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高 章節 黃永祥(通訊作者)
(1武漢市武東醫院精神四科 湖北 武漢 430084)
(2武漢市武東醫院精神一科 湖北 武漢 430084)
(3武漢鋼鐵公司第二職工醫院精神科 湖北 武漢 430084)
狂躁癥典型特征包括心境高漲、活動增多以及思維奔逸,一般認為其發病與遺傳因素、體質因素、神經功能和代謝異常有所關聯,精神刺激因素也是誘發狂躁的重要因素[1]。患者往往過分自信或產生幻想,行動不考慮后果,具有一定危險性,病情嚴重時可能傷害自身或他人[2]。長期堅持服藥可控制病情,但不排除患者治療期間發病情況。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
篩選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狂躁癥患者80例,抽簽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整理臨床資料,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6~57(39.25±4.62)歲,病程0.5~6(3.42±1.02)年,高中以下學歷27例,高中及以上學歷13例;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25~58(40.02±4.74)歲,病程0.6~8(3.65±1.03)年,高中以下學歷28例,高中及以上學歷12例。以上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獲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支持。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打造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保障患者睡眠質量;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觀察不良反應并予以處理;對患者日常行為加以監控和記錄。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心理干預、用藥干預、生活干預三個方面:(1)護理人員保持親切耐心的態度,采用恰當的方式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評估其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多為患者講解治愈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同時鼓勵患者保持心態樂觀,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改善情緒,有利于減少復發。(2)加強患者用藥管理,嚴格遵醫囑服用藥物,服藥時護理人員進行監督,避免患者將藥物藏在口腔或錯服藥物;服藥后囑患者多喝水,有利于促進鋰的排出;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告知其堅持治療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3)密切關注患者日常生活和行為,避免患者受到刺激;指導患者每日做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改善睡眠質量;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陪伴,出院后監督患者服藥,定期復診。
評價患者治療期間依從性,觀察患者表現[3]:①正確服藥;②不擅自增減藥物;③不擅自停用藥物;④不擅自服用其他藥物;⑤禁酒。全部做到判定為優秀;做到2條以上判定為良好;未達以上標準判定為較差。統計治療儀從性優良率(優秀率+良好率)。
護理前后對患者進行BRMS評分[4],總分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0~5分認為無明顯躁狂癥狀;6~10分認為有輕微躁狂癥狀;11~21分認為有明確躁狂癥狀;22分以上認為有嚴重躁狂癥狀。
數據經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優秀、良好、較差分別為26例、10例、4例,優良率為90.00%(36/40);對照組中優秀14例,良好11例,較差15例,優良率為62.50%(25/40),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880、P=0.000)。
護理前兩組患者BRM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RMS評分比較(,分)

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RMS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0 18.82±3.52 12.53±3.02觀察組 40 19.74±3.12 7.05±2.15 t-1.237 9.349 P-0.220 0.000
狂躁癥臨床發病機制相對復雜,發病時間也沒有規律可循,患者常表現為情緒高漲、語言增多、過度興奮、多動等,行為幾乎不受自我控制,對事物喪失部分判斷意識,甚至表現出攻擊性。通常狂躁癥可反復發作,積極給予藥物治療有一定控制效果,但有效的護理措施不可或缺。常規護理僅限于關注患者遵醫囑用藥和日常生活,滿足基本需求,缺乏對患者心理方面的關注,針對性不高。相比之下,綜合護理干預涵蓋內容更加全面,在滿足患者基本需求情況下給予一定的心理干預,鼓勵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加強護患溝通交流可提高治療依從性。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合理運動以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保障睡眠質量,可使患者感受到關懷,治療效果也明顯提高。本文數據結果顯示,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良好率顯著提高,且與對照組相比躁狂量表評分明顯降低,表明癥狀改善良好。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用于狂躁癥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可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有利于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