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胡玉山
普定縣積極推進基層黨建引領作用,今年年初在補郎鄉全鄉范圍內開展“美德換積分”助推黨建促脫貧活動,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升全民參與積極性,增強群眾滿意度、獲得感、自豪感。
“我拿美德換積分的代金券來換點日用品,這個月得了35分,這些東西請你算一下要補多少錢。”在普定縣補郎鄉補郎村“美德換積分”指定兌換超市里,烤魚店老板張林發笑著和超市老板說道。
今年年初,普定縣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在補郎鄉全鄉范圍內開展“美德換積分”助推黨建促脫貧活動,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升全民參與積極性,增強群眾滿意度、獲得感、自豪感。全鄉11個行政村先后開展“美德換積分”活動,讓美德和脫貧攻堅并駕齊驅,鄉村文明展現出新面貌。
“‘美德換積分’工作,彰顯了我們的黨建引領作用,讓黨建工作在精神文明創建這個領域,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通過‘美德換積分’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鄉村文明風貌煥然一新。”補郎鄉黨委書記賀承艷說道。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促進村組、村民齊抓共管鄉村文明建設,提升村民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家庭衛生、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的自覺性,以此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在鄉黨委的帶領下,補郎鄉在全鄉范圍內開展“美德換積分”活動。
“美德換積分”采用“積分制”原則,每戶基礎分為60分,每月通過組織評選,對每戶進行加分、扣分。評選結束后有5天公示期,公示結束后對分數高于60分的農戶,各村工作組立即兌換代金券,1分等值于1元錢,農戶可用代金券到村工作組指定的購物場所換取同等價值的商品。
“全鄉有11個行政村,每村以脫貧攻堅網格為單位、村支書為組長開展‘美德換積分’活動。活動覆蓋到全鄉每家每戶,讓每個家庭都受惠。”賀承艷說。
為有效地開展“美德換積分”活動,補郎鄉各村組建了以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本村的評選工作,各脫貧攻堅網格長具體負責本網格的評選,并組織召開本網格群眾會議,宣傳評選方案,每個村推薦出3至5名黨員和有威望的群眾參與評選,充分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黨建促脫貧的示范帶頭作用。同時制定了《“美德換積分”助推“黨建促脫貧”評分表》,每次的評分結果在本網格區域內進行公示,達到公平、公正的目的,使評估工作有據可依、有跡可循。
在補郎鄉補郎村“美德換積分”指定兌換超市里,貨架上滿滿當當地擺放著各種商品,有柴米油鹽、鍋碗瓢盆、零食等。
“4月份已經有24戶村民來我這里兌換商品了,基本上兌換的是些日用品,1分對應1元錢,多退少補,還可以累計積分再來兌換想要的物品,村民們都很高興。”補郎村指定兌換超市老板姚明嬌說。
“我們村在每個月的20號到23號進行匯總,結果在公示欄或者小組內進行公示和評比,評比出來的積分可以在指定超市兌換農戶想要的商品。”補郎村村支書郭乃良介紹。

普定縣補郎鄉群眾在指定超市用積分代金券兌換生活用品。
以獎代補,以分換物。積分的獲取主要是評估組對每位家庭在“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家庭衛生、移風易俗、孝老愛親”五個方面的評價。《“美德換積分”助推“黨建促脫貧”評分表》里對此一一列舉了分值,有加分項、也有減分項。例如:積極參加村集體會議可加2分,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每月可獲2分,庭院和串戶路干凈整潔可獲5分;而扣分方面,濫辦酒席將被扣5分,不執行殯改政策將被扣10分。每戶基礎分為60分,只有超過60分的部分,方可兌換物品。每村以組為單位,所有在家的農戶均可參與,1個月為一次評審周期。
“制定‘美德換積分’以來,村民文明習慣和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就拿開會說,以前村干部最頭疼的莫過于通知開會,每次開小組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等院壩會時,村民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往往需要挨家挨戶去請,才有人來;開展‘美德換積分’活動以后,聽說積極參會可以得積分,村民們的參會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村民們的參會積極性提高后,也讓村支‘兩委’開展政策宣傳的工作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郭乃良告訴記者。
走進補郎村,村道衛生整潔、群眾房前屋后干干凈凈。
“郭支書,快來家里坐。”記者跟隨郭乃良來到村民楊德芬的家里,楊德芬連忙招呼道。
“楊德芬已有82歲高齡,但是她每個月在‘美德換積分’的公示欄都榜上有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講究衛生,庭院臥室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郭乃良向記者介紹。
“‘美德換積分’這個活動太好了,我每個月得到的積分都可以拿去換些生活用品和零食,還打算多存些積分去換袋米。”楊德芬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笑容。
隨后,記者走訪了幾戶人家,家里不管是客廳臥室、還是廚房廁所,都潔凈整齊,家家如此,戶戶一樣。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正是通過開展“美德換積分”評選活動,農戶們都自覺地把環境衛生打理好,并漸漸養成習慣,形成自然,實現屋內屋外一個樣,道路院壩一個樣。
“‘美德換積分’活動自今年1月啟動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增強了農戶的成就感與榮辱感。農戶只需要達到加分標準就可以輕松得到積分換取所需物品,雖然獎品價值不高,但能在精神上給予激勵,讓群眾的自尊心、自信心進一步得到增強;而評估小組每月公布的評選結果,對積分高的家庭進行獎勵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對一些后進家庭的不良行為,如不遵紀守法、不講環境衛生等,能有所觸動,引導他們回歸傳統的文明道德風尚。”補郎鄉鄉長楊曉江說道。
普定縣補郎鄉“美德換積分”活動的開展,讓群眾滿意度得到了提升,村民自治得到強化。讓家庭成員之間、鄰里之間、干群之間關系進一步和諧,實現了全村上下齊抓共管鄉村文明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