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玉鵬
懷舊是老年人的標志性特點, 而且翻來覆去總喜歡念叨那么幾件事情:吃的、住的、當時的環境、當時的教育等等。

有些年輕人一聽老年人總是念叨那幾件舊事,就有些反感,岔開話題說起來其他的事情。
其實懷舊并不僅僅表示人老了愛嘮叨,對老年人來說,懷舊還有很多的好處!
懷舊是正面性情緒的貯藏室:有研究者分析了人們敘述的懷舊故事,結果發現,人們在懷舊過程中會伴隨更多積極正面性的情緒。還有研究發現,懷舊的人比回憶日常其他經歷的人顯現出更多的正面性情感。可見,懷舊其實可以貯藏人們的正面性情緒。
懷舊可以提高自我積極性:人們可以通過懷舊來避開對自我的威脅,恢復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研究發現那些有懷舊感的人會比其他人有更強的自尊。通過懷舊也能提高積極自尊,增加積極的自我相關屬性。
懷舊可以增強社會聯系:有研究發現,具有懷舊感的人表現出更好的社會聯結性,他們會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保護,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懷舊的人還能把積極的親密關系作為自我肯定的來源,增加對自我的理解并促進自我成長。
懷舊能增加生命的意義感:有一項研究,意在通過讓人們回答與死亡相關的問題來喚起他們對于死亡的想法,結果發現,懷舊傾向高的人能更少激活與死亡有關的體驗,更多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
懷舊最初被看作是一種精神或身心疾病,它的含義與“思鄉病”的含義很接近,到20世紀末,人們才開始將懷舊與“思鄉病”區分開,認為懷舊是人們對過去的渴望,這種渴望的對象可能是一件事、一個人或一個地方,它更多的是與溫暖的過去時光、快樂的童年相聯系。到現代,懷舊被看作成是一種思念過去時產生的復雜的自我意識的情緒,它既可以是正面溫暖的,例如毛澤東的詞“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就表現出了一種意氣風發之情;同時懷舊又可以是負面失落的,例如詩句“結歡隨過隙,懷舊益沾巾”則給人悲涼之感。
老年人適當懷舊可以增加生活感悟,糾正曾經的過錯,從而讓余下的人生活得更加精彩。但如果一個人終日懷舊,對眼前的世界什么都看不慣,或者在懷舊中得出消極的結論,產生消極的心態,感覺生活無趣,就要引起老人及家人的注意了。家人對老人要多一點理解和愛心,多與老人聊天交流,讓他們多關心現在的事情,消除他們的孤獨寂寞感;老人自己也要多培養愛好興趣,多參加社會活動,讓自己活在當下,活出開心快樂。