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珍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 福建 漳州 363000)
據我了解,目前大多學校的高三化學復習都挑一本教輔書,教師按照教輔書進行復習。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節省教師的時間,不用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備課,制作課件。大家按照教輔書編排的順序,先梳理、過一遍知識點,然后講評習題,學生每天每節都按這個模式復習,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厭倦,興致不高,聽課效率低下,復習效果不佳。導致考試時復習過的知識依然出錯,不能得分。這樣的復習效果不是我們期待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通過與有經驗的高三化學同行交流,想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復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升復習效果,復習時必須采用高效的復習模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講的就是學習方法,教師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何為高效的復習模式,我的理解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鞏固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事實證明建構模型是一種高效的復習方法。
下面,我針對電化學這部分知識來講一下如何建構模型,電化學包過原電池和電解池。通過一段時間的復習,教師應帶領學生建立有效的解題模型。首先做題時,先判斷電解池還是原電池,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是否連接外加電源,有外加電源的是電解池,沒有的是原電池。其次是判斷正負極,陰陽極。師生一起總結原電池正負極的六種判斷方法:(1)通過電子流向:電子流出的是負極、電子流入的是正極。(2)通過電流流向:電流流出的是正極、電流流入的是負極。(3)通過離子的移向:陽離子移向的是正極,陰離子移向的是負極。(4)通過反應類型: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的是負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的是正極。(5)通過電極的活動性強弱,較活潑的是負極,較不活潑的是正極,但是燃料電池中兩個電極可以相同。(6)通過電極現象:電極溶解的是負極、有氣泡產生的、增重的是正極。電解池陰陽極的四種判斷方法:①通過電子流向:電子流出的是陽極、電子流入的是陰極。②通過電流流向:電流流出的是陰極、電流流入的是陽極。③通過離子的移向:陽離子移向的是陰極,陰離子移向的是陽極。④通過反應類型:發生氧化反應的是負極、發生還原反應的是正極。這些是最常規的判斷方法,如果題目直接給總反應式,那么要分析化合價的升降,先寫出電極反應式,再結合電極判斷正負極或陰陽極,若題目只給出反應物和生成物,那么要結合電解質溶液,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寫出電極反應式,然后分析得失電子判斷正負極或陰陽極。第三,總結離子移向:在原電池中記住正正負負,也就是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在電解池中,陽離子移向陰極,陰離子移向陽極。第四、電極反應式的書寫:若題目給出總反應式,從分析化合價入手,判斷氧化劑、還原產物,還原劑、氧化產物,寫出電極反應式,若圖中只給反應物,生成物,也是從分析化合價入手寫出電極反應式。電解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還需判斷陰陽離子放電能力的強弱。第五、PH值變化,結合總反應式和電極反應式判斷H+濃度和OH-濃度的變化從而推出PH值變化。例如:我按建立的模型分析下面這道題目
B.充電時釋放CO2,放電時吸收CO2
D.充電時,正極反應為Na++ e-= Na
經由學生反饋,建構模型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手段,能將零散的知識整合,建立知識網絡,對于記憶,理解,鞏固,運用知識特別有幫助。教師要做足功課,將能建構模型的知識整理出來,那么許多章節的知識就變成一個個清晰的模型,學生復習就輕松一點,效果好一點。當然還有其他復習方法是高效的,我們要根據具體的知識靈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