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川
摘? ? 要:在目前我國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大多采用的是現澆混凝土,現澆結構質量受天氣因素,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控制不好就會出現裂縫,而現澆板出現裂縫幾率往往是現澆結構中幾率最高的,這早已成為建筑工程的一項質量通病,為了解決這一質量通病,建筑行業需要對其進行系統分析并拿出切實可行的對策。筆者結合房屋建筑現澆板常見的裂縫類型,從設計,材料,施工過程多方面著手對裂縫形成原因進行系統分析,并結合當前國家目前推廣的裝配式疊合板,對裂縫預防和維修進行全面的論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現澆板裂縫;裂縫成因;防治措施
1?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現象有很多種,其中現澆樓板裂縫最為突出,其造成的不良影響給建設方、施工方、政府質量監督部門,購房業主都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對參建各方整體形象產生也很大的負面影響;對于裂縫處理過程中,問題較嚴重的,處理不慎還會帶來法律訴訟風險。由于結構設計、施工工藝及建筑材料等方面造成的現澆板開裂現象時有發生,但通過對設計的優化,施工工藝的控制,則可以減少現澆板裂縫出現的概率。
2? 現澆板裂縫成因分析
2.1? 應力造成的裂縫
現澆樓板受到其自身收縮和溫度應力的雙重影響,由于這種應力現澆樓板很容易出現開裂。現澆樓板的四周通常為現澆梁,由于受到高強度梁體約束,現澆板的自由形變受到限制,首先會在現澆樓板的鋼筋配置薄弱處造成裂縫,這也是現澆板形成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現澆板澆筑過程中出現溫差較大時候,或遇到溫度驟降的,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急劇下降,而混凝土內部受水化熱影響,溫度較高,從而產生溫度應力,主要表現為拉應力,造成表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這種裂縫通常為表面裂縫,對混凝土結構的使用不造成實質影響。溫度裂縫的走向無規律,通常是大面積的縱橫交錯,表觀質量極差。
2.2? 施工方面的原因
現澆板的澆筑與養護的過程對于裂縫的防治極其重要,此過程稍有控制不嚴就會造成裂縫的生成,影響建筑的整體質量,甚至影響到整個建筑的交付和使用,對參加各方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響。施工過程中,每個檢驗批的驗收都必須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及其他相關規范的要求,施工原因造成現澆板裂縫的原因可總結為以下主要幾點:
第一,混凝土未到齡期提前拆模折模,現澆板強度未達規范要求就強行上人作業,增加荷載,使現澆板產生彈性形變,與梁的連接處產生負彎矩,導致裂縫的產生。
第二,現澆板鋼筋綁扎后,上部未能有效保護,施工中在固定荷載和移動荷載的共同作用下出現了位移,鋼筋間距不符規范要求,局部保護層變小。
第三,隨意放置建筑材料,增加了不合理的施工荷載。
第四,在施工中為了方便澆筑,增加混泥土的和易性,工人隨意增加水的用量,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
第五,泵送混凝土的潤泵砂漿直接用于現澆板的澆筑。
第六,現澆板澆筑后,長時間裸露,未及時覆蓋,養護不到位。
第七,水電管線預埋不當,管徑較粗,造成保護層減小,使得表面混凝土強度受到降低,很容易發生裂縫。
2.3? 設計方面的原因
第一,結構假設受力考慮不充分,鋼筋配置與實際受力情況不相符,容易造成受力不均產生裂縫。
第二,現澆板設計跨度大,由于厚度偏小,混凝土強度低于梁的強度,剛度弱,容易出現應力集中性裂縫。
第三,預埋管線設計不科學,直徑過大,疊放層數過多,造成現澆板面局部混有效截面厚度偏小,在管線附近容易產生局部裂縫。
第四,伸縮縫和后澆帶位置設置不合理,容易產生位置不確定性的裂縫。
3? 現澆樓板裂縫的處理
3.1? 表面處理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表面寬度小于0.2mm的微細裂縫的處理,解決現澆板防水功能和耐久性。這種方法的僅對裂縫表面進行閉合處理,對表層裂縫可起到相應作用。其修復要點為:
第一,鑿除表面浮層砂漿,露出結構物,清潔結構面污物;
第二,用清水充分清洗并干燥;
第三,用水泥漿配合玻璃漿填充裂縫表面,注意密實度和均勻度。
3.2? 壓力灌漿法
壓力注漿法適用寬度在0.2mm~0.3mm之間的裂縫,是將注縫膠通過壓力容器注入現澆板裂縫部位的修復方法,這種方法一般在裂縫較深的情況使用,其工藝如下:先清潔裂縫再對裂縫進行封閉,然后逐個打入注漿咀,用配制好的注漿液進行注漿,直到填滿所有裂縫,有必要時還要進行二次注漿。
3.3? 填充法
填充法應沿裂縫方向用鑿子鑿除表層混凝土,槽上口寬和深約3cm~5cm,形成一條V形槽,漏出上層鋼筋,槽內的水泥碎渣要清掃干凈,如發現鋼筋出現銹蝕現象,應對鋼筋進行除銹后再做填充施工。先對V形槽內裂縫采用注縫膠漿液灌縫,再用水泥漿抹底后用環氧膠泥把V形槽填充壓實。
3.4? 碳纖維加固法
碳纖維加固法主要針對由于混凝土強度不達標造成的裂縫,起到修復補強作用,和填充法施工方法類似,處理方法及施工要點如下:
第一,鑿除被鋼筋氧化層擠壓變形部分的混凝土,清除能見氧化銹層并用環氧砂漿或1:1高標號砂漿修復平整。
第一,采用環氧樹脂注漿將規則非貫穿性裂縫封閉。
第二,在現澆板板底沿板鋼筋方向采用0.167mm厚I級碳纖維布對受損鋼筋和混凝土進行加固補強處理,布寬100mm、凈間距200mm。
第三,加固施工完成后采用中砂顆粒進行粗糙處理,確保后續裝修粉刷層的可靠性連接;施工技術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第四,施工過程中應做好配套的防護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打磨產生的粉塵和結構膠滴落污染。
第五,由于碳纖維材料具有導電性能,施工前應將現場裸露的電源線頭進行絕緣處理,防止電源線與碳纖維接觸導電引發事故。
3.5? 采用裝配式疊合板替代現澆板
目前國家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減少現場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質量。構件經過工廠嚴格的檢驗程序,每個構件都具備合格證方可出廠,避免現場施工中各種天氣,人為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特別是對樓板來說,采用疊合板替代現澆板更能夠避免質量通病的出現。
第一,疊合板的鋼筋網片采用網片機生產,鋼筋縱橫間距相整,焊接替代人工綁扎,提高整體剛度。網片安裝是在定制臺模上,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
第二,混凝土澆筑是在移動臺模上,平臺振動替代手持振動棒使混泥土密實,避免現澆板澆筑過程中出現的人工踩踏使鋼筋變形導致局部保護層較薄從而出現裂縫。
第三,疊合板澆筑完成后要在養護窯中采用蒸汽標準養護,養護時間在8h左右,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這是工地現場無法達到。
第四,疊合板脫模后,要對疊合板底層進行打磨,磨去水泥浮漿,并對外觀質量進行檢查,不能有質量缺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澆板裂縫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長期存在于建筑物中,有的對工程質量不造成實質影響,不影響構件的安全使用;有的則造成構件強度不夠,不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由裂縫造成的質量事故也是屢見不鮮,建筑工程所有參建設單位對裂縫的控制都尤為注重,由于裂縫具有普遍存在的特點,建筑行業應該仔細研究裂縫成因,針對具體原因采用對應的處理方法和替代方式,最大限度的控制現澆板裂縫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景江超.房屋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中裂縫原因及技術控制策略[J].綠色環保建材,2018(4).
[2] 司曉波.關于房屋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中裂縫技術控制的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8(20).
[3] 盧其峰.關于房屋建筑現澆混凝土施工中裂縫技術控制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