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艷 王冬梅(通訊作者)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胃腸中心 江蘇 揚州 225000)
胃腸道手術是臨床十分常見的手術,關于胃腸道手術的護理工作不容忽視,在對其進行護理干預時,不僅要幫助患者減輕病痛,還要指導患者調節胃腸蠕動功能,幫助患者改善身體狀況。此次研究,抽取了100例行胃腸道手術的患者來進行實驗觀察,將其分為兩組并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探究舒適護理干預對胃腸道手術患者胃腸蠕動功能恢復和護理滿意度的作用,詳細如下。
抽取的觀察對象一共100例,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1月,選取的患者均行胃腸道手術。對患者進行分組,分組方法:數字法,分組數量: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女比例:28:22,年齡階段20~60歲,年齡均數為(42.3±1.4)歲。對照組,男女比例:27:23,年齡階段21~62,年齡均數為(42.8±1.5)歲。入選標準:①年齡≥18歲的患者;②嚴格按照胃腸道手術執行標準分析后入組;③家屬同意參與實驗并配合觀察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由于多種原因正在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療者;②嚴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③癌癥晚期營養不良的患者;④病情危重,病情變化明顯者;⑤家屬不接受本研究方法者;⑥研究者認為將無法評價療效或不大可能完成預期的療程和的患者。(注:同一受試者不能重復進入同一臨床試驗,符合以上任何不可納入)。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指導,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必要時可為患者提供藥物等,盡可能為患者減輕疼痛。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指導基礎上接受舒適護理,首先護理人員應針對性的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行胃腸道手術的護理重要性,讓家屬從旁協助,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效果。其次心理指導方面:通過心里評價表患者進行心理狀況評估,結合患者的家庭狀況、成長背景、病情、心理素質等,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綜合有效的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指導。了解患者關于日常、飲食等方面的要求及習慣,指導患者術后補充維生素C,增加蛋白質: 指導意見: 雞蛋、鰻魚、黑魚、甲魚、酸奶、牛奶,盡量根據患者的要求作出一定的調整,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需要;對于身體狀況較差、年齡比較大的患者,可以嘗試進行腸內營養支持,腸內營養不僅價格低廉,實施方便,而且有利于維護胃腸道的結構與功能。在制定好營養劑后,經鼻放置營養管,腸內營養制劑是高滲液體,持續滴入或間斷注入均可,但應從少量開始,逐漸增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其次,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了解行胃腸道手術的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打消顧慮。最后,日常護理指導:指導患者多多進行適宜的鍛煉,比如練太極拳、慢走、慢跑等,增強抵抗力,注意補鈣。
①滿意度評價: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指標,通過隨訪調查、電話隨訪、微信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分,記錄護理總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②胃腸蠕動功能:在護理前后,對兩組患者的胃腸蠕動功能進行評價(滿分10分,得分越高則越優),對比護理前后兩組間的差異。
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17.0,納入觀察指標中的數據,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時,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僅有1例對護理工作表示不滿意,另外49例患者表示滿意或一般滿意,總滿意度為98.0%。對照組中10例表示不滿意,另外40例患者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或一般滿意,總滿意度為80.0%,兩組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護理前,兩組的胃腸蠕動功能評分差異不顯著(P>0.05),經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護理前后兩組胃腸蠕動功能評分比較 (,分)

表 護理前后兩組胃腸蠕動功能評分比較 (,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4.5±0.4 7.5±1.8對照組 50 4.6±0.5 5.8±1.5 t-0.3874 11.3368 P->0.05 <0.05
胃腸道手術在臨床十分常見,通過護理指導來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求患者完善日常鍛煉,通過功能鍛煉產生應力刺激,促進胃腸蠕動,加快疾病恢復。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要注意為患者的胃腸道建立良好的環境,幫助其回復胃腸功能。舒適護理針對患者的病情展開護理干預,盡可能讓患者感到舒適,減小患者的痛苦。此次研究,納入1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來進行觀察,結合最終結果,系統性護理干預的患者,護理滿意度達到98.0%,患者的胃腸蠕動功能的恢復情況也更優,護理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對行胃腸道手術的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和生活質量,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較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