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
(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衛生院 湖北 武漢 430415)
臨床合理用藥為保證醫療質量的主要前提,也是對醫患利益維護并且對醫療安全進行保障的主要內容。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缺少有效且可行的量化標準。我院根據相應規定設置臨床合理用藥量化評估體系,實現臨床各科病理用藥合理性的量化考核[1]。選擇2017年200例住院病歷實現分析,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查2017年1月—12月200例住院病歷,對其臨床合理用藥情況實現量化評分。根據臨床合理用藥知識,以國家藥事管理規定為基礎,和我院實際情況相互結合,隨機抽取各個臨床科室年資較高醫師和藥師創建監督小組,通過討論實現臨床合理用藥量化評分表的創建,并且下發到各個科室。表1為創建的住院病歷合理用藥量化表。

表1 住院病歷合理用藥量化表
其一,對人員進行培訓。點評分員均已經獲得衛計委臨床醫師崗位證書和主管藥師及以上職稱,為了能夠使點評人員掌握標準一致性得到提高,對評分質量進行保證,運行評分體系之前實現點評分院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住院病歷抽取方法、點評標準、量化評分體系的介紹、表格的填寫及點評的根據[2]。
其二,量化評分。以相關規定,病房醫囑單抽樣率在1%以上,并且每個月的點評出院病歷絕對數在30份以上。醫藥部和醫務科相互合作,根據病歷的抽取原則,每個月抽取30份出院病歷,使用評分表實現評分。對于不同周期病歷的合格情況、臨床醫師反饋率等情況實現統計學分析。主管醫師在接收到點評結果之后,假如有其他的不同看法或者建議,通過書面的方式對點評小組進行反饋。
本文數據均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利用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進行檢驗,使用%表示計數資料,通過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017年各個季度的住院病歷合理用藥合格率分別為50%(100/200)、60%(120/200)、70%(140/200)、80%(160/200),第四季度的合格率比第一季度的合格率高(P<0.05)。
2017年中藥注射劑使用率為70%,使用率最高,占46.7%;其次為抗菌藥物,使用率為45%,占30.0%,詳見表2。

表2 2017年藥物的使用率情況
在抽查的住院病歷中,常見不合理用藥類型主要包括無適應癥輔助藥物的使用、抗菌藥物使用、一般疾病治療藥物使用等。
一般給藥劑量不規范都是根據藥品說明書中的劑量進行使用,抽查表示,小部分醫師在使用頭孢類抗菌藥物的時候術前每天兩次,每次1g,術中每天兩次,每次3g,術后每天兩次,每次2g。決定此藥物療效的參數為血清中藥物的濃度比最低抑菌濃度持續時間占比給藥時間,假如其超過40%~50%,才能夠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在血藥濃度超過最低抑菌濃度的四倍以上,即便是繼續增加藥物劑量,也不會提高藥物療效,還會使藥物不良反應增加[6]。
本文結果顯示,2017年四個季度的抽檢病歷合格率在不斷的提高,其中第四個季度的病歷合格率明顯比第一季度高。臨床醫師通過培訓及評分體系監督、指導,能夠降低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對用藥行為進行規范。住院病歷合理用藥量化評分體系能夠提高臨床合理用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