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銀均 毛樹懷 張文德 張遠



摘 要:近年來,廠內點供式液化天然氣(LNG)氣化站建設快速發展,許多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本文通過對廠內點供式液化天然氣(LNG)氣化站進行檢查調研,辨識廠內LNG點供站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以作為企業事故防范,部門監督管理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點供站;LNG;危險;辨識
中圖分類號:F42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2-0180-02
0 引言
目前,由于鍋爐“煤改氣”工作的推進,小型燃煤鍋爐要求拆除,然而我國天然氣管道的覆蓋能力不足,部分區域管輸天然氣尚未普及;“LNG點對點式供氣”作為新興的供氣模式,具有投資少、占地小、投產快等特點,且LNG較管輸天然氣具有價格優勢,因此很多企業選擇自己建設LNG氣化站作為廠內供熱燃料。但隨著廠內LNG點供站的快速發展,許多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如2016年2月17日,江陰某紡織公司LNG儲罐首次進行卸液時發生爆燃事故,2名卸車人員發生二級燒傷,事故原因為儲罐投用前未進行液氮預冷,直接用LNG邊充邊放空方法預冷,導致現場聚集大量天然氣,后遇到靜電火花發生爆燃事故。
筆者通過對浙江省寧波、溫州、紹興、金華等地40家已投產的廠內點供式液化天然氣(LNG)氣化站進行調研,并且從LNG點供站建設法律法規符合性、周邊環境及總平布置、設備設施、消防和公用輔助設施、安全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檢查,辨識廠內液化天然氣(LNG)點供站普遍存在的安全問題,并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議措施。
1 LNG點供站簡介
1.1 LNG點供站主要形式
根據調研,目前企業內LNG氣化站儲罐的容積一般有5m3、10m3、15m3、20m3、50m3、100m3等規格,一般小于120m3,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為整體成橇的氣化站(簡稱橇裝氣化站),如圖1,另一種為小型常規LNG氣化站[1],如圖2。
橇裝氣化站:儲罐容積一般小于等于15m3,把儲存、氣化、調壓、計量、放散等所有功能均集成為一體,均設置在圍堰內。
小型常規LNG氣化站:當儲罐容積大于15m3,氣化量大于150m3/h時,由于整體成橇無法安裝,儲罐與氣化器、調壓計量加臭裝置等分開設置。
1.2 工藝流程
液化天然氣(LNG)由低溫槽罐車運來,在卸車臺處利用卸車增壓器使槽車儲罐內增壓,形成壓差將LNG送入站內低溫儲罐儲存,儲罐內的LNG流入空溫式氣化器,在氣化器中液態天然氣與空氣交換熱,發生相變,液態天然氣變為氣態天然氣,若空溫式氣化器氣化能力不足,設置水浴式氣化器補充,采用常溫天然氣經調壓計量加臭后輸入廠區天然氣管網,供廠內設備用氣,典型的LNG氣化站工藝流程見圖3。
1.3 企業LNG氣化站建設運營模式
目前,廠內LNG點供站建設運營模式主要分為三類:
(1)工業用戶自建+工業用戶運營+LNG供氣方運輸供氣;(2)工業用戶自建+LNG供氣方運營+LNG供氣方運輸供氣;(3)LNG供氣方建設+LNG供氣方運營+LNG供氣方運輸供氣。
2 LNG點供站主要危險性
2.1 物質危險性分析
LNG的危險性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1)低溫性。液化天然氣貯存的溫度均在零下162℃以下,低溫會導致工藝設施、管道發生脆性斷裂或冷收縮造成管道損壞,易凍傷操作者,泄漏或溢出后LNG急劇氣化,形成蒸氣云團。(2)熱膨脹性。LNG體積約為同量氣態天然氣體積的1/600,若絕熱不好,少量LNG就會轉化為大量氣體,可能引發設施、管道壓力急劇上升發生超壓事故,造成設施、管道損壞甚至LNG泄漏。(3)火災爆炸性??諝?、天然氣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很低,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為3.6%~6.5%,燃點約650℃。如果存在外部火源,極易發生著火燃燒甚至爆炸,并且燃燒產生的熱輻射會對設施造成極大危害。
2.2 工藝危險性分析
(1)液化天然氣儲罐系統的壓力高低限報警、液位高低限報警、儲罐溫度、儲罐安全放散及爆破片、緊急切斷閥的缺失或失效,易引發天然氣的大量泄漏事故。(2)液化天然氣裝卸過程未靜電接地、連接不密封、違規裝卸等原因易引發液化天然氣泄漏等事故,從而引發其他火災、爆炸、窒息和低溫凍傷等二次事故。(3)液化天然氣在常溫常壓下能迅速氣化,在儲罐儲存過程中如果儲罐的超壓安全裝置失靈、儲罐腐蝕、儲罐的使用壓力超過設計的工作壓力或充裝量過大,均有可能引起液體貯罐的超壓爆炸和因泄漏引發的火災、爆炸和中毒窒息事故。(4)液化天然氣槽罐車運輸,運輸單位、人員不具備資質條件,運輸車輛存在缺陷,容易引發車輛傷害等各類事故。
2.3 設備危險性分析
(1)壓力容器(包括LNG儲罐)、壓力管道可能因設計缺陷、制造缺陷、老化、疲勞運行、保養不當、違章操作引發各類設備事故。(2)安全防護裝置或承壓元件失效,可能使壓力容器內的帶壓工作介質失控,產生泄漏或破裂爆炸,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3)防雷電設施或接地損壞、失效,可能遭受雷擊,產生火災、爆炸。(4)LNG氣化站工藝區屬于爆炸危險區,若未采用防爆電氣設施、或防爆等級不符合要求,產生的電氣火花容易導致發生事故。
3 LNG點供站目前存在主要問題
根據對40家廠內LNG點供站進行檢查發現,其主要存在以下安全問題:
(1)合法合規性方面:廠內LNG點供站建設手續不完備,未組織竣工驗收就投入使用;安全設施未按“三同時”要求進行;特種設備未定期檢測和使用登記;LNG氣化站防雷防靜電設施未定期檢測。(2)周邊環境及總平布置方面:LNG儲罐、集中放散管等設備設施與企業周邊車間廠房、設施普遍存在防火間距不足(部分甚至毗鄰建設),防火隔離措施不到位等情況。(3)設備設施方面:LNG儲罐二手租賃、表面銹蝕嚴重,未進行定期檢測和登記;LNG儲罐絕熱層真空度未定期檢測;LNG儲罐四周未設置圍堰或圍堰有破損;部分壓力表、變送器、安全閥未定期校驗檢定;LNG低溫管道未設置保溫層或破損;未設置加臭系統;未設置連鎖切斷系統等自控系統或自控系統不完善;自控系統缺少UPS電源等。(4)消防和公用輔助設施方面:單罐容積超過20m3的LNG儲罐未設置固定噴淋裝置;工藝區周邊滅火器材配置不足;工藝區電氣設施不防爆等。(5)安全管理方面:LNG點供站未設置專業的運行和管理人員,運行和管理職責不明確;未編制LNG點供站專項應急預案;未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用氣企業和供氣企業的安全職責和管理界限不清晰等。
4 建議
通過對現有廠內LNG點供站的摸查調研,結合主要存在的安全問題,為保障LNG點供站的安全生產,提出了以下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對策建議。
(1)LNG點供站必須取得合法手續方可建設,建設過程應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施工安裝、安全評價單位,項目完工后依法組織項目竣工驗收,驗收不合格的LNG氣化站,嚴禁投入運行。(2)用氣企業LNG點供站作業人員應經專業培訓并經燃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并制訂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搶修物資;若委托供氣單位運營的,應簽訂安全協議,厘清雙方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界限范圍,并應設置專人負責監督管理。(3)LNG供氣企業,必須證照齊全方可經營。應取得《危化品經營許可證》、《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證》和《?;方洜I許可證》。(4)明確LNG點供站主管部門,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九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對燃氣的安全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和《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二款“民用爆炸物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質和城鎮燃氣的經營活動,不適用本辦法。”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燃氣,是指作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氣體燃料,包括天然氣(含煤層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煤氣等”。因此,廠內LNG作為燃料使用的,屬于城鎮燃氣行業中的工業企業用氣項目,無須受《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約束,應由燃氣主管部門主管。燃氣主管部門應該對LNG點供站進行監督管理,要求廠內LNG點供站按程序取得合法手續。(5)落實其他政府部門監管責任,LNG點供站安全管理涉及建設、儲存、充裝、運輸、經營、使用等多個環節,需要消防、交通運輸、工商、市場監督管理、規劃、應急管理、城管執法等多個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監管工作,建議政府層面建立健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聯合執法機制,形成監管合力,確保LNG點供事業安全、穩定發展。(6)加強LNG點供站特種設備管理。LNG點供站特種設備主要包括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尤其是在低溫儲罐與氣化裝置、用氣設備之間最高工作壓力≥0.1MPa且公稱直徑DN≥50mm的連接管道一律應納入工業管道監管,納入特種設備的設計、安裝、使用管理范疇。(7)加快廠內LNG點供站技術標準出臺。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和《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液化天然氣儲罐(單罐容積V(m3)V≤10)與工業企業的防火間距至少為22m,集中放散裝置的天然氣放散總管與工業企業的防火間距至少為20m[3]。由于企業用地緊張,且LNG點供站基本是后期增設,很難滿足防火間距的要求,建議制訂針對性的LNG點供站的技術標準,對廠內LNG點供站防火間距進行重新論證,合理調整防火間距。
參考文獻
[1] 李威信.小型點供LNG供應站的安全性[J].煤氣與熱力,2017,37(9):40-42.
[2] 毛建中.LNG氣化站技術安全分析[J].煤氣與熱力,2009,29(4):12-15.
[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