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康華
摘? ? 要:城市化的發展步伐逐漸加快,但是在發展的同時各種市政問題也逐漸涌現出來,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監管一直是非常棘手的建設問題,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不斷的造成經濟財產損失,甚至還會使得生命安全受到損害。本文根據筆者工作實踐,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存在問題與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
1? 前言
市政道路建設一般會受到一些地理因素制約,在繁華路段、交通樞紐或者拆遷工程地段都會對實際的道路工程建設帶來很大的影響,工程質量的難度也會隨之逐漸加大。所以近些年我國為了高效改善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同時加快國家經濟建設步伐,逐漸加大對城市建設的進程,而實際上市政道路建設是城市現代化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提高現代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質量將會有助于提升現代化的城市整體建設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促進地區的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做好相關的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的質量影響因素的分析同時制定一些科學的指令控制辦法,實際上是提高現代城市建設道路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概述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其施工具有規模廣、內容復雜、周期長的特點,施工需要在露天環境下完成,大部分情況下施工會對正常交通運行造成影響,占用交通運輸通道。也因此,導致工程施工中存在諸多不可控制因素,其導致的質量問題也無法預測。例如,環境因素,市政道路工程墊層等部分對含水量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強降雨天氣導致雨水無法順利排出,會對墊層結構造成破壞,導致其穩定性與安全性受到影響,從而遺留安全隱患。
3? 影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
一是,設計因素。設計方案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依據與基礎,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工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設計環節設計人員對施工現場情況的了解并不全面,導致施工中出現施工設計與施工現場情況不符的問題,因此無法依據施工設計展開接下來的施工,而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將會為施工遺留諸多安全隱患。二是,監管因素。監管工作是控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但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監管工作缺位問題十分突出,主要原因是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使施工單位過于重視自身利益,在施工中放松監管,允許違規行為、不合規材料等不良情況的出現,導致很多質量隱患無法及時被發現,從而造成了嚴重的質量問題。三是,人員因素。無論是施工隊伍還是管理隊伍都存在工作人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整體水平偏低的情況,這種情況嚴重威脅著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而且很多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施工成本,大量聘用廉價勞動力,這些人員缺少市政道路施工經驗,文化水平較低,在施工中經常做出違規行為與錯誤判斷,這些都是導致質量問題的直接原因。
4?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4.1? 設計質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項目資金來自政府財政撥款,由于有強大的后盾作為支撐,投資初期目標的制定過于隨意。而且依照的工程資料大部分都是政府相關部門所掌握的資料,內容過于陳舊,很多已與實際情況不符。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設計中,必須確定科學合理的設計目標,對城區內電力工程、通信工程、燃氣工程、給排水工程的管線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繪制成平面圖,減少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對這些工程的影響與擾動,也減少后續施工中的調整。同時,要求設計單位始終與相關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系,及時就工程設計中的問題進行溝通,以便提升設計深度與合理性。
4.2? 材料質量控制
材料質量對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其關系到市政道路工程的壽命與性能,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展開嚴格的質量控制,市政道路工程監管部門應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深入到施工現場對施工中使用的材料進行質量檢測與監管,從施工材料采購環節展開嚴格的質量跟蹤檢測,保障運輸到施工現場的材料質量滿足施工標準,并在展開施工前,針對施工所應用的材料展開質量抽檢,禁止在施工中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其中重點應控制施工材料的供應來源,一旦發現有質量問題材料,應追溯其來源及時與廠家進行溝通,進行退貨,并減少與該廠商的業務往來。
4.3? 管理質量控制
管理工作也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需要在市政道路施工前,根據施工內容與施工技術方案,制定精細化的動態管理方案,針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細節展開科學的管理,以便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同時,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設,根據施工需求落實責任制、激勵制、監理制度,將管理工作內容與管理人員相對應,一旦出現監管工作落實不到位等情況,第一時間聯系負責人,了解情況,做出科學的處理,并根據問題情況的嚴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影響與損失對管理人員做出應有的處罰。
4.4? 工程質量問題
解決市政道路工程不同施工環節出現的質量問題也存在差異,例如,路基出現質量問題,主要有路基失穩、路基局部塌陷、路基積水、側移、不均勻沉降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需要專業的處理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經過現場嚴格的測量放線進行路基開發,開挖過程中注意細節位置 ;開挖完成后,填筑前需要進行基底的完善清理,如果發現軟土地基要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并作好排水設施建設,以便水資源能夠順利排出,避免淤積基底影響基底穩定性。而對于路面質量問題的處理,需要分析水泥用量,如果水泥用量不合理,路面的性能以及結構強度將會受到影響。因此,需要施工過程中全面考慮影響路面質量的綜合因素,如施工中瀝青混合材料的溫度,需要施工中隨時展開檢測,溫度不合格要及時進行處理 ;此外,路面碾壓作業完成后需要對路面的相關參數進行全面檢測匯總成檢測報告,對其基本性能進行評估,如果發現問題,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展開處理,避免市政道路工程進入到運營環節后發現存在質量隱患。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也關系到民眾的切身利益,但通過反復的施工實踐發現,導致其施工質量問題的因素是多元的,而且各項因素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這就需要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工程施工質量標準以及施工規程進行施工技術方案制定、施工設計、施工管理體系編制、施工質量控制,從而從根本上降低質量問題的出現,使市政道路工程的效益充分實現。
參考文獻:
[1] 錢振潔.淺談關于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問題分析[J].中國化工貿易,2018(35):97.
[2] 陳澤.淺談關于環保工程的污水處理問題分析[J].區域治理,2018(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