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芳
(東南大學附屬江陰市人民醫院,江蘇 江陰 214400)
急性腦梗塞是由于血栓堵塞腦動脈血管引起的一種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疾病,約3/4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顱內動脈支架取栓術是近年來治療急性腦梗死的一種新方法,具有時間窗更長、顯著提高血管再通率、縮短再通時間、減少術后出血等優點[1]。我科于2017年1月開展了此項新技術。2017年2月首次收治1例左側大腦中動脈(MCA)M1段閉塞的患者,且入院時即存在重度失語,經過積極治療護理,效果較好,患者好轉出院。
患者,女性,70歲,退休教師。因“突發失語、右側肢體不能活動2h”于2017年2月2日10:38急診入院。入院查體:T:36.0℃,P:80次/min,R:18次/min,BP:170/93mmHg,GCS:10分(E4V1M5),雙瞳孔直徑3mm,對光反應靈敏,右側肌張力偏低,刺痛無活動,右側肢體病理征陽性,左側肢體肌張力正常,運動性失語,NIHSS評分17分。CTA示:左側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重度狹窄伴閉塞。患者入院后在排除溶栓及介入手術禁忌癥,征得家屬同意并簽字后立即給予50mg(0.9mg/kg*55kg)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并于當日12:00在全麻下行“腦血管造影+機械取栓術”。手術順利,局部狹窄程度有改善,遠端血管顯影良好,術后CT示顱內未見遲發出血,左側基底節區少量梗死區域,術后轉NICU監護治療。回室時患者全麻未醒,雙瞳孔直徑3mm,對光反應靈敏,BP:171/84mmHg,予烏拉地爾泵控制血壓。3h后拔除氣管插管,發音困難,右側肌力2級,NIHSS評分8分。術后第2d患者GCS13分(E4V3M6),14:30出現煩躁,左瞳孔直徑由3mm變為4mm,對光反應遲鈍,右側肌力1級,NIHSS評分10分,CT示輕度腦水腫。16:00遷回我科,繼續予烏拉地爾控制血壓,阿司匹林抗凝,控制腦水腫等治療。5h后患者NIHSS評分8分,右側肌力2級。術后第3-4d患者神志清,逐漸減少烏拉地爾泵控用量,改口服降壓藥治療,開始進行早期語言功能訓練。術后第5d患者雙瞳孔直徑3mm,對光反應靈敏,右側肢體肌力4級。術后12d患者GCS15分(E4V5M6),右側肢體肌力5級,言語改善,NIHSS評分3分,好轉出院。出院3m 對患者進行隨訪,此時患者肢體活動自如,講話流利,NIHSS評分0分。
血管再通后再灌注損傷數小時內發生率為40%,1w內發生率可達50%,表現為腦水腫或腦出血。患者有高血壓史,術后血壓171/84mmHg,血壓過高可導致癥狀性顱內出血,血壓過低可能減少缺血區的整體灌注,導致缺血缺氧,加重腦水腫,形成惡性循環。且術中肝素化,術后使用抗凝劑均可能引起顱內出血而出現生命危險。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并做好相應處理是非常重要的,重點在于加強神志瞳孔、肌力及生命體征的監測,尤其是血壓的管理,同時做好抗凝劑的觀察及護理。本例患者,術前由于優勢半球額下回后部受損而存在運動性失語,程度為重度,妨礙了正常交流;術后言語未有明顯改善且失語恢復緩慢,出現悲觀情緒,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生命體征平穩后早期進行言語功能訓練對提高康復效果至關重要。
3.1 血壓管理 急性期將血壓控制140/90mmHg以下,平穩降壓是重點。控制目標血壓130~140/70~80mmHg,術后72h內q1/2h監測血壓。患者回室時血壓171/84mmHg,予NS10ml+烏拉地爾200mg以4ml/h微泵泵入,30min后血壓降至158/80mmHg。烏調控方案為:血壓高于目標值20%以內,在原有劑量上調20%,高于20%匯報;血壓低于目標值20%且收縮壓>90mmHg,在原有劑量下調20%。平穩降壓至術后第2d,患者出現躁動,血壓158/83mmHg,予右美托咪定泵入,將烏拉地爾泵速由4.8ml/h上調至5.7ml/h,15min后復測血壓142/78mmHg。播放舒緩音樂,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保證舒適。術后第3d,加用口服降壓藥,逐漸減少烏拉地爾用量,改烏拉地爾100mg以1.9-3.0ml/h泵入,血壓降至125/75mmHg時停泵。術后第4d起予以卡托普利25mg+非洛地平緩釋片5mg聯合降壓,q1h監測血壓。卡托普利半衰期為1.9h,單劑量口服后維持6-8h,每天需服藥3-4次;非洛地平緩釋片服藥后2.5-5h達血藥高峰,維持24h。服藥時間安排在08:00能確保24h有效血藥濃度,避免高血壓患者清晨的血壓波動造成的心肌缺血、梗塞等。兩者聯合使用可產生協同效應,且副作用小。
3.2 抗凝劑觀察及護理 急性腦梗塞患者在進行支架取栓獲得再通后,因為使用抗凝以及抗血小板藥物可能引起遲發的腦出血而加重病情。患者術后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 qd,可使血小板的環氧合酶乙酰化,服藥后需3-4h達血藥峰值,且18-24h是人體新血小板生成的主要時段,故晚餐后30-60min是服用最佳時間[2-3]。集中進行動靜脈穿刺,穿刺后靜脈按壓5min,動脈按壓10min。監測尿常規、糞隱血Biw,應用質子泵抑制劑。院前MRA檢查未見顱內及其他部位出血。
急性腦梗塞患者機械取栓術后通過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結合基礎血壓設置目標值,根據藥物半衰期合理安排用藥時間將血壓控制在目標值內,抗凝期間合理給藥、嚴密監測有效避免了顱內出血的發生;生命體征平穩后早期進行言語功能訓練,并結合患者的愛好提高了語言康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