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李花
摘 要:為了全面提升相城區地表水環境質量,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總目標,推動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通過相城區國考、省考、河長制斷面水質監測,分析水質較差或不穩定達標河道成因,提出更精準的河道整治提升方案。
關鍵詞:河道;水質;整治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2-0005-02
隨著人口增長與經濟快速發展,蘇州市相城區河網交錯、水生態環境狀況不斷惡化,區域水資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近年來河道疏浚工程對水質也產生一定的影響[1-2],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不斷上升。目前,相城區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低,急需科學合理地對區內水質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癥結。
1 研究區域
根據相城區實際水質情況及近年水質監測數據,選取元和塘、黃埭塘和蠡塘河及其關聯的所有支流進行調查研究。其中,元和塘上共有74個支流點位,黃埭塘上共有26個支流點位,蠡塘河上共有15個支流點位。各條河道點位在鄉鎮分布如表1所示。
2 結果與分析
我站對元和塘、黃埭塘和蠡塘河及其所有支流進行高密度的水質監測分析,監測指標為:pH、流向、溶解氧、氧化還原點位、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和總氮。根據水質監測數據均值,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對其進行評價分析,具體如下:
元和塘及其支流中,點位水質優良(Ⅰ—Ⅲ類)共47個,占所有點位的63.5%,點位水質較差(Ⅴ類—劣Ⅴ類)共16個,占所有點位的21.6%,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和總磷。黃埭塘—蠡塘河及其支流中,點位水質優良(Ⅰ—Ⅲ類)共25個,所有點位的60.9%,點位水質較差(Ⅴ類—劣Ⅴ類)共12個,占所有點位的29.3%,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和總磷。
元和塘是縱貫相城區的骨干河道,主干河道在相城區內長約17.92km,自北向南共流經4個鄉鎮街道,分別為北橋街道、渭塘鎮、高鐵新城和元和街道。元和塘在北橋街道、渭塘鎮和高鐵新城內河段水質情況較好,整體水質類別達到Ⅲ類。元和塘在元和街道內水質情況較差,整體水質類別為劣Ⅴ類。黃埭塘—蠡塘河是橫穿相城區的骨干河道,自西向東共流經4個鄉鎮街道,分別為黃埭鎮、黃橋街道、元和街道和澄陽街道。黃埭塘在黃埭鎮內水質情況一般,整體水質類別為Ⅳ類,在黃橋街道和元和街道內水質情況略有提升,整體水質類別達到Ⅲ類。蠡塘河在元和街道內水質情況較差,整體水質類別為Ⅴ類,在澄陽街道內水質情況提升,整體水質類別為Ⅲ類。元和塘、黃埭塘、蠡塘河在各鄉鎮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元和塘74個支流點位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污染程度分級標準,單日監測數據出現輕度黑臭點位共8個,點位均位于元和街道,分別為水沿溝、徐圖港、婁上河(閘內)、小莊郎河(閘內)、老市河(南)、洋涇河(東)、婁上河東段和老市河(北)。元和塘上支流點位單日監測數據出現重度黑臭點位共3個,點位均位于元和街道,分別為水沿溝、老市河(南)和婁上河東段。蠡塘河上支流點位單日監測數據出現輕度黑臭點位1個,點位位于元和街道,為柴米涇港閘內。
在這些黑臭水體點位中,水沿溝、婁上河(閘內)、小莊郎河(閘內)、老市河(南)、婁上河東段和老市河(北)6個點位的3日監測數據均值也達到了輕度黑臭水體標準。具體監測數據如表3所示。
綜上所述,元和塘自北向南流經北橋街道、渭塘鎮和高鐵新城3個鄉鎮時,整體水質情況較為良好,個別點位水質類別為Ⅴ類及劣Ⅴ類,水質較差點位基本都位于閘內。元和塘支流在流經元和街道時,水質情況明顯下降,整體水質類別較差且出現城市黑臭水體點位。黃埭塘自西向東流經黃埭鎮、黃橋街道和元和街道3個鄉鎮時,水質情況在黃埭鎮略差,在黃橋街道和元和街道水質類別得到提升轉為良好。蠡塘河自西向東流經元和街道和澄陽街道,水質情況在元和街道較差,且出現城市黑臭水體點位,流經澄陽街道時水質情況明顯轉好。
3 討論
3.1 成因分析
根據水質調查情況,元和塘、黃埭塘和蠡塘河及其支流水質較差的點位主要集中于元和街道和黃埭鎮,點位周邊環境情況以居民區居多,少量企業、餐飲等。在接下來的河道水質整治提升工作中,將選擇水質最差的若干條支流進行地毯式查源,把發現的具體問題交于點位屬地進行針對性整治。在污染源的調查中,將重點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農業面源污染。關注農業灌溉水在實現收集集中排放后,排放污水水質情況。針對農田面源由于受到沖刷產生的氮磷流失現象,摸排河道兩岸水土防護情況。
二是工業企業生產生活污染。整理河道及其支流周邊工業企業名單,排查企業內生產生活污水接管處理情況。摸排企業是否存在通過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等不正常手段進行排污情況,且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在線監控設施等是否正常運行。
三是三產廢水接管情況。在城鎮生活小區、城中村等居民集中區周邊,存在大量餐飲、洗浴、洗車、洗衣、洗發和農貿市場等其他可能產生污水的三產行業,應排查廢水的處理接管情況。
四是居民生活污水接管情況。排查河道及其支流沿線包括城鎮生活小區、城中村、農村村莊等居民生活區情況。核查居民生活污水是否接管,排污管網是否做到雨污分流。
3.2 水質整治方案
根據水質污染源排查情況,在下一步的整治方案中將分配由各屬地制定計劃,明確各版塊的截污清淤整治任務。計劃通過2019~2020年兩年整治,來實現相城區河道水質提升的目標。針對水質情況的現狀,現對河道及其支流的周邊環境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幾點設想[3-5]。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加強對對灌溉排口污水排放考核,推廣生態農業系統。提高農村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杜絕鄉村河道周圍垃圾胡亂堆放情況,并且加強河道兩岸水土防護措施,以減輕雨水沖刷河道周圍垃圾和施肥農田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
針對工業企業污染。工業企業生產生活排污要求做到全接管,接管水質要求全達標,嚴厲打擊企業偷排漏排情況。
針對三產廢水污染。進行排污專項整治,要求三產廢水全部收集處理,并且納入排污管道。
針對居民生活污水污染。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快推進生活污水收集管網配套覆蓋,推動城鎮生活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和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凱奇,劉光清.泰東河疏浚工程對通榆河水質的影響[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5,7(3):49-51.
[2] 黃佳慧,薛媛媛,盧仁杰.2008—2017年蘇州沿江三市主要入江支流水質變化特征[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9,11(2):45-49.
[3] 鐘聲,崔嘉宇,王經順,徐亮.江蘇省水質自動監測預警規則的設計與應用[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6,8(2):9-12.
[4] 鐘睿,張曉燕,戴肖云,張建勛.太浦河界標斷面水質達標綜合治理對策[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8,10(4):59-62.
[5] 田愛軍,高困,顏潤潤,俞啟升.京杭大運河王江涇斷面水質達標綜合治理對策[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8,1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