡段,由此至塔底為正方形截面變化到矩形截面段(圓曲線順橋向R=563.125m,圓曲線橫橋向R=1343.591m)。塔頂截面為直徑8.5m的圓形,截面過渡至正方形截面處(塔柱最小尺寸),邊長為6.5m,塔底尺寸為14.5m×9.0m(順橋向×橫橋向)。
3? 液壓爬模主要結構
埋件總成:實際包括埋件板、高強螺桿、爬錐、受力螺栓與埋件支座。
第一,埋件板與高強螺栓。有機聯系二者,提高埋件的抗拉水平,同時還可以節省資源與空間,由于其體積很小,在支模操作中不會發生與鋼筋碰撞問題。根據抗剪與抗拉要求計算埋件板大小、拉桿長度與直徑。
第二,爬錐與螺栓安裝。主要是有效定位埋件板與高強螺栓,澆筑混凝土之前,利用螺栓安裝將爬錐在面板上固定[1]。
第三,受力螺栓。在總成部件錨定中受力螺栓發揮了受力作用,需要進行調質處理,通過探傷操作以后,保證不會發生熱處理裂紋以及其他原始特點裂紋。
第四,埋件支座。對導軌與主梁有效連接,容易被施工、重力與風荷載共同影響,體現出極強的抗垂直力與水平力功能。
第五,導軌。在爬模系統中這是上升所需軌道,具體是組焊兩根槽鋼與一組梯檔構成,設定300mm距離,從而可以向導軌傳遞載荷,最終到達埋件系統。
第六,液壓爬升系統。實際牽涉到液壓泵、油缸、上下軛結構。
第七,液壓泵與油缸。主要作用是將升降動力提供給整體爬模系統。在爬架與導軌之間需要通過上下軛傳輸力量,要想轉化功能,需要轉換軛的運行方向。
第八,調整縫板。憑借楞有機聯系芯帶與木模板。
4? 施工設計方案
4.1? 安裝爬模
在地面上對上下平臺架體組合拼裝,并做好墩身半個側面的模板系統設計,并向掛座上安裝架體,根據操作流程安裝模板系統,最后完成液壓動力系統的安裝。
4.2? 爬升爬模
(1)脫模。在設計砼時注意保證強度為10MPa,拆卸模板對拉桿,對面板支架轉動使其與支撐螺桿傾斜相對,分離面板和墩身,再轉動模板旋轉零部件,向后移動模板支架,移動墩身附近模板以后,利用與轉角鄰近的陽角拉桿鎖錠面板,提升模架綜合穩定性。脫模以后認證清理面板[2]。
(2)爬升準備。第一,將上端預埋件掛座安裝到位,并對尺寸嚴格檢查,保證緊固連接螺栓。第二,對各個平臺不需要的荷載及時清除。第三,查看與地面連接的電纜長度。第四,保證對講機等通信設備可以正常工作[3]。
(3)爬升導軌。第一,將導軌下部分附墻撐及時旋轉,統一收回支撐腳,保證架體附墻撐與墩身表面頂緊。第二,將上下換向盒及時轉動,保證方向的一致性,啟動油泵導軌并提升至要求高度。第三,導軌提升至砼澆筑的預埋掛件,及時固定,對掛件限位板及時轉動,頂住導軌。
(4)爬升架體。第一,將下部分預埋件拆除,將墩身砼內部錨錐取出,對爬錐孔及時修補。第二,旋轉架體附墻撐,徹底分離支撐腳與砼表面。第三,啟動油泵架體令其快速爬升,到位以后在上部爬錐掛件上懸掛架體,安裝承重插銷。
5? 施工措施應用
5.1? 墩身首節施工
(1)綁扎鋼筋。選擇墩身豎向鋼筋主筋為9m定尺,通過滾扎直螺紋套筒有效豎向連接上下主筋,相同斷面鋼筋接頭數量相當鋼筋的半數。綁扎鋼筋時應連接內外層主筋,并保證連接方向的一致性。做好主筋接長操作之后,重點綁扎環向鋼筋,進一步獲得完整的鋼筋架構[4]。
(2)合模。安裝首節段模板之前,應做好放線測量操作,選定4個角點和墩身縱橫向軸線作為放線點。具體根據角點談墨線對模板底口嚴格控制,借助砂漿找平層嚴控水平底口,誠然,還需要合理設置軟泡沫帶,均勻在模板底口進行堵縫操作,最簡單的方法是選擇水泥砂漿,防止發生爆漿現象。采取雙面膠帶止漿拼縫模板,同時完成操作以后,對拉桿進行拉固處理,利用橡皮泥豐富絲桿周圍。在有關操作結束以后,合理檢測垂直度和模板實際位置。
(3)埋件。一般來講,錨錐螺帽都是較強強度的鋼制材料,并且有效與錨筋聯系,首先需要與螺栓錨固緊密聯系,進一步產生重要的承力結構。采取堵頭螺栓處理錨錐,及時緊固外組合模板。事實上,脫模操作時,需要對拉螺桿與堵頭螺栓進行拆除。
(4)澆注混凝土。利用泵從拌制點運輸混凝土到模,并且選擇塑料軟管制作甭管最初一節,向底部添加串筒,防止混凝土由于高度發生嚴重離析問題。
澆筑混凝土之前采取標號相同的形式實施砂漿趟底,通過分層灌筑方式,嚴控每一從實際厚度。在振搗操作中,根據混凝土操作要求做好對應操作,避免振搗棒與模板接觸。當混凝土不會發生下沉時,混凝土表面達到平整度要求,同時拌制混凝土符合密度標準。搗實混凝土以后1.5h到初凝之前禁止振動。
5.2? 架體爬升第一部分安裝
結束首節混凝土操作以后,應安裝澆筑第二段混凝土所需的部件。為了獲得便捷施工要求,還可以統一安裝液壓和步進設備。
5.3? 第二階段施工
在對第二段模板合攏操作之前,應根據有關施工程序與鑿毛進行接縫處置。
利用爬架可以對設備自由移動,進一步對模板科學調整,并在開展合模操縱之前,采取有效手段防止模板底口出現漏漿。另外結合科學方式灌筑混凝土。
5.4? 澆注墩身第二節段混凝土的安裝
在這一操作中,當混凝土與脫模規定強度相符以后,應對拉螺栓與錨錐堵頭螺栓進行拆除,相應調整內外模螺桿,然后全面清理模板。在這項操作中,混凝土需要達到等級要求,從而順利開始模板安裝操作。
5.5? 第二次安裝爬架
建筑的主要目標是做好爬架下吊架鞏固走,吊架操作質量與拆除錨錐施工發揮了直接作用,由于在拆除錨錐施工中彰顯了平臺的功能,需要科學設置電梯入口。
在這一環節需要安裝內爬架,具體包含3-4層平臺,底層操作狀態是完全封閉,骨架包括型鋼,通過附墻螺栓做好承重工作,采取塔機進行提升操作,在內架上掛附內模板。
6? 結束語
綜合分析,在結構相對復雜且單層面積大的橋梁高墩上需要應用液壓爬模技術。因此,在施工中憑借嚴控質量提升橋墩垂直水平。液壓爬模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施工水平,充分保證主體結構的垂直度。同時,將荷載均勻分布在操作平臺上,準確掌握爬升模板質量差異,嚴控綜合升降差,獲得最佳的項目建設效益。
參考文獻:
[1] 底曉慧.橋梁高墩滑模與爬模施工工藝研究與應用[J].交通世界,2015(3):15~16.
[2] 廖燦,張念來,易繼武.矮寨特大懸索橋主纜架設關鍵技術[J].施工技術,2017(3):5~8.
[3] 龍瓊,張剛.壓爬模系統的構造及應用[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16(3): 26~31.
[4] 尹逸云,李雨桐,鄧家贊.江順大橋Z3主墩橋塔液壓爬模施工關鍵技術[J]. 城市道橋與防洪,2017(7):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