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毅
(青海省格爾木市健橋醫院 青海 格爾木 816099)
血清尿素氮主要通過人體蛋白質代謝產生,主要經腎臟排泄。臨床研究顯示,老年人因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下降,對血尿素氮的排泄能力也隨之降低,血尿素氮水平往往高于正常范圍[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87例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測定所有患者血尿素氮水平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具體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女性患者共87例,患者年齡30~79歲,平均(52.60±7.60)歲。納入標準:(1)均伴有不用程度的血尿素氮水平升高。排除標準:(1)并發其他急慢性腎臟疾病或腎功能衰竭;(2)伴有急性消化道出血或實質性臟器功能障礙;(3)伴有傳染性疾病或惡性腫瘤疾病。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由專人查找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家庭住址、戶籍、體重、身高,計算體質量指數,記錄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記錄患者疾病治療使用藥物情況,如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藥、降糖藥、他汀類藥、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就診當日開展常規檢查,晚餐后常規禁食禁飲,次日清晨取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5ml,常規離心分離血清后收集置于冷凍箱中保存備用;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迪瑞cs-1200)測定血液樣本中血尿素氮水平。
分析影響女性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相關因素。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數據,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冠心病、高血壓、孕婦、2型糖尿病、白蛋白、總蛋白和肌酐降低是影響女性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相關風險因素(P<0.05),見表1。

表1 單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 有 23 18(78.26) 0.000無64 7(10.94)肌酐 降低 19 16(84.21) 0.000正常 68 9(13.24)白蛋白 降低 32 15(46.88) 0.000正常 55 10(18.18)總蛋白 降低 31 17(54.84) 0.000正常 56 8(14.29)孕婦 是 29 19(65.52) 0.000否58 6(10.34)腦血管病 有 20 5(25.00) 0.291無67 20(29.85)
將單因素分析有意義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中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冠心病、高血壓、孕婦、2型糖尿病、白蛋白、總蛋白和肌酐降低是影響女性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獨立風險因素,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血尿素氮是臨床中評估人體腎功能的重要指標,血尿素氮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出現腎功能受損。但近年來有學者研究指出,血尿素氮水平檢測容易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導致測定結果出現誤差,甚至影響到對患者腎功能的評估和治療方案的制定,如何提升血尿素氮檢測準確率是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為探討影響女性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相關因素,本文選取收治的87例患者開展研究,調查所有患者一般資料、基礎疾病等,并對相關變量進行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冠心病、高血壓、孕婦、2型糖尿病、白蛋白、總蛋白和肌酐降低是影響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相關風險因素,與周婧等[2]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血尿素升高與腎小球濾過率呈負相關,隨著年齡升高,患者血尿素氮水平升高,顯示隨年齡增長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都會對腎臟功能產生影響,增加腎臟灌注壓力,長此以往,最終出現腎功能損害,導致血尿素氮水平升高。
綜上所述,影響女性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的風險因素多且復雜,臨床腎功能評估時應重視以上因素,提高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