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艷紅 曹良 喬志學 劉永保 李健(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廠)
在油田的開發過程中,為了延長油井的生產周期,通過加藥達到緩蝕、防垢和改善原油流動性的目的,受到石油中伴生氣形成的套壓影響,使得加藥方式操作繁瑣,工作量大,而放氣加藥的方式,既會出現加藥流速率不均勻,藥劑的作用效果不能充分發揮,又易造成生產壓差的改變,影響油井正常生產,污染環境。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對加藥和套管氣回收裝置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進,解決以上問題顯得尤為重要[1-2]。
目前油田的密閉集輸油井采油工藝中具備摻水流程,加藥方式采用帶壓加藥,在井口摻水流程上安置加藥罐,通過加藥罐注藥方式,利用地下摻水壓力高于套壓的原理,實現密閉集輸油井加藥[3]。
目前密閉集輸油井通過倒通地下摻水帶壓加藥流程,加藥完成后還要進行放空恢復原流程,操作過程復雜且等待時間長,造成巨大工作量,同時地下摻水伴熱容易造成桿管腐蝕,增加油井作業風險。
具備帶壓加藥流程的油井,長時間的操作容易造成加藥閘門、套管閘門不嚴,致使加藥罐內充氣,加藥時噴失量大,加藥量減少,影響加藥效果,縮短油井生產周期[4]。為避免冬季凍堵,需放空加藥罐底殘余藥劑,造成藥劑損失及污染。
目前油田采用的定壓放氣閥內沒有安裝有效的過濾系統,使用一段時間底閥內或高壓連接軟管內可能會發生結蠟堵塞現象,特別是冬天定壓放氣閥會由于凍堵而無法正常使用[5]。由于該裝置頻繁的運動,使得上閥內部彈簧發生彈性變形,與此同時套管氣對彈簧還有一定的腐蝕性,影響彈簧的倔強系數,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直接影響到定壓放氣的準確性[6],甚至很多都失去了裝置的定壓放氣的功能,并且開關時不靈活,使用不方便。最為重要的一點沒有安裝單流裝置的,可能會發生液體倒流入井筒的情況,從而影響油井的正常生產。
對于無摻水的密閉集輸油井進行加藥,以及進行測液面時和井口作業施工時,都要放掉套管氣,造成伴生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同時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7]。
油井加藥收氣一體化裝置主要由罐體、球閥、卡箍、止回閥、氣嘴等組成,其結構如圖1。
加藥時打開加藥罐上部加力扣,通過加藥罐空心堵頭進行注藥,注滿藥后旋緊上部加力扣,然后打開入藥端切斷閥門,由于應用球座式單流閥,避免倒流進入氣路管線,根據連通器平衡壓力原理,中心橫穿管可以平衡套管內壓力,藥劑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井底,同時入藥端切斷閘門可以控制加藥速度,實現帶壓加藥。

圖1 加藥收氣一體化裝置結構
1)裝置類型設計。該裝置采用立式加藥分離緩沖方式,立式穩定性好,高度差大,與生產現場工作需要更為貼合,可滿足快速加藥、天然氣凈化回收、油井標產和測試等功能,在功能實現、預算、安全等方面都能滿足設計要求。
2)調節方式設計。目前油井收氣時,需要井口套壓高于油壓,套管氣才能順利進入油管,且能夠根據油壓變化進行調節。傳統的裝置采用壓縮彈簧,氣體會影響彈簧彈性,而使用氣嘴直徑更容易精準調節,并且更換后可重復利用,操作方便,安全系數高。最終通過氣嘴直徑大小來進行調節。
3)保溫方式設計。套管氣中會攜帶一部分死油渣、蠟、雜質和水分等,特別是攜帶水分隨氣體流向油管,同時冬季溫度下降,容易發生管線和氣嘴堵塞,保證收氣部位不凍堵,不影響套管氣回收量,氣路保溫尤為重要。傳統的保溫是對回收裝置軟管進行包裹方式保溫,員工需要反復進行,我們采用管外套管的保溫方式,這樣可以減輕員工的工作量,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裝置連接設計。裝置采用20#8 in 無縫鋼管制作主體結構圓形加藥罐,加藥罐與套管閘門之間高壓膠管連接管線材質,整個裝置的加藥部分,管線連接采用高壓卡套式接頭,此種連接方式不易滲漏,成本低,豎向承載力大,安全性高,可以實現而要實現兩大功能:裝置可以暫時儲存藥劑的容器,確保藥液緩緩流入井下;同時流道與套管閘門之間有截斷可以控制加藥速度。
5)單流功能設計。通過模擬試驗發現,球座式單流閥雖然規格可選性小,但倒流概率小,成本低,對安裝方向和安裝空間要求不高,管式結構更適合安裝在氣路管線上。
加藥罐的容積應滿足日常油井護理措施最大加藥量的要求,作業六區油井最大加藥量為12 kg/d。通過計算,罐體采用8 in無縫鋼管,外徑φ 219 mm,壁厚6.5 mm,罐高500 mm,藥劑的密度大于或等于900 kg/m3,根據設計方案,容積為0.017 m3,質量約15 kg。通過計算,加藥罐容積完全滿足油井護理的加藥需求。
氣路管線正常使用時承壓范圍在0~1.0 MPa,由技術人員驗證氣路管線為DN15的高壓管件,20#鋼屈服強度245 MPa,抗拉強度410 MPa,承壓等級達到PN20,能夠達到使用要求,球座式單流閥承壓6 MPa,氣嘴承壓達到2.5 MPa 均能滿足設計要求。
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廠官17-25 井及段38-43-1安裝了油井加藥收氣一體化裝置,并分別進行了緩蝕劑和降粘劑的現場試驗,驗證該裝置的使用性能。試驗中,連接高壓軟管的承壓能力完全滿足現場要求。
經過現場試驗表明,該油井加藥收氣一體化裝置可以順利加入藥劑,而且截斷閘門又可控制加藥速度,同時通過更換氣嘴直徑調整進氣量,達到控壓的目的,加藥過程簡單,安全可靠。
一體化裝置研制成功并在現場推廣應用,效果很好,油井加藥時長由原來的30 min 降為5 min,且在下雪降溫等極端天氣下進行了現場確認,無凍堵和掛冰現象,確保藥劑完全入井,套管氣全部回收,使用效果非常好。
原來每口油井加藥和收氣裝置成本在3 000元,現在一體化裝置只需800元,平均每口油井每天增加收氣量在8 m3,1 m3套管氣可以發3 kWh 電量,按照工業用電0.78元計算,長期高效加藥確保油井載荷平穩,無需定期熱洗,每井次每年可創效1.35 萬元,如今已在23 口油井上推廣,經濟效益可觀。
1)該裝置安裝簡單,實用性強,能夠很好地滿足油井的加藥量,延長油井的生命周期,與此同時減少了油井熱洗等維護性作業費用,實現了油井護理的創效,降低生產成本。
2)解決加藥罐及套管氣回收裝置易凍堵問題,提高了油井套管氣回收率,增加了單井的收氣量,利用套管氣發電實現為企業創效。
3)減少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并且加藥能達到“可控、節約、安全、環保”效果,有效的緩解了井筒結蠟、結垢現狀,延長油井的生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