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亞峰
摘? ? 要:將測繪技術應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設計、施工及運營的質量,有效的控制造價成本,所以測繪技術的先進與否,則直接影響著水利工程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測繪技術在水利工程應用中的研究,從而有效的提高測繪質量,使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得以降低,推動水利工程得以健康、持續的發展,使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以實現。
關鍵詞:測繪技術;水利建設;問題;對策
1? 前言
水利工程固有屬性決定其必定工程大,周期長,范圍廣。而作為一切工作之首的測繪工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由于一項水利工程從立項到可行性分析再到剛開始設計直至最后的施工都離不開測繪的支持。所以,測繪工作的效率、精度,和反映實地情況的準確度在水利工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決定著一項水利工程的未來。
2? 影響測繪效果因素分析
2.1? 測量設備因素
主要是因為測量過程中儀器不能滿足使用條件而產生的誤差,將會對工程設計、施工等造成不良影響。現在逐漸有更多新型的測量技術被應用到水利工程中,相應的測量設備可靠性也更高。例如水利工程現在主要以GPS空間定位技術為主,同時輔以傳統的測繪方式,達到精確與快速的準確定位。而設備也由傳統的全站儀、水準儀以及經緯儀等,轉變為現在的遙感儀、GPS等現代化儀器,在工程測量過程中出現的誤差越來越小。但是因為水利工程建設特點,在測繪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誤差,并且因為觀測數據主要由測量人員觀測獲得,如果其對儀器操作不當,就會出現誤差。
2.2? 人為因素
測量人員是工程測繪效果的直接影響因素,其對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都與測繪結果有著密切的聯系。測繪結果中,很多數據都是由測量人員觀察儀器得到的觀測數據,受人體感覺器官影響比較大,很容易就會出現誤差。例如,測量人員用水準儀進行高層控制時,觀測人員讀數沒有用十字絲照準,而是選擇用上絲或者下絲來完成讀數,很容易出現測量誤差。
2.3? 自然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環境特殊,大部分的測量工作都是在比較特殊的環境下完成,這樣也就更容易出現測量誤差。自然條件因素造成的影響,主要包括溫度、濕度、大氣壓力、空氣折射以及風速等,此類因素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隨時都會發生改變,測量人員無法對其進行準確預測,因此不同的自然因素對工程測量造成的影響程度也并不相同。
3? 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工程建設缺乏有效管理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較為復雜,由國家、集體或個人出資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資金管理和項目建設管理權限模糊,導致出現一年建、二年修、三年是包袱的不良現象,大多數地區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十分嚴重,使水利工程在后期使用性上得不到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得不到長遠利用。
3.2? 水利工程設施薄弱
隨著政府支撐力度的加大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但是大部分山區地區的水利工程設施狀況還較為薄弱,特殊的地形條件和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導致水利設施不夠完善,使山區農民傳統“靠天吃飯”的局面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3.3? 工程成本偏高
由于山區特殊地形,交通不暢,水利建設運輸成本費頗高,增加了群眾負擔。
3.4? 資金不足
水利建設工程需要充足的運作資金,“五小水利”建設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給鄉鎮財政造成一定壓力,縣級補助資金和群眾自籌資金份額率較少,往往影響工程的進度,特別是山區群眾的經濟承擔能力偏低,建設資金的籌集較為困難,導致工程延期。
3.5? 水利設施破壞嚴重
水利設施建成并投入運用期間,由于缺乏有效的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對水源、溝渠、壩塘等水利設施破壞嚴重,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政策,水利設施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4? 面對測繪技術在山區水利建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4.1? 強化測繪人員的測繪能力和管理力度
在測繪工作中,測繪人員作為測繪數據的第一個環節,必須按照相關的測繪規范開展測繪作業,以確保測繪工作的質量。因此,要想進一步保障測繪工作的質量,必須強化對測繪人員的管理,使其掌握正確的測繪方法。為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強化。
(1)從選用人才方面:建設單位須認真考察測繪技術人員的責任意識,測繪工作是一個精密的不容馬虎的工作,不能有一點疏忽,其直接影響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選人用人必須慎重。(2)建設單位須充分結合實際水利工程的規劃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包括測量人員的工作職責、測量作業的執行標準、測量儀器的管理方案等。(3)為確保測繪制度能夠得到較好的落實,建設單位可以制定一套測繪工作的獎懲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到個人,通過考核測繪人員的工作績效,工作優秀給予獎勵,工作不合格給予處罰,造成損失的進行追責。通過績效獎懲制度,以激發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強化其責任意識。(4)安排測繪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跟上測繪事業發展的步伐,保持測繪技術的先進性對整個水利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在專業人員不足的情況下,盡量安排固定人員參與測繪工作,這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節省建設周期,也能相對提高測繪精度,保證工作質量。
4.2? 加強對測繪過程管控
測繪技術的過程管控主要包括外業過程的管控和內業過程的跟蹤督查。測繪人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的測繪標準和規范,必須將風速、空氣折射、溫度等自然因素的變化考慮在內,保證測繪成果的準確性。在開展測量工作以前須了解當天的天氣、當地的地理情況,檢查儀器設備,并做好野外作業的準備。測繪過程中做到不漏、不錯以及不差。(2)在內業繪圖階段,測繪人員應多關注平差過程,對軟件繪制的三角網格應慎重篩選,因山區地形復雜,地貌凹凸變化起伏較大,一些外業測點具有代表意義,完全依靠軟件處理可能會使繪圖結果與實際地形不符。在繪圖時,遇到點位代表地形不清楚的情況下,應暫停該區域的處理,及時到現場復核地形后再進行繪制。(3)強化測繪成果的驗收和保存工作。在圖形繪制完成以后,應組織驗收組到建設區域現場核實驗收測繪結果,對有疑問的地方應及時記錄并馬上整改。測繪工作通過驗收以后,測繪人員應將所有的測量數據和圖形文件交由專人存檔保存,并預留復盤。
4.3? 做好測繪標識保護工作
測量標志是標定地面測量控制點位置的標石、覘標以及其他用于測量的標記物的通稱。是測繪部門在測量時建立和測量后留存在地面、地下或者建筑物上的各種標志。每一個測量標志都經過精確的測量、計算,求出它在地面上的平面位置和海拔高程等數據,這些標志是作為測繪工作的重要參照,是地形測繪、工程測量、形變測量的基礎。所以保護好測繪標識對整個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異議,在山區測繪標識一定需要做到醒目,避開洪澇、規劃紅線等區域,并且盡可能的告知附近居民該標志的作用并請他們幫助保護。建設部門也應加強巡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5? 結語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有更多新型的測繪技術被應用到水利工程建設中,現在所用的測量工具主要包括全站儀、經緯儀、平板儀以及水準儀等,與傳統測繪技術以及設備相比,應用的最終效果更佳,測圖的精度更高。測繪技術將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中,對工程設計、施工以及驗收等環節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為保證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必須要加強對測繪技術應用的研究,爭取提高測量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立強.淺析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4(1).
[2] 蔣伯杰.對水利工程測繪技術的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2).
[3] 何孔勝.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企業技術開發,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