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霞
(山西省生殖科學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06)
生殖中心屬于較為特殊醫療部門,其主要職能在于幫助不孕癥患者進行生育。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該類不孕癥患者的臨床數量正以極快的速度在增加。為保障生殖中心對該類患者的綜合治療效果,在對各方面治療工作逐步進行完善的同時,更需要做好對應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旨在對PDCA循環管理法在提升該部分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以對比研究的方式展開,所納入病例為2010年1月—2018年12月所接觸的1591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取組中791例,各方面護理工作以常規方式展開,即對照組,余下800例患者在護理中,對應護理人員以PDCA循環管理法開展對應管理,即實驗組。對照組年齡在24~35歲間,均值為(29.18±1.82)。而實驗組年齡在23~34歲間,均值為(31.27±1.28)。所有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均由同一批護理人員展開。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進行常規護理,包括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向其講解出現不孕的主要原因,并告知其當前治療方案的主要原理等,幫助患者以正確心態面對,同時對于患者所存在的各方面疑問,護理人員更需要詳細為其進行講解。
實驗組護理人員采用PDCA循環法,PDCA方法具體實施內容包括:
(1)計劃階段。在此過程中,需要通過集中培訓的方式,引導該部分護理人員認識到健康教育對于該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多方面作用。結合患者具體情況評估患者的具體認識需求,明確健康教育目標,以保障后續健康教育工作展開的有效性[1]。
(2)實施階段。在實施過程中,需結合患者具體認知情況,耐心為患者講解出現不孕癥的主要原因,幫助患者對自身病癥情況有較為透徹的了解。同時,需要告知患者當前治療方式的有效性,必要時可引導患者與部分治愈病例進行溝通,逐步幫助患者建立起康復的信心。同時,在實施過程中需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對宣教方式以及對策進行調整,確保患者能夠較為直觀、透徹的認識自身病癥[2]。
(3)檢查階段。在展開對應健康教育后,護理人員需及時對宣教方式以及宣教效果進行總結。及時評估宣教方式的有效性,且在治療持續進行的情況下,評估患者在各個階段對應護理工作的綜合需求,進而對健康教育方式進行完善[3]。
(4)處理階段。為保障該環節護理工作的有效性,需及時展開護理工作總結例會,分析在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關處理對策[4]。
1.3 觀察指標
對護理質量進行評估,評估采用百分制,由護士長組織完成;
對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由我院自定評分表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分,70分以上為掌握,70分余下為未掌握,)進行統計;并對患者妊娠率以及治療配合度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有關各數據都借助SPSS19.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評分結果顯示,實驗組平均得分為(91.22±1.28),對照組平均得分為(83.17±1.38),對比P=0.001,t=13.091,實驗組護理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
2.2 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實驗組為97.63±6.45,對照組為75.22%±8.07,對比P=0.041,t=10.585,兩組均達到掌握水平,實驗組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在患者配合度以及妊娠率上,實驗組同樣存在優勢,見表。

表 兩組妊娠率以及配合度對比 [n(%)]
生殖中心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屬于該部分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環節,因患者的特殊性,為充分保障患者治療的綜合質量,必須引導患者對病癥各方面知識進行掌握。在有效護理管理工作的作用下,幫助患者對健康知識進行掌握,并間接達到提升護理工作管理質量的作用,為治療成功率以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度等奠定有效基礎。
在本次研究中我中心就將PDCA循環管理法運用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結合觀察可知,在該護理方案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的綜合質量,在研究過程中結合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可較為直觀的反饋護理工作的整體效果,能否在有效護理干預的作用下,幫助患者對該方面健康進行科學、合理的認識,對于提升患者與后續各方面治療以及護理操作的配合程度等均存在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結合對護理質量進行評估,更可直觀反應PDCA護理管理模式的整體效果。而在研究中結合對妊娠率以及患者在治療中的配合度進行統計,同樣可較為直觀的反應出,PDCA循環法的多方面優勢。結合本次研究可知,在該護理管理方式的作用下,患者病癥知識掌握率在97%以上,且在護理質量評分上,在PDCA循環管理法作用下,保障評分在90分以上,可見該護理方式存在有提升該方面護理工作質量的作用,綜合提升患者在治療中的配合程度,保障妊娠成功率。
綜上,PDCA循環管理法,可有效提升生殖中心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