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崢
(武漢機電工程學校,湖北 武漢 430012)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大多數中職院校在進人才的培養是會將教學重難點放在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及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上。要引導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應當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強化學生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后期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專業職業能力的強化則應當通過實踐教學的形式進行深入開展。目前,大多數中職院校是采用實訓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崗位內容和工作要點,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為了幫助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中職院校在開展實訓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與他人溝通協調能力、注重其職業性的在外體現,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已經逐漸成為開展教學活動的目標任務,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職院校的實訓課程逐漸引起了社會的重視,在進行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的優化設計時通常會按照一比一的形式進行完善。中職院校為了更好地實現創新教育,推動學生后期可持續發展,在教學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資金、人力資源等等,也積極采用了當前社會中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通過項目教學法、任務導向法等等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所謂實訓教學,主要是指中職院校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職業技術、實踐作用能力進行訓練培養的過程,其中,明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從旁對學生進行協助指導,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感受到企業中的汽車工作環境;所謂實驗教學,主要是指中職院校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對學生完成產品進行檢測分析,考察其是否達到參數要求。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實驗教學能夠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分析檢測,學生可以從中得知自身所完成的產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從而不斷優化自身技術能力,以便培養并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產品的基礎結構和基本原理,無法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其實踐操作技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將實驗教學與實訓環節進行充分有效的結合,就能系統完整地將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有效的互補,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其長足發展。
根據汽車實訓項目的實際要求,中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性格特征進行小組劃分,通常10人最佳,每個小組都應當配置兩臺性能完好的設備設施,推舉出一名組長,對項目工作進行協調安排。
汽車專業實訓教師應當根據具體的流程和方式進行操作規范演示,可以運用當前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更為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了解步驟流程。在此基礎上,小組可以根據汽車的構成原理,拆裝程序,分別進行零件的分解、清潔、檢修及裝配等等,逐漸實現總成的拆裝維修。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每個小組在進行拆裝檢修的過程中都應當對汽車發動機的總成進行試驗,根據最終的真實結果對學生檢修中的行為動作,操作要點進行分析。例如,發動機設備在進行拆裝以后仍能正常啟動并運轉,那小組考核則通過,如果發動機無法正常啟動,或出現異響等等,小組則應當對發動機構件進行重新檢查維修,明確發動機相關設備設施的技術性能,參數指標,尤其是對于氣缸的密封性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已經通過考核的小組也可以進行觀察學習,對實驗過程進行有效的分析,找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運用自身所學知識,結合故障點,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和措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汽車實踐教學過程中如果忽略實驗教學,是無法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例如,在進行發動機基本結構和維修課程的實踐教學時,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發動機綜合性能的檢測分析,學生就只能了解到發動機的基本技術形態,技術參數,根據一系列發動機的在外表現分析發動機是否出現故障。但是在實訓教學之后并沒有及時進行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拆裝訓練,即使學生知道發動機存在故障,卻不知道故障點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進行故障的檢查維修,導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只有在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充分高效地融入實訓教學和實驗教學,實現二者的互補,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