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潘奕婷

生活中,有一個工作、生活、出行的好伙伴,那就是“地鐵”。
一眨眼,中國地鐵迎來了50歲生日。地鐵或許已成為上班族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從戰備轉移到交通服務,由單一出行到軌道生活,一代地鐵人的奮斗,五十年的歷久彌新。
1953年9月,《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要點》第一次明確提出“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經濟的交通工具,特別是為了適應國防的需要,必須及早籌劃地下鐵道的建設”。
當時,北京常住人口不到300萬人,機動車僅有5000多輛。大街上人多車少,人們出行多是步行或乘人力車,連乘公共汽車的人都是少數。籌建地鐵是一個相當奢侈的決定。那么,為什么還要在這時籌建地鐵呢?據了解,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洞察了地下鐵道的重要性,從戰備和民用角度倡導北京修建地鐵。
經過十年的規劃與籌備,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鐵道一期工程正式開工,按照“戰備為主,兼顧交通”的方針設計。當時已79歲高齡的朱德元帥親自為地鐵破土,與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拿起鐵鍬。
在地鐵修建過程中,堅決貫徹毛澤東主席對地鐵修建批示精神:“精心設計,精心施工”。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鐵建成通車,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歷經50年的發展,如今的北京已成為四通八達的地鐵大國。若想尋找封存50年的地鐵記憶,歡迎來到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乘上時光穿梭機,帶你重游50年的地鐵舊時光。
2019年7月25日-27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靜安莊館),精心打造了一場“軌道上,好時光——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特別設有地鐵50周年館,有一條神奇的時光隧道,看毛主席題字和地鐵變遷……換言之,這個展會是一個擁有“時光穿梭機”的紀念展會。
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蓬勃發展,地鐵有了新的定義與變化:
多了新朋友。近些年,輕軌、單軌、磁懸浮、有軌電車、市域鐵路、APM等制式的出現,與地鐵統稱為城市軌道交通七大制式,越來越多的地鐵公司更名為軌道交通公司,多元化發展的城軌交通制式攜手為交通出行服務。
個子長高了。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國內地累計有37個城市邁入城軌時代,投運城軌交通線路6126.82公里。50年來,地鐵的“個字”從幾十公里長到了六千公里,實現千里大躍進。
認識更多人。隨著時間推移,城軌交通開始遍布中國的東南西北,成為人們工作生活最好助力。網上有段子這樣調侃,你搭過早高峰的地鐵么?搭過了人生才圓滿。是的,早高峰的城軌交通很擁擠,越來越多的人與城軌交通從認識到結伴,超過50萬從業者深耕于此,2018年全年累計客運量210.7億人次。
變得更聰明。全自動運行、掃碼支付……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成為了城軌交通的標簽,更多的黑科技你想知道嗎?隨著5G技術的逐漸落地,想必還會帶動城軌交通領域的全面發展,作為中國最大的城軌交通展會,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每年都匯聚了黑科技產品及最新技術。換言之,這個展會是一個自帶“科技范兒”的行業展會。
初次搭地鐵,第一次感受地面下交通,是新鮮,是興奮,是好奇。
而如今,數以萬計的我們享受軌道生活。這里為你開啟了一段超級都市的穿梭之旅。無論你是去工作,還是去赴約,從車門關上的這一刻起,你就進入了當今最復雜、最昂貴的城市通勤系統,本地人們搭著地鐵吃喝玩樂,外地人民乘坐地鐵游山玩水。

圖:與會領導人為地鐵破土

圖:毛澤東主席批示
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綠色環保,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地鐵上美食,地鐵上的旅游成為網友的熱議,更甚者,你聽過地鐵上的密室逃脫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軌交通均被開發成為密室逃脫游戲,參與者可以在地鐵的不同站點中尋找線索,連環解謎。
漸漸融入生活的城軌交通,漸漸享受生活的你我他,歡迎加入軌道生活朋友圈。同樣,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是一個mini版的軌道生活嘉年華,有體驗游戲,也有親子互動,可以玩游戲、品美食、學知識、長見識。換言之,這個展會是一個體驗軌道生活的親子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