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彥鑫,王 帥,王秋月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山東濟南 250355)
抑郁癥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情感障礙類精神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對喪失活力、睡眠失調、焦慮、注意力減退、絕望,重度的抑郁癥常伴有自殘及自殺行為。近年來抑郁癥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快速上升趨勢,抑郁癥也成為世界上首要的自殺因素[1]。抑郁癥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患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目前臨床主流的抗抑郁藥雖療效顯著,但具有副作用大、起效時間長、時效短的缺點且臨床上仍有40%的抑郁癥患者對抗抑郁藥物治療無效[2-4]。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療抑郁癥則是我們遏待解決的問題。
中醫認為抑郁癥屬于郁癥的范疇,情志不暢是其主要的誘因,《素問·舉痛論》曾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可見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已認識到情志異常是治病的一大誘因。研究發現,音樂可以通過其特定的節奏、音節、和聲等起到影響人身心的作用。五行音樂是療法在《黃帝內經》的五行理論的基礎上,將五臟、五志與五音形結合所形成的一種物理療法。經過臨床研究的檢驗,五行音樂療法在輔助治療抑郁癥方面具有較好療效[5],且相對于抗抑郁藥治療,其副作用更顯小,故本文將就五行音樂療法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五音”可分為“宮、商、角、徵、羽”,是古人對音階的分類[6]。五音中每一音都對應了五行中一行,如宮對土,商對金,角對木,徽對火,羽對水[7],這種對應關系反映了五音所產生的效果與五行的對應?!鹅`樞·五音五味篇》提出:“商音鏗鏘肅勁,善制躁怒,使人安寧;角音條暢平和,善消憂郁,助人入眠;宮音悠揚諧合,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揚詠越,通調血脈,抖擻精神;羽音柔和透徹,引人遐想,啟迪心靈?!?/p>
“肝,在音為角;角音條暢平和,善消憂郁,助人入眠”,抑郁癥在中醫里面被歸屬為“郁癥”的范疇,多由情志不暢而引起氣血失和,臨床多責之“肝郁”。由上文的基源探討我們不難歸屬出角音是五行音中與“肝郁”最為密切的,提示其在抑郁癥的臨床應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臨床應用五行音樂治療時,應將音樂強度由小漸強,且音量維持在30 dB。叮囑患者在欣賞音樂時,輕閉雙眼,鼓勵患者在欣賞音樂時多聯想一些美好的事物,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以達人樂和諧之境。
蔡一劍[8]將62例混合型焦慮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治療組患者每天半小時收聽《中醫傳統五行音樂正調式》,在聽音樂的同時,囑咐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情音樂強度逐漸的由小到大,經過三十天的治療后,發現兩組評分無顯著性差異。梁綺敏[9]應用《中醫傳統五行音樂正調式》的角調治療了32例混合型焦慮抑郁癥患者,經過15天的治療后發現,相比于治療前,患者的評分有了顯著提高。黃華[10]應用《中醫傳統五行音樂正調式》的角調治療了50例混合焦慮抑郁癥患者,經過15天的治療后,患者的SDS評分相比于治療前有了顯著提升。劉德春[11]在2017-2018年間應用五行音樂治療32例混合型焦慮抑郁患者,發現,五行音樂在改善患者生存狀態上有良好的作用。
汪成書[12]等將120例產后抑郁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應用中醫五行音樂療法,對照組單純應用心理護理療法,經過八周的治療后發現,觀察組的HAMD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5-羥色胺(5-HT)、雌二醇(E2)、孤啡肽(OFQ)含量相對于對照組有一定提升。劉文慧[13]等將100例圍產焦慮抑郁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圍產保健及產程護理,干預組在給予常規圍產保健及產程護理的基礎上,于預產期前8周實施基于中醫理論的五行音樂療法,直至產后一周,結果顯示,干預組的的抑郁得分高于對照組。趙川麗[14]研究五行音樂對早產兒母親產后抑郁的調節上發現,相比于單獨應用產后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應用延續化護理聯合子午流注擇時五行音樂療法干預的觀察組的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有明顯提升,且患者的滿意度更高。胡晶等[15]將60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常規的健康指導,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五行音樂之角調音樂干預,分別于治療前后對病人進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經過四周的治療后發現,試驗組改善抑郁狀態的總有效率為73.3%對照組有效率為30%,提示五行音樂角調對抑郁癥有良好療效。林奕等[16]將80例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干預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五行音樂之角調治療,經過四周的治療后發現,治療組患者得分高于對照組,且兩組得分有顯著性差異。
李玉華等[17]將110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應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勞拉西泮聯合康復訓練,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五行體感音樂治療,經過28天的治療后,統計患者的HAMD、SDS得分,并評價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相比于未接受治療時,治療后的兩組患者得分均有顯著提升,且治療組療效由于對照組療效。林法財[18]等將9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隨機分為3組,對照給予口服鹽酸舍曲林片,治療A組給予針刺百會穴及穴位注射陽陵泉穴,治療組B在A組的基礎上加以五行音樂治療,經過15天的治療后發現,三組患者抑郁狀態相對于治療前均有了顯著改善,且治療B組效果最好,而對照組副反應最高。楊玉興等[19]將91例老年抑郁患者隨機分為五行音樂組,西方音樂組和對照組,三組均接受鹽酸氟西汀治療,治療結果顯示,五行音樂組療效最好,且明顯優于對照組。
五行音樂療法源于《黃帝內經》,是具有中醫學特色的治療方法,臨床研究顯示其在改善抑郁狀態、輔助治療抑郁癥上具有良好效果,且角音為臨床應用較多的音階?,F代研究發現,五行音樂可以提改善抑郁模型動物的抑郁行為,提升血清中5-羥色胺(5-HT)、海馬內單胺氧化酶(MAO)、肝組織內丙二醛(MDA)的含量,提示這可能為五行音樂的抗抑郁基礎[20-21]。
如今,五行音樂療法在臨床已得到了廣泛應用,其輔助或者單用療效已得到肯定,但關于其療效機制研究還相對薄弱,故應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將五音與五臟結合,深入廣泛的研究其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