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袁航
貴陽深度挖掘優秀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典型案例,發揮企業家示范作用,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切身感受到社會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幫助他們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贏得主動、贏得先機。
4月26日,貴陽啟動實施“萬名企業家成長工程”,未來5年,圍繞全市發展大局,計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工匠精神、擔當精神、創業能力、全球戰略思維及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帶頭人10000名。
2018年,貴陽民營經濟總量達208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54.8%,涌現出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但從整體看,相當多的民營企業家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家的整體素質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
“火車跑得快,全靠火車頭帶。‘萬名企業家成長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貴陽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徐紅分析說,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要引導民營企業家調整思維、緊盯市場變化、堅定發展信心,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贏得主動、贏得先機。
2003年,33歲的王家彥面臨發展瓶頸。作為貴州仁都工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家彥當時主要負責公司旗下息烽水泥廠的管理工作。
由于水泥產業市場兼并加劇,全省大部分小型水泥廠被規模更大、效益更好的大型水泥廠代替。
息烽水泥廠面臨兩條路:要么關閉,要么擴大規模。
但兩條路都走不通:關閉意味著200多名工人失業,擴大規模需要龐大的資金鏈作為后盾。同時,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邁開大步鋪設更大的發展格局,結果可能很糟糕。
“思路打不開,就像在原地打轉,壓力非常大。”王家彥回憶說。
也是2003年,王家彥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成長機遇。
當年,貴陽市為解決留不住企業、人才的困境,決定在引進的同時,針對全市公務員、國企職工和民營企業,提供100個進入貴州大學MBA項目深造的免費名額,積極培養本土企業家和人才。
“當時給民營企業的名額有20個,全市300多人參加考試,只有我和另外18人通過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分數線,獲得了此次機會。”王家彥說,正是這次學習,讓他豁然開朗。
2005年,通過市場調研后,王家彥結合所學,認為改變息烽水泥廠發展現狀,突破口是轉型升級。
在轉型過程中,課堂上的一些理論和案例不斷啟發著王家彥。比如合理利用資源優勢、找準發展主業和主要方向等。
在這些理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經過內部決策,息烽水泥廠于2005年更名為貴州息烽仁都建材有限公司,放棄傳統的水泥生產,選擇生產附加值更高的低堿度硫鋁酸鹽水泥和鋁酸鈣粉等產品。
據了解,鋁酸鈣粉是建筑中防漏的原材料,硫鋁酸鹽水泥的優點是凝固時間短,即使是水里也能快速凝固。
“以前水泥廠的市場輻射半徑只有100公里左右,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王家彥告訴記者,轉型升級不僅使公司取得了較快發展,也讓他意識到,作為企業掌舵者,必須要不斷為自己充電,加強學習,才能跟上市場變化,取得更好的發展。
2018年5月,古勝斌在正安縣經營了一家殯葬公司,后被福壽園國際集團并購,成立福壽園國際集團貴州天圓山公園,古勝斌享有20%的股權。

云上春產業集團董事長楊光煥說,企業家不僅要有掙錢的能力,還要有回報社會的作為。圖為楊光煥團隊在討論方案。(云上春產業集團供圖)
“從2017年6月準備并購工作開始,很多人都說我瘋了,怎么把自己的企業分出那么多股份給別人。”古勝斌是貴陽市習水商會常務會長,他告訴記者,當時商會里一些朋友知道后,都表示不解。
此番并購,其實是古勝斌尋求長遠發展的布局。古勝斌還有一個身份——貴州習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主要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高科技等領域,殯葬行業只是他投資的產業之一。
“雖然投資了這個產業,但說實話,我對這個產業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說起并購原因,古勝斌說,“福壽園國際集團是國內現代殯葬業的領跑者,他們有專門的人才、經營理念、資金等,而這些都是我的短板,并購可以讓我跟著他們沉淀、積累,補齊這些短板。”
古勝斌說,大家不理解他這種行為,其實和商會構成有關,在貴陽市習水商會100多個會員中,80%以上是草根創業,大家的知識架構、市場理念、管理模式、經營模式都比較傳統,短期看大家都能取得不錯的成就,但從長遠看,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競爭更加激烈,很容易被市場洪流淹沒。
古勝斌告訴大家,這是資源整合。
“雖然資源整合被寫在了商會的辦會理念里,但大家傳統意義里的資源整合仍然是內部1+1小于或等于2。”古勝斌說。
其實,古勝斌以前對資源整合的認識也有局限,讓他重新認識這個概念的契機,是2016年參加貴陽市組織企業家到上海交通大學的培訓。培訓過程中,一位教授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了企業資源整合怎么整、怎么融,完全改變了古勝斌的觀念——資源整合可以實現1+1大于2。
“很多不適應市場發展的傳統觀念,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攔路虎’,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培訓,去引導他們轉換觀念,不斷成長為現代企業家。”貴陽市工商聯主席、貴陽市總商會會長施波說。
3月10日,“未央時光·航拍錦繡貴州”攝制組從貴陽出發,未來3年,他們將以空中視覺的形式,深入貴州88個縣,用鏡頭去挖掘貴州那些“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妙風景、傳承千古的風土人情,以及廣大群眾戰窮斗貧的感人故事,讓更多人知道貴州、了解貴州、來到貴州。
為了這次拍攝,云上春產業集團董事長楊光煥和他的團隊整整準備了兩年。
作為一名商人,敢挑戰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且市場不一定樂觀的項目,很多人都說他勇氣可嘉。
熟悉他的人卻知道,航拍錦繡貴州除了未知的市場前景,熱愛詩歌創作的楊光煥更多是遵循內心熱愛,他把這種投資看成是一種情懷。“我們將為每個縣寫一篇散文作為宣傳片的文案,讓人們既能養眼、也能養心。”
楊光煥告訴記者,“未央時光·航拍錦繡貴州”既是貴州湖光山色與人文美景的呈現,也在為全省脫貧攻堅鼓與呼。
和楊光煥一樣,貴陽市溫州商會執行會長夏通達始終認為,企業家在追求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要更多地去考慮社會價值,兩者之間是可以實現雙贏的。
在織金縣大坪鄉,貴陽市溫州商會建起10余口水窖,有效解決了附近村民的飲水問題,并多次在這里開展義捐活動。
“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是一名優秀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質,這是我們鼓勵和培養的重點。”施波表示,貴陽在培養民營企業家帶頭人隊伍的同時,也積極開展“貴陽市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優秀中青年民營企業家”評選,深度挖掘優秀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典型案例,發揮企業家示范作用,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切身感受到社會的理解、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