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波,康海波,張志杰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隨著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產品零部件開發水平的快速提升,汽車廠商和客戶對汽車整車性能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而NVH 性能作為整車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備受汽車廠商和客戶的密切關注,且排放和輕量化的需求,發動機的升功率和扭矩也越來越高,這導致變速箱的NVH 問題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文以某款MPV 車型為例,介紹運用LMSTest.Lab 軟件對變速器NVH 問題進行測試分析,并根據測試結果,查明故障的激勵源及傳遞路徑,結合經驗積累并提出可行的優化方案。
變速器噪聲主要為:嘯叫聲、敲擊噪聲、同步器結合噪聲及軸承噪聲。嘯叫聲是為帶負荷齒輪的彈性形變產生的嚙合噪聲,其特征為窄帶譜,頻率隨轉速變化而變化,主要通過優化齒輪的公差,齒輪加工質量和齒形來解決,優化齒輪和軸系受載變形、軸承裝配精度、提高殼體模態,減小傳遞路徑等也是解決變速器嘯叫的重要途徑;敲擊噪聲原理為主軸的轉速波動和空轉齒輪之間的沖擊,其特征為寬頻帶噪聲,出現在低轉速區間,其解決方案為主要為改變激勵、控制齒輪間隙、齒輪布置和齒數、慣性矩、齒輪材料、油粘度來解決;同步器結合噪聲是被選擇齒輪結合時的刮擦聲,其特征為同步器功能的損壞,同步器結合前部件間存在速度差,白噪聲頻譜;軸承噪聲是指運行時軸承產生的噪聲,特別軸承損壞時。本文主要講解某款縱置MPV 在開發過程中遇到的變速器NVH 問題及運用LMSTest.lab 解決和驗證過程。
該款MPV 車型在主觀評價中發現主要五個問題:(1)加速和滑行存在明顯嘯叫聲;(2)加速工況低速時有類似變速器敲擊聲;(3)滑行工況有類似變速器敲擊噠噠聲;(4)怠速工況有類似敲擊聲;(5)一擋升二擋有沖擊現象。針對上述主觀問題,對變速器進行NVH 測試,結合測試數據排查故障原因。
本次測試使用LMS SCADAS Mobile 便攜的數采系統,利用LMS Test.Lab 模塊進行測試、數據分析。LMS Test.Lab軟件是專門聲學和振動測量而設計的,現已成為眾多汽車公司的主要測試軟件。
變速器齒輪敲擊測試需要測試變速器近場噪音、駕駛員右耳噪音、變速器殼體的軸承座外殼體表面的振動、變速器各擋位空載齒輪角加速度等。
測試車輛、工況:某款縱置車輛,二、三、四、五擋(WOT,POT,COAST)三種工況:

表1 測試工況
扭振傳感器傳感器布置:

表2 扭振傳感器布置

(1)振動傳感器布置:振動傳感器布置在變速器輸出軸、中間軸的軸承座對應的殼體外表面。
(2)噪音傳感器布置:變速器近場300mm 處、駕駛員右耳處。
該款MPV 車型在主觀評價中發現主要五個問題:(1)加速和滑行存在明顯嘯叫聲;(2)加速工況低速時有類似變速器敲擊聲;(3)滑行工況有類似變速器敲擊噠噠聲;(4)怠速工況有類似敲擊聲;(5)一擋升二擋有沖擊現象。針對上述主觀評價問題,對變速器進行NVH 測試進行定量分析,結合測試數據排查故障原因。
按照變速器結構簡圖及齒數,計算出變速器各擋嚙合階次匯總見表3。

表3 變速器齒數及嚙合階次
針對評價問題,對二、三、四、五擋采集數據,分別測試緩油門、全油門、帶擋滑行四種工況。利用LMS test lab進行數據處理,發現在2 擋和常嚙合齒輪副有超標,見圖1(紅色表示總和,綠色表示檔位階次,藍色表示常嚙合階次),3 擋和五檔的齒輪副嘯叫均在目標以下,見圖3。

圖1 二擋緩油門工況

圖2 二擋全油門瀑布圖

圖3 三、四、五擋緩油門工況
對比瀑布圖,在常規轉速確實存在15.77 和24 階次線,但在1070HZ 左右有明顯的共振帶,是影響齒輪嚙合階次噪聲的的原因。進一步排查,在輸出軸后殼體及懸置支撐梁布置振動傳感器,讀取數據結果見圖3,共振帶不明顯,說明超出目標值得噪聲不是由變速器激勵起來的。

圖4 變速器后殼體振動圖
結論:該變速器常嚙合齒輪副和2 擋齒輪副引起的嘯叫階次有超過目標值要求的轉速段;3 擋和5 擋的齒輪副的嘯叫聲在目標值以下;但在瀑布圖上看,影響階次噪聲的原因為車內存在1070HZ 的共振,通過排查非變速器產生,因此變速器嘯叫滿足NVH 要求。
敲擊機理:自松齒輪敲擊驅動齒輪,敲擊發生時,齒輪慣性力矩大于齒輪阻力矩,一般出現在輕載或空載齒輪上,是由于發動機轉矩波動和齒輪側間隙的存在,在齒輪間出現重復沖擊而產生的廣譜噪聲現象。下面列舉了該車型滑行工況下2、3、4、5 擋數據,測試數據如下:

圖5 滑行工況瀑布圖
從上圖5 看出,2、3、4 擋均存在不同程度敲擊,其中在在4 擋1700rpm~2440rpm 區間,較明顯。
變速箱產生齒輪敲擊噪聲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發動機的扭振波動較大,激發傳動系統的扭振,導致出現齒輪敲擊聲;另一種情況是由于齒輪布置設計存在問題,導致被動齒輪拖曳力矩設計不合理,致使出現齒輪敲擊聲,故進行扭振分析:

圖6 全油門下2 擋角加速度圖
圖6 表示全油門加速工況變速箱飛輪端的轉速波動值平穩,滿足目標要求,但變速箱輸入軸的角加速度波動高于目標值(600rad/s2),且在各擋位是存在放大現象,這說明離合器的剛度需要進一步減小,阻尼進一步增大;從圖7 中看出,傳動軸角加速度傳入變速器的角加速度均有所衰減,因此滑行工況的敲擊噪聲不是由傳動軸引起。齒輪副角速度差對比,通常不產生敲擊的空套齒輪副要求(經驗值)。

圖7 滑行工況傳動軸與變速器角加速度

表4 變速器不產生敲擊角速度值

圖8 三擋時各擋空套齒輪的轉速波動圖
以3 擋為例,讀取2、5、R 角速度差分別為94、62、120,其中2 擋和5 擋超出經驗值,存在敲擊的風險,按照此思路,分別測出各個檔位的加速、滑行工況的角加速度值,匯總如下:

表5 各擋空套齒輪角加速度值
從表5 可知3 擋、2 擋和倒擋的角加速度波動都較大,5擋較好,從齒輪角度分析,2 和3 擋是產生敲擊的主要來源;5 擋波動小,慣量小,不易產生敲擊。
結論:該變速器敲擊主要原因為變速器輸入軸的角加速度超過目標值;2、3 擋齒輪副慣量大是產生敲擊的主要來源。需要從離合器,齒輪慣量及軸承孔殼體剛度、精度來優化。
變速器噪聲有兩條傳遞渠道,一種是輻射傳遞,一種是結構傳遞。齒輪敲擊和嘯叫噪音通過變速器殼體表面進行輻射傳遞,一般很難通過對車身的堵孔、增加吸音材料等減小1000Hz~8000Hz 頻率范圍內的噪音。齒輪敲擊噪音主要通過變速器的支撐軸承傳遞到變速器殼體上,再以振動傳遞形式經過選換擋拉絲、懸置、排氣吊掛等傳遞到車身進一步傳遞到駕駛室。加強變速器殼體軸承座動剛度、減小變速器殼體的大平面等,可以減小齒輪敲擊的輻射傳遞、結構傳遞。
現對該款MPV 殼體振動數據分析,以2 擋全油門為例,測試結果如下:現檢查變速器后殼體輸出軸處(與懸置近)選擇以2 擋全油門為例,駕駛室右耳瀑布圖可看出在多處共振頻率帶,對比在殼體上振動傳感器信號發現在1500HZ 與變速器后殼體右側振動頻率接近。

圖9 主駕噪聲圖

圖10 中間軸軸承殼體頻譜圖
結論:中間軸軸承殼體上的共振頻率與車內噪聲的共振頻率沒有相關性,中間軸的振動沒有影響車內噪聲。

圖11 輸出軸軸承殼體頻譜圖
結論:輸出軸軸承殼體上的共振頻率與車內噪聲的共振頻率沒有相關性,輸出軸的振動沒有影響車內噪聲。

圖12 變速器后殼體右側振動圖

圖13 變速器左前下側振動圖
結論:結合圖11,圖12 和圖13 主駕的1500HZ,2470HZ,2880HZ 為殼體產生共振,動剛度不足,需要優化殼體結構。
經過對測試數據分析,最終確認該變速器嘯叫滿足要求,該變速器常嚙合齒輪副和2 擋齒輪副引起的嘯叫階次有超過目標值要求的轉速段;3 擋和5 擋的齒輪副的嘯叫聲在目標值以下,但在瀑布圖上看,影響階次噪聲的原因為車內存在1070HZ 的共振,通過排查非變速器產生;該變速器存在齒輪敲擊,敲擊主要原因為變速器輸入軸的角加速度超過目標值,2、3 擋齒輪副慣量大是產生敲擊的主要來源;該變速器殼體剛度不足,存在多處共振異響。
在變速器NVH 問題改進中,充分運用LMSTest.Lab 軟件,對整車車內噪聲,傳動系扭振及變速器振動進行測試及分析,準確查明故障原因,并結合經驗給出詳細解決方案,從而快速準確的解決變速器NVH 問題,避免了變速器NVH改進過程中的盲目性,并縮短了改進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