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樂,劉平亮,謝莉
(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車身廠,陜西 西安 710200)
在汽車駕駛室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多種危險源,風險因素數量多,其中包括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懸掛點焊鉗、壓力機等,加之有機溶劑、危險化學品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儲存、使用、運輸等環節,都可能發生火災爆炸。如果這一系列的危險源管理不到位,將會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針對現場存在的危險源,我們通過構建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可以有效地將安全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使得企業生產作業過程安全受控。
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是駕駛室生產廠安全風險管控主動性的體現,是“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是被動安全向主動安全的轉變;是由事故導向轉向風險導向,樹立風險意識,突出預防為主,把握工作主動權,從而有效減少和控制事故發生,保障企業健康平穩發展。
駕駛室生產過程危險源、風險因素種類多,分類、分級不明確。安全管理經驗判斷的多,事后管理的多,老舊式的“人盯人”管理模式,在風險管理上缺少科學有效的方法,管控技能不足,現場存在的風險因素沒有細致的辨識,安全培訓教育缺乏針對性,導致風險管理失控引發事故。
由于駕駛室生產作業過程復雜、中間環節多,員工在辨識風險因素時,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和培訓,辨識過程過于膚淺、流于形式、不深入,對于部分作業過程、活動場所、人員行為等風險未全面辨識,如:交通安全、危險化學品運輸、設備維護保養、相關方作業等內、外部活動或過程,常因風險因素辨識不清,進而出現潛在性的隱患或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針對生產過程存在的危險源、風險因素,未能進行有效歸納、總結、分析,制定出的風險管控措施過于單一,不系統、不全面,導致現場設備設施、工裝工具、現場環境、人員行為等方面出現重復性隱患,管控措施防范風險不夠。
成立領導小組。全面部署、統籌安排,制定工作方案,有效發揮領導作用,保證雙重預防工作機制人、財、物等資源的有力投入。
通過現場調研、問卷調查、座談會、分析總結報告等形式,調研員工安全培訓需求,明確培訓對象,制定有針對性地安全培訓計劃,分階段、有重點組織員工培訓,建立員工安全培訓教育個人信息檔案。
分類別編制員工三級安全教育課件、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危險源管控、隱患排查與治理、應急管控等專項安全培訓課件,動態修訂、完善課件的內容。
培訓形式一般采用“一對一師帶徒”、“集體授課”、現場“口述手指”、“模擬演練”等方式開展,培訓結束后,通過現場問答、理論考試與實操考試相結合等方式,評估安全培訓教育的效果,提升員工基本的風險預控技能和意識。
結合各車間生產安全作業特點,策劃風險因素辨識方案和工作流程,以班組為單元,成立風險辨識評估小組,小組成員由班組長、安全員、設備員及工藝員等人員組成。采用科學地風險識別評估方法,分車間組織班組從生產、工藝、設備、現場、人員等方面,全方位、全過程、全系統辨識。由安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工程師等組成的專家小組成員,對風險因素清單進行有效性評審。
風險辨識常采取的三種方法:包括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檢查表(SCL)。(基本分析法,是對于某項作業活動,對照危險源或危險因素分類和事故類型及職業病的分類,確定本項作業活動中具體的危險源。工作安全分析法,是把一項作業活動分解成幾個步驟,識別整個作業活動及每一步驟中的危險源及其風險程度。安全檢查表法,是對某項作業活動、某種裝置根據有關標標準、規范、國內外事故案例,系統分析,結合運行經歷,歸納、總結所有的危險源,確定檢查項目并編制檢查表)
安全風險等級確定。識別出的風險因素清單庫,采用定量評價方法D=LEC 打分法,將風險因素評價出不同的等級,形成風險分級清單。
安全風險等級主要是從高到低,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為四個等級,并適時對風險清單庫動態修訂。
根據識別出的風險分級清單,按照崗位級、班組級、車間級、廠級,制定風險分級責任清單和預防控制措施。預防措施堅持“3E” 控制基本原則(包括:安全教育原則、安全技術原則、安全管理原則)。(如圖所示)

圖1 車身廠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責任清單庫
根據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庫,使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以車間為單位,繪制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現場張貼公示,實現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可視化。(如圖2所示)

圖2 涂裝車間二層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
根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庫,對于三級以上的重大安全風險編制崗位風險告知卡,明確風險等級、事故預防措施、應急措施及管控的負責人,從而實現對重大風險因素的有效管控。(如圖所示)

圖3 車身廠三級以上安全風險清單表

圖4 壓力機操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
隱患排查治理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控手段。結合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內容,梳理隱患排查的項目及內容,明確檢查標準、周期和頻次,形成完善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計劃。
通過崗位點檢、班組周檢、車間專項檢查、分廠重點要害部位、過程督查等方式,全系統、全方位、全過程、有計劃排查綜合治理,形成系統性地四級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深度挖掘生產過程存在的隱患,提出合理有效整改措施,盡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出現。
綜上所述,通過構建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立了風險分級管控清單數庫和隱患排查綜合治理工作方法,從人、機、料、法、環、測方面,完善了風險分級管控措施,使生產作業過程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我們也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后續將不斷完善、細化班組級和崗位級風險清單,組織員工培訓和應用,提升員工風險防控能力,使雙重預防機制進班組、進崗位。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體系,固化工作流程,有效發揮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作用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